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各地进行试验,各校在新课程理念下,积极探索“适应人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文章就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这个话题,结合学校实际,强调应密切关注课堂主体――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新课改关注学习状态设置问题学生参与学习习惯

当前全国各地正积极推行新课改,贯彻新课标,更新教育理念,我校也开始实施“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外来民工子女较多,学生原有语文基础不均等情况,我认为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最精彩的开端。好的导语好似文章的“凤头”,能调整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导语设计应力求语言简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如我在教初一课文《夏感》时,曾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前两天,我们从江南美丽如画的春天,走进济南温晴慈善的冬天,感受了一个别样的冬天。今天,我们要随作家梁横,走进乡村野外,去体验一下那里的夏天。”通过这寥寥数语,我很自然把学生从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引领到新的学习内容――梁衡的《夏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激发起来了。

当然导语的设计也不必拘于形式,完全可以根据教师的风格、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好的导语对于一堂课而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置挑战性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应是由问题开始。

在实施“课前尝试”时,我一般根据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设计几个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再确定课堂教学的点,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

如在教科普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时,我在“课前尝试”中设计了这样问题:1.为什么看云可以识天气?怎样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有什么重要意义?2.文中从那几方面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3.文中按什么标准把各种云进行分类,分成几种,他们各有什么特点?4.文中介绍了那几种光彩现象,他们和天气有怎样的关系?5.你觉得文中哪些语句写得生动形象?6.读完文章后你有哪些疑问不能解决?

通过预习,大部分学生前四题能够顺利解决,后两题则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完成的情况也就层次不一了,而后两题正是我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的重点内容。

只有激活了每个学生的思维,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

三、不断改进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当今网络时代,资源共享,多媒体课件已广泛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正体现了参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优化教学手段,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例如:我在教学初一第三单元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夏感》及《秋天》中,就鼓励、引导学生自己上网收集有关春夏秋冬的古诗词,再搜寻这几篇课文的资料、图片,分组设计各课的学案,展示学生自己制作的的课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种的活动,既激活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又有利于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同时,这样的课堂由于有了学生的激情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交往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教学中按学生的学业水平、个性特征等,把全班40名学生编成八个小组,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往的机会,并通过明确目标、竞争激励、及时引导调控等各种策略提高学习交往活动的实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长处。

如在新学期开始时,我班转来几个外来民工子女,由于不适应这里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不愿和本地学生接触,更不敢和老师交流。针对这一现状,我有意识地把这些学生分散在各个小组中,让小组长多给这些同学发言的机会,并且能代表小组进行班内交流。现在,这些外地学生性格也变活跃了,能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和本地学生合作学习。

的确,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独立自主、精诚合作、积极进取等心理素质的形成。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是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实体因素,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正如巴班斯基所说“如果学生不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组织的话,则教学过程是不可思议的。”

初中阶段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形成一些必要的学习习惯:回家预习、复习的习惯;上课聚精会神的听课、认真记笔记的习惯;课后独立作业的习惯;读思结合、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记日记的习惯;规范整洁的书写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有计划、有选择的课外阅读的习惯;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等。

综上所述: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扮演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人的角色,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是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