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核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核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目标导向,以应用能力为核心,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对现有《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改革,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改革的必要性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一所独立院校,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多参照母体学校,没有突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忽略了学生的特点。这样培养的学生设计能力比不过一本、二本学校的学生,应用能力又缺失。所以,此次针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将解决专题内容繁杂、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没有突出应用型人才教育特点的问题,增加学生动手参与内容的比重,增加与工程实践紧密相关内容的比重,让学生在体验和参与中把《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学好,把专业基础夯实。原有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见表1。

表1 教改前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

二、改革的措施

在明确改革目标的前提下,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核心,将现有教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如下,见表2。

表2 教改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

1、理清脉络,思路明确

纵观原有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的设置,第一学期是铅笔线条练习、墨线线条练习、工程字这些是表现性专题训练,工程图纸抄绘是对学生制图、识图能力的训练,第二学期水彩渲染、钢笔画训练又回到了第一学期的表现训练,测绘又是在重复对制图、识图训练,形态构成和小型建筑设计接近实践内容了,这样的内容安排,没有明确的脉络,内容安排缺少条理性,学生不清楚学习建筑设计基础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在学习,缺少主动性,这样慢慢就失去了学习兴趣。改革后,建筑设计基础第一学期以培养学生表现力、识图、制图的能力,第二学期是接近于实际设计的内容。

2、整合教学内容,主线突出

铅笔工具线条、墨线线条练习,这些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画好画好基于传统绘图工具绘制的工程图纸,而大一的学生刚来的时候,都充满着期待,都想尽早的能接触到建筑方面的知识,那些枯燥的线条练习,让他们对建筑学慢慢失去了兴趣。改革后,我们将这部分基础内容融合到工程图纸抄绘中,让原本枯燥的线条,有了现实的意义,成了能代表实际工程意义的符号,在实物与图纸之间建立起联系。整合后的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实用性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借助计算机绘图的今天,已不太适宜加大对于工具线条的训练强度。改革后对工具线条以及对工程字的训练降低了训练强度,增加了对徒手线条的训练,这样有助于学生在高年级的方案的表达,更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这样的教学内容紧凑,思路明确,主线突出。

3、增加学生体验内容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课,然后安排抄一幅例作,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内容束缚下,永远都是在被动接受知识,磨灭了学生的主动性,对知识的认知也停留在文字上的描述。教改后,建筑设计2增加了建筑外部空间体验的训练内容,如“教学楼前广场空间环境认知”、“图书馆外部环境分析”这样认知调研性的课题,让学生从身边出发去寻找空间、去感受空间,再通过课堂讲解相关知识为学生分析他们找到的实例,帮助他们建立起关于空间形式美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再次回到环境中,用新的视角去发现,去检验,去收获自己的认知成果。

4、增加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原有教学内容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改革后,建筑测绘内容以组为单位进行,任务由组长安排,这样的过程锻炼了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结语

我国的独立院校建校时间较短,对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经验更少,所以这次我们大胆改革,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我们将在日后更多的实践中慢慢修改,最终形成适合我们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符合我们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周 同,赵景伟, 吕京庆.从基本能力的获取谈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8(3).

[2]周德才,邹丽阳.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质量提高途径[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

作者简介:唐海艳(1980.8- )女,黑龙江人,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研究及园林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