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炒蔬菜致癌是真的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炒蔬菜致癌是真的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昨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研究报告称,西葫芦、大蒜、洋葱等蔬菜一经高温煎炒会释放出可能致癌的丙烯酰胺,而且,炒菜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释放出的丙烯酰胺就越多。请问,这则消息可靠吗?丙烯酰胺究竟是什么?

读者 马秋莉

马秋莉读者:

您看到的研究报告确实存在。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于2010年~2011年共收集了133种食物样本,包括肉类、蔬菜、豆类及麦制品等进行研究,发现样本中47%的食物含有可能致癌的丙烯酰胺,其中,零食类含量最高,平均达到每公斤680微克,其次是蔬菜及其制品,平均每公斤含53微克。该中心又将22种蔬菜样本送到实验室,将它们分别用1200瓦和1600瓦电力的电磁炉不加食油干炒,时间为3分钟和6分钟。结果发现炒菜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蔬菜释放出的丙烯酰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干炒的检测结果无异。其中,西葫芦高温加热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达360微克,仅低于零食类的薯片(680微克)和炸薯条(390微克)。大蒜、洋葱在高温烹调后,平均每公斤分别释放200微克、150微克丙烯酰胺,位列第二、第三名。此外,空心菜(140微克)、灯笼椒(140微克)、茄子(77微克)、芥蓝(61微克)、丝瓜(60微克)、西芹(54微克)、芥菜(52微克)均进入前十名。相比之下,生菜、菠菜、苋菜在炒制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较少,平均每公斤低于10微克。

丙烯酰胺,原来被认为是工业化学物,但近几年发现,高温油炸、烧烤食物也会产生大量丙烯酰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丙烯酰胺列为第二类致癌物。此外,丙烯酰胺还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摄入高剂量的丙烯酰胺会令人情绪低落,产生幻觉,甚至失去记忆。

从理论上讲,上述实验和报告本身没有问题,但和老百姓日常处理蔬菜的情况不太相符。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将蔬菜在锅里炒那么久,六七分钟很容易把蔬菜炒焦,影响口感。而且,一般来说,炒蔬菜时,多少会出些水,锅内温度会随之降低,不易达到实验的温度。不过,实验提醒人们,炒煳的菜不能吃,其有害物质会明显增加。另外,蔬菜不要烤着吃,烤后焦黄、发黑的蔬菜,往往会发生化学反应,含致癌物。

烹调蔬菜时,怎样的方式才算健康呢?首先,报告中上榜的蔬菜能生吃的尽量生吃。其次,多用蒸的方法烹调。第三,最好低温烹调,控制锅中食物的温度,也可降低致癌风险。千万不要等到油冒烟了再炝锅,这种做法除了使菜更易释放丙烯酰胺外,还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推荐用煎闷的烹调方法,即先放油,待油温合适后把菜放进去,等温度升高,蔬菜有水渗出时,马上盖锅盖把菜闷起来。这时,蒸汽很盛,100℃的蒸汽完全能把菜闷熟。只是需注意把握火候,最好用中火,因为火太小,蒸汽就起不来了。最后,建议加工蔬菜时尽量别切成薄片,因为菜越薄受热越快,越容易释放出丙烯酰胺,最好把菜切成大一点的块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