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性变速原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性变速原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也经历了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时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文化观念的影响,导致东西方音乐的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差异,不同的音乐结构在中西方之间相互流传,壮大了音乐创作的队伍,同时延伸出新的音乐结构。人民对于音乐结构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开始关注速度对于音乐结构的影响,文章就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性变速原则进行分析,研究其对于音乐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创作 结构 变速原则

前言

中国音乐发展历史悠久,并对当代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自20世纪以来,中国的作曲家所创作出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流露出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思想,这种带有民族传统风格的音乐创作方式所产生的音乐作品带有浓重的民族特色,受到了世界各国音乐人士的喜爱,为全球的音乐爱好者带来了美好的听觉享受,逐步形成了一种中国民族风形式的音乐创作方式。当代中国的作曲家对于音乐作品的结构组织通常是以“散―中―快―慢”为基本,利用速度变化的先后顺序进行的,由此可见速度的变化对于音乐结构的组织具有较大的影响,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性变速原则是尤为重要的。

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音乐的产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上世纪是音乐创作的新时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西方音乐元素的传入与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在此段时间里,西方音乐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如表现主义音乐、电子音乐、序列音乐,同时在音乐创作手法以及音乐语言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革新,这些音乐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进步。

中国音乐发展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了一种内外交融的音乐风格,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音乐,正是这种中西合璧的音乐加快了中国音乐的前进步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风潮带动了中国大陆的音乐发展,跟上了现代音乐发展的大潮。无数的音乐创作者开始学习西方的创作理论,西方的曲式结构对于中国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无数音乐爱好者对于西方音乐作品、乐器、音乐结构创作方式进行不断的学习与了解,同时利用先进的理论对中国音乐发展进行研究,为我国以后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我国的音乐创作者在对于音乐的创作上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创作理念也不断得到发展,使得中国音乐界陆续出现了较为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得更多的中国人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音乐的探索力度不断地深入。

由于受到西方先进音乐理念的影响,中国音乐创作者开始打破原有的传统的创作理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音乐作品中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自由的观念,对于原有的各种创作禁忌也开始摒弃,不断进行着新的创作方式的尝试,西方的音乐创作手法对于中国音乐创作者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音乐创作者利用先进的创作手法,创造出了许多极为优秀的音乐作品,带给了中国人民较好的音乐体验,同时这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都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

当代音乐创作特点

1.较强的民族性

为了使得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传统的民族性以及时代性相结合。虽然西方的音乐创作技巧对于中国的音乐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传统的中国民族特色是不能够被抹杀的,因此,中国音乐创作者在进行音乐创作时,会在音乐中营造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氛围,表现中国音乐的民族性。

这种营造民族氛围的音乐创作主要是注重对于音乐题材的选择,为了能够使得音乐作品能够呈现出较强的民族特色,对于中国文化有一个较好的体现,所以一般借用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题材来进行音乐创作,如《水调歌头》、《离骚》等,创造者选择中国古诗词作为创作题材,别有一番风韵。这种利用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题材进行创作,可以有效地体现出民族性。

2.创作思想的转变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音乐创作理念传入中国,相应的创作方式、创作技巧对于中国音乐者的音乐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中国音乐创作者的创作技巧以及审美方式都有了一定的改进,这种具有突破性的改进对于中国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了创新音乐创作方式,中国音乐创作者开始将各种不同的音乐进行一定的组合,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音乐方式进行融合,将会产生一种全新的音乐作品,正是由于音乐创造者们的不断创新,才使得中国音乐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音乐风格多样,带给人们不同于以往的听觉享受。

3.语言个性化

为了表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使得音乐更加具有个性,就必须利用丰富的音乐体裁进行音乐创作,选用不同的创作体裁以及创作理论,形成不同的音乐结构,可以有效地表现出语言风格的个性化。如《荒漠暮色》就是利用《梅花三弄》作为音乐创作题材,创新创作结构,利用交响乐队、和声以及中胡的音色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利用中西合璧的音乐创作方式,将不同的音乐创作方式进行融合,利用现代思维进行指导,在体现时代性的同时又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

“单章―套曲”曲式中所包含的结构性变速原则

所谓的套曲组合原则就是指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的音乐作品,其不同的乐章依据乐曲的内在发展逻辑进行有规律的积累,使其形成一定的乐章曲式组合原则。这种套曲组合原则大致可以分为单章化套曲和套曲化单章两种组合形式,是套曲组合原则与循环、再现、奏鸣等曲式组合原则相互结合的产物,是继西方浪漫主义以后的大型音乐作品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曲式类型,对于中国作曲家的创作具有重大的影响。同时中国作曲家在进行音乐创作时会将这种套曲组合原则融入创作之中,和中国音乐结构创作中的结构性变速原则相互结合,形成一种新的音乐结构模式,这就是“单章―套曲”曲式,有时作曲家们在其中融入一些奏鸣曲式原则,正是这种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使得我国的音乐创作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状态,成为了世界音乐宝库中一笔珍贵的资源。

著名的音乐作家秦文琛的《唤风》就是一个典型的单乐章协奏曲,以音色的对比以及音响的变化作为分类依据,大致可以将这首协奏曲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引子是以唢呐的独奏为主要形式的。第二部分利用清晰的慢板节拍营造出较为平稳的音乐氛围,其音响、速度、节拍与引子部分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第三部分中,速度逐步加快,规模逐渐变大,表现出了丰富的音乐内容,同时利用乐队协奏与唢呐独奏相互结合,交替进行,具有一定的展开性。第四部分的音乐显得尤为活跃,速度较快,显得朝气十足。第五部分具有非常明显的收尾性质,音乐逐步归于类似于第一部分的散板,在缓慢的音乐中利用唢呐与第一部分形成呼应,乐曲逐步迈向尾声。这是一首典型的“单章―套曲”,从整体结构上完整地表达出了“散―中―快―慢”的速度变化规律,表现出“单章―套曲”的整体曲式特征。

边缘曲式与结构性变速原则

边缘曲式是在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个曲式学术语,在同一个乐曲结构的创作过程中,其中融合了两到三种不同的结构组合原则,这几种结构组合原则中有一种作为其主导原则,其他几种则处于附属地位。由于中西方音乐创作结构的不同,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在中国音乐的创作中完全依照中国传统的音乐结构模式来进行音乐创作结构布局的作品并不多见。中国作曲家对于音乐的创作大多采取的是将中国传统的结构性变速原则与西方的奏鸣、套曲组合、再现等的曲式组合原则进行一个有机的结合,从而创作出一种具有混合性特色的音乐结构作品来。和边缘曲式一样,同一个音乐作品中只有一种曲式组合原则占据主导地位,结构性变速原则在一些音乐作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其他一些音乐作品中则占据了辅助地位,每一首音乐作品中结构性变速原则对于作品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著名音乐家赵晓生所创作的《太极》是一首钢琴独奏,是赵晓生利用其创新的太极作曲技法进行创作的,在对《太极》的音乐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该创作的音乐结构是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变速原则,利用“散―中―快―慢”作为基本的逻辑进行创作,将结构性变速原则融入到创作之中,该作品一共分为八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固定的单字标题。第一段的引子利用三连音、切分节奏,使得整个段落的韵律显得尤为缓慢。作为整个作品的主体部分,第三段至第七段的速度有着一定变化,由最开始的缓慢节拍逐步过渡到慢板,再慢慢过渡到中板,再经历了急板之后,在最终又回归到引子的缓慢节拍。同时与开头所表现出的“破”以及“承”形成较为鲜明的呼应,这种呼应不仅体现在乐曲的材料、节奏上,在音型、力度上也形成了呼应,使得乐曲最终重现了开篇的缓慢节奏。在该作品中,曲式的变化以及结构性变速原则是创造者主要考虑的因素,而再现原则只是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该曲中力度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速度变化形成的结构关系。

结构性变速原则与曲式结构的组合原则

为了能够使得音乐作品获得更多音乐爱好者的青睐,作曲家在对于音乐作品的音乐结构进行创作的时候,会遵循一定的发展逻辑,这种发展逻辑是符合广大听众的审美情趣的。估计中外由于地理位置、文化环境、审美观念的不同使得不同地区的音乐结构组织形式也不同,这就造就了世界各地丰富的音乐结构组织形式,西方音乐是以多声部音乐为主体的,而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传统音乐则是以单声部音乐为主体的。西方音乐强调的是各个曲式部分之间的协调性,而中国音乐则讲求各个曲式部分之间的统一性。中国的传统音乐具有线性思维以及渐变的特点,这就使得速度的变化成为了中国音乐中重要的结构力因素,因此在中国音乐机构的创作中往往是以某一个曲牌作为故事情节的主要线路,同时通过“散―中―快―慢”中速度的不断变化来形成整个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这种音乐结构组织模式在我国的音乐作品中较为常见,这些音乐作品都是通过速度的变化来形成不同的音乐创作作品。这种速度的变化在中国音乐作品中具强大的结构力作用,这种结构性的变速原则也可以称作中国式结构性变速原则,在当前中国的音乐创作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了中国音乐创作者在进行音乐结构组织时常用的手段之一,是中国音乐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

结语

通过对于中国式结构性变速原则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结构性变速原则是以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的渐变思维为核心的,在对于音乐结构的创作中,通过对速度的控制,来形成独特的音乐结构模式,不同作曲家对基本的渐变过程进行简化或者加以复杂化,这都是对音乐结构组织的一种创新,正是这种不断的创新,为我们带来了众多风格各异的优秀音乐作品。但是结构性变速原则并非全部的音乐结构力因素,只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音色、调式等等,同样也是音乐结构中的结构力因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加强对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结构模式的关注度,不断研究、改进、革新音乐的创作技法,促进我国音乐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正君.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性变速原则[J].星海音乐学院,2013,2.

[2]杨正君.“单章――套曲”曲式及其基本表现形式[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1.

[3]陈国权.“板式──变速结构”与我国当代音乐创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3.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