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快发展和培育浙江本土跨国公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快发展和培育浙江本土跨国公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党的十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主动“走出去”,着力培育一批跨国公司和具有国际经营能力的企业家。无论是中央还是省委都把加快培育一批跨国公司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努力方向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标志。长期以来,跨国公司一直是我省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本土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培育更是关系到浙江经济长远发展、完成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第一阶段“四个翻一番”目标的重要经济基础,随着省内“四大建设”和工业强省战略的推进,发展和培育浙江本土跨国公司已是迫在眉睫,亟需摆上议事日程,作出相应的安排和部署。

跨国公司的定义

关于跨国公司的定义和标准,综合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和英国著名跨国公司问题专家约翰·邓宁的说法,作为跨国公司有三点要义:一是以全球市场为导向,实现要素资源的国际化配置;二是以股权控制为手段,实行统一的企业战略;三是研发、制造、销售等公司业务布局全球。具体有三个入门标准:一是海外子公司或控股海外企业在2家以上;二是海外子公司或控股海外企业分布在海外2个以上的国家;三是海外子公司或控股海外企业的营业收入、资产、利润占母公司总额的比例达到1/3。

发展跨国公司的战略意义

发展跨国公司事关浙江经济长远发展和战略转型。跨国公司作为全球投资、贸易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主宰着全球资源、技术和价值链的制高点。我们企业在参与全球化、开展跨国经营过程当中,要么在全球配置资源,要么成为跨国企业被配置的资源;要么控制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要么成为跨国企业产业链的低端环节。通过前三十年“引进来”为主的开放,外国跨国公司的进入,浙江的企业、要素资源处于被配置、被分工的地位,能否通过后三十年“走出去”为主的开放,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去配置全球资源、控制全球产业链高端,这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会影响到我省对外经济的长远发展和战略转型。

发展跨国公司事关浙江经济发展空间和综合实力。浙江资源环境容量极其有限,通过发展跨国公司,可以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产业内外联动,充分享受投资地区的各种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消除贸易壁垒影响,拓展海外市场、获得资源技术和品牌渠道,提升发展空间;另外,是否拥有一批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要标志。到2020年要如期实现浙江地区“四个翻一番”的目标,必须把加快培育跨国公司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发展跨国公司事关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总部经济的培育。浙江产业体系中,以轻工、纺织、机电、医药等为主,加工制造占比大,产业档次和附加值低。通过发展和培育跨国公司,有利于把过剩、低端产能向周边成本更低的国家地区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把传统优势产业的加工组装、销售网络延伸到目标市场,改变我省以低端代工为特征的加工生产体系,改变传统外贸的OEM模式,发展自主生产、营销;有利于开展国际研发合作和农林矿产资源合作开发,抢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制高点,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源供应地,推动浙江产业在国际分工中走向高端,为做强实体经济、培育总部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发展和培育跨国公司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实施“走出去”战略工作,在2011年底专门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做了全面部署。截至2012年底,全省核准境外企业和机构5827家,累计中方投资148?郾5亿美元,涉及141个国家地区,年均实际对外直接投资保持在20亿美元左右,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营业额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速,达到40亿美元左右。以境外园(区)集群发展为特色的一批海外加工制造基地、布局全球主要市场的国际营销体系以及通过海外并购推进全球业务整合、获取资源技术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吉利并购整合沃尔沃汽车业务后率先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巨石、卧龙、华立、盾安、中策、富利达、雅戈尔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的海外业务布局初成规模,跨国公司渐成雏形。随着省内“四大建设”和工业强省战略的推进,“后危机”时期全球产业分工、市场供应格局大调整的机遇,加快培育浙江本土跨国公司不仅有良好发展基础,更具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尽管这几年我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但跨国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真正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建立了全球化运营体系的企业还为数不多。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培育刚刚开始起步,无论是政府、企业,仍然缺乏长远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和配套政策;缺乏足够的规模实力和竞争优势;缺乏跨国经营的人才团队和知识经验;缺乏各类跨国风险、壁垒的预警、应对和处置能力。

加快培育本土

跨国公司的政策建议

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培育跨国公司的重要意义,坚决克服可有可无、无所作为、难以作为的思想,把培育跨国公司作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点,开展专题研究,采取切实措施,大胆探索培育跨国公司的新思路。深刻认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浙江企业投资或收购海外优质资产,与跨国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和建立技术联盟,开展能源资源领域的投资合作以及掌控境外技术研发及市场营销等核心能力的机会,把握好眼前的历史性机遇。

规划引导,政策支持。跨国公司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金融机构、税务部门等共同参与、有序推进。一是充分发挥全省实施“走出去”战略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规划安排浙江跨国公司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及时制定和我省境外投资合作产业导向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动大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二是商务部门应尽快制定发展和培育跨国公司的战略计划,出台指导意见,完善企业跨国经营业务统计和考核体系建设。三是按照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选择一批企业列入培育计划予以重点扶持,支持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取得境外品牌、技术和营销网络,通过境外科技创新带动国内产品和技术升级。支持企业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和投资开发境外资源能源,支持企业发展境外营销网络,创新国际营销模式。支持企业以特许经营、BOT、项目融资等方式开展国际工程承包。支持企业进入境外经贸合作区集聚发展,在境外重点市场规划建设一批浙江品牌贸易展示和物流中心。四是设立浙江培育跨国公司专项政策,统一规范的企业境外投资税收服务指南,加大对跨国经营重点项目和跨国公司的财税政策支持,加强与中非基金、东盟基金的合作,推动设立支持我省企业到非洲、东盟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

改善环境,强化保障。一是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及时国别投资合作指南、投资障碍或风险分析报告等信息。二是通过合作办学、专业培训,有计划地抓好本土跨国经营专业人才的培养,支持企业引进国外跨国公司高端人才,为浙江跨国公司的成长培养一批领军人物。三是加强跨国公司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境外投资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本土跨国公司总部及其境外分支机构贷款,推进境内外资产抵押、境外产业链融资等产品创新。四是加强风险管理和防控。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海外风险预警机制、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引导企业加快完善跨国经营治理结构,用好各类风险防范的政策性工具。支持企业实施“本地化”策略规范经营,履行好当地的社会责任。五是加快完善跨国企业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海外浙商侨团的作用,加强与境外财务、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机构多种形式的合作,逐步完善境外法律支援体系。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培育100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打造10个传统优势产业在境外集聚发展的基地、10个境外浙江企业在省内回归发展总部经济的示范平台,形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内外互动的本土跨国公司加快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单位:浙江省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