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媒政互动 媒企合作 民生桥梁 文化枢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媒政互动 媒企合作 民生桥梁 文化枢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3年的报刊整顿使中国一些县市报感到“冬天”的来临。根据此次整顿的精神,保留后的县市报均退出党报序列,将不再由同级党委或政府主管,主管单位改为省或地市党报。原本有300多家的县市报,只剩下40多家。保留的县市报,除了一些特殊因素外,大都数集中在江浙、广东、山东和福建等一些发达地区。

“剩”者为王。时间过去了7年,保留的县市报都顺利地渡过了“七年之痒”,发展的很不错。纵观这些市场化程度高的县市区域报生存和发展,一个共同的经验是:报纸虽然失去了党报身份,但报纸和所在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这种发展的自觉,是因为当下传媒和地方关系的共识。传媒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力量,传媒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社会的独特推动作用,越来越成为地方领导者的共识。培育强势媒体,也自然成为许多城市的内在需求。这种共识和需求,同时给传媒的发展和提升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紧紧地围绕地方服务。

珠江商报从2003年7月29日更名以来,就是自觉遵循这种发展规律,和地方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具体的做法,可以用这几个字来概括:“媒政互动,媒企合作,民生桥梁,文化枢纽”。

媒政互动

珠江商报是从原来的顺德报更名而来,顺德报原来是顺德市委机关报。2002年底,由于区划调整,顺德从一个广东省单列市变为佛山的一个区。2003年,又遇上中央对县市报的治理整顿。根据有关文件,顺德报更名为珠江商报,并归属于佛山传媒集团。

从区域性党报到综合性的城市商报,我们对自身的定位和功能进行了重新审视。通过广泛的调研,我们认识到,从区域党报转变为城市商报,报纸属性发生了变化,但报纸服务地方的方向没有变化。虽然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党报身份,但作为一份地方报纸,要服务好地方,首先要服务好地方的各级党委政府。

失去了过去党报时代的身份后,地方报纸如何服务地方?珠江商报为此提出了“媒政互动”这个概念。

一、依靠地方党委政府,提升报纸在区域的主流媒体地位。从珠江商报来说,要立足顺德,首要的是做顺德这个区域的主流媒体,不然立足就没有了基石。我们利用在顺德长期形成的工作资源优势,巩固和强化同顺德各级党政机关的联系沟通。我们经常向各级党政机关汇报报社的工作,听取他们对新闻宣传的建议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宣传需求。

其次是加强本土报道。报纸是否贴近地方,是能否取得地方党政信任和认同的关键。所以,报纸更名后,我们加大了对顺德新闻的报道力度,由此巩固在顺德的主流媒体地位。在改名不久,我们每天报道顺德新闻的版面增加了一倍,达到8个版以上,同时通过增强时效和深度,在新闻质量上得到了提升。

二、紧跟地方党政的中心工作,组织新闻报道。地方党政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地方党政的中心工作是我们报纸的主要新闻来源。珠江商报在服务地方中心工作方面努力做到及时传递,引导舆论,拓展空间。

及时传递,就是第一时间把地方党政的中心工作告诉社会。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比如,刚更名的那几年,顺德在打造联合国采购基地,推进企业上市等方面的重点工作,我们都很及时地进行报道,并及时地跟踪。

要做好地方党政的喉舌,做主流媒体,仅仅跟从是不够的。我们一直认为,给地方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就是对地方党政工作的最好服务。在引导舆论方面,我们首先是加强策划,如“百年小平,顺德实践”、“走进昆山”等系列报道在读者中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其次是加强评论。不但做一张新闻纸,也要做一张舆论引导能力的报纸。珠江商报时评版目前每周出4次,有专人负责,有专题策划。

顺德的10个镇街是顺德经济的重心,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而且人口集中。根据这种特点,商报在服务地方党政中心工作方面,也拓展服务空间,重心下移。我们提出不仅要做区委区政府的喉舌,也要做各镇街党委政府的喉舌。

媒企合作

顺德是一个企业发达的地方。顺德作为一个县级区,有近5000亿的工业总产值,且品牌云集,企业国际化程度很高。有草根成长的民族企业,像美的、格兰仕、科龙、万和、万家乐等,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都很高。我们发现,其实企业是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和主导者。媒体要成为地方主流媒体,和地方企业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让企业报道唱主角。珠江商报的经济报道立足于产业,而要立足产业又必须落到企业。我们科学设置为企业服务的版面。比如经济综合版主要报道行业和产业,偏重于制造业;市场版主要报道商业企业;投资理财版主要报道金融、保险和证券企业;而一些经济类的周刊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在功能性版面设置方面,开设了为房地产企业服务的楼市周刊,为汽车生产与销售企业服务的汽车周刊,为家具企业服务的家具周刊等等。这些周刊不仅成为这些行业的信息中心,也成为珠江商报的赢利平台。

二、建立多样化的媒企合作关系。珠江商报的媒企合作主要有几种形式。第一种是全面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这种形式从2005年开始逐渐成熟,目前主要的合作伙伴包括顺德信用社、兴业银行顺德支行、中国人保顺德分公司等企业。其合作的核心,是双方通过签署战略伙伴合作协议,确定长期、全面的业务关系,双方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在活动策划、形象和产品宣传、广告经营、报纸发行等方面形成互补,一般以企业制定一定金额的投放计划为基础。这种形式最大的优势,是企业宣传经费和广告投放较为稳定,报社对企业的全年活动和宣传可以作出一些预先安排,双方合作较为高效主动,减少了就事论事式的繁琐。这种形式对宣传活跃、广告投放多的企业尤为合适。

第二种是“项目制”的阶段性合作。这种形式主要结合某个项目、某种群体或产品,以开辟宣传专栏,或专栏结合广告的形式进行合作,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同时又针对性较强,主题较明确,效果和反馈容易监测。“项目制”越来越受到商会和企业的欢迎,还有一个原因是这种“打包”式的合作相对节省企业的经费。近年来,珠江商报与顺德总商会、涂料商会、容桂商会等多个商会合作开办过多次的专版、专栏,与顺德邮电局合办过“邮储”专栏等,都是这种合作形式的成功案例。

第三种是“经济沙龙”系列。2006年,珠江商报开始尝试结合热点经济问题或行业趋势,与企业合作举办经济沙龙,其初始形式是邀请数位熟悉相关主题的政府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和企业老板等,集中探讨某个领域的话题,比如先后举办的联合国采购沙龙、自主创新沙龙、广告文化沙龙等。沙龙主要由熟悉主题的报社人员作主持,由企业给予场地和适当的经费支持,邀请数十家不等的具有代表性的同行参与,其过程和内容在活动结束后整理出专版刊登。根据已有的经验,这种沙龙可以避免过多宽泛的理论分析,有助于帮助企业解决思考具体的经营方向和对策,因而在企业中赢得了良好口碑。

第四种是“突发式”活动与广告合作。这种合作形式多属于偶然性的单体行为,但不同于单纯的规模广告投放,企业不仅需要报社的广告设计和版面,而且需要采编人员的思维和配合。比如一些商会、协会和企业的周年庆典,往往会集中在活动期间与报社协调人力与版面,既为活动出谋划策,也共同商议专版专题报道和广告事宜。这类合作往往在较短时间,甚至一两天之内完成。

民生桥梁

这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对于民生非常重视。如何宣传好地方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区域媒体自然要担当起民生桥梁的作用,这样才能形成自己主流媒体的地位。为此,珠江商报加大了对民生的报道力度,并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加强民生报道。2005年开始,珠江商报就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改版,把原有版面整合为商报时政、商报经济、商报民生、商报周刊板块。其中商报民生专门报道百姓的民生问题,反映热点新闻、实用新闻和社区新闻。

二、设立民生热线组。珠江商报专门抽调了几个年轻记者,包含文字和摄影记者、编辑、接线员的民生热线组,开通了包括电话、邮箱和QQ的民生报料方式。

三、关注困难群众。对遇到困难的群众,马上进行报道,发动社会各界捐助。仅近两年,商报就为十几名本地和外来的困难群众提供了帮助,为他们筹集了数百万元善款。

四、积极和有关部门互动。珠江商报的民生报料热线每天都接到很多投诉,为此商报积极和有关部门互动。目前,我们和顺德区委区政府办公室、顺德各镇街办公室,以及环保、、劳动和城市公共服务部门都有很好地沟通互动,共同推进民生热点问题的解决。健康周刊和教育周刊还利用自身的专家优势,组织医疗和教育专家,深入顺德的各社区直接为市民服务。

文化枢纽

传媒要担当现代社会的文化核心,不仅要做区域的信息交流平台,更要做地方的文化枢纽。传媒不仅要做地方历史文化的记录者,更要做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者。这是传媒服务地方的最高境界。

一、担纲地方文化活动。这些年,珠江商报参与了亚洲艺术节、“南粤出版名家”岑桑从事出版事业50周年系列活动,以及慈善万人行的巡游活动。

二、挖掘地方文化。为了在2005年的亚洲艺术节展示顺德的文化内涵,珠江商报策划了《顺德人文纪要》特刊,珠江商报城市周刊开设了城市地理专版,介绍顺德城市的人文和历史。

三、繁荣群众文化。开设文化类副刊,活跃地方文化气氛,培育文化新人。

从发达国家的传媒发展来看,城市报纸最终的走向是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建设者,成为一座城市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在这方面,我们的路还很长,空间也非常大。

(作者为广东珠江商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