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上火初释 第1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火初释 第1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医看上火

从西医角度讲,眼睛肿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都属于炎症反应。炎症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以生于机体各部位的组织和器官,例如毛囊炎、扁桃体炎、肺炎、肝炎、肾炎等。急性炎症通常具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变化,同时往往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这些变化的产生实质上是机体与致炎因子进行斗争。病因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如前三种肿痛多与病菌或病毒感染有关,故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有效;而口舌生疮则可能与维生素B2缺乏有关,故应以补充维生素为主。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火是五行之一,代表着五种基本物质的一种,与其他木、土、金、水四种物质共同运行不息,演绎着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火曰炎上”,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的抽象特点。在病机学说中,火则是从内而生,成为体内的一种病理产物,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的各种病理变化。内生之火,又称“内火”或“内热”,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产生火热内扰,导致人体阴阳失于平衡、脏腑功能发生紊乱,某些功能相对处于亢奋的病理状态。

人们常常把眼睛红肿、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现象,称之为“上火”。其实所谓“上火”一词,无论在中医学还是西医学的名词术语中都没有,也就是说,“上火”并不是中医或西医的医学术语,而是民间流传的一个俗语。由于“上火”所包括的症状较多,所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无法用某一证候或病名将这些症状全部概括。有媒体称“上火”一词是中医的专有名词是错误的。

中医看上火

中医理论认为,所谓的“火”有“外邪之火”和“内生之火”之分。“外邪之火”是因为“六淫”(指能够侵犯人体引发外感疾病的“风寒暑湿燥火”的六种外邪)之邪的“火”入侵人体,具有“易耗气伤津,易生风动血,易扰心神”的特点。也就是说“外邪之火”侵入人体后所表现出来的高热状态,并容易耗伤人体的气和津液,引起抽搐或出血,甚至出现神志昏迷等症状。这些症状多是外邪侵犯人体引起的“实火”所致,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必须要到医院进行诊治。

“内生之火”是指人体不同脏腑的“火热之邪”,其症状多表现在头部,如目赤肿痛多为肝火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多为肺胃火上炎所致,牙龈肿痛多为胃火上炎所致,口舌生疮多为心火上炎所致,小便短赤涩痛多为小肠火所致等等,所以人们常说的“上火”是指“内生之火”而言。百姓通常所说的实火即外生之火。而内生之火则大多偏虚火。

为什么总上火?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上火”呢?这可能与其个人的体质因素有关,如有的人肝阴不足就容易表现出肝火上炎的症状,而心阴不足则表现出心火上炎的症状。另外,有些人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如生活不规律,饮食偏食偏嗜(特别是过多地食用热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等)也可能是引起经常“上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