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视记者如何在采访中体现人文素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视记者如何在采访中体现人文素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文素养的涵义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基本的人文精神,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处理媒体与观众、媒体与市场的关系。然而,一些媒体却忽视了这一点。辽宁电视台的卢艳丽曾经谈到这样三个缺乏人文关怀的访谈情境:

A:被采访对象是洪昭光,一个儒雅温和的古稀老人。记者王志以他特有的犀利,发出提问:“您在您的书中倡导‘人活百岁不是梦’,请问您能活到100岁吗?”

B:画面中是一个6岁男孩,母亲刚刚服农药自杀。在记者的“引导”下已经哽咽,抽泣不止。女记者循循善诱地第三次提到有关妈妈的话题:“有妈妈与没有妈妈有什么不一样啊?”

C:演播室里高位截瘫的嘉宾坐在轮椅上,倾听女主持人笑谈自己的游泳经验:“如果在水中我的两脚够不到地面,站不起来的话,我就会失去平衡…”①

在新闻采访中,固然有很多技巧可以撬开被访者的嘴,获取记者需要的问题答案,呈现更好看的新闻给观众。但在这之中,却缺失了一种对人的基本的关怀。而这种关怀缺失的背后,其实是记者人文素养的不足。

如何在采访中体现人文素养

1.要尊重事实,客观平衡报道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真实新闻的呈现还需要客观平衡的报道。新闻记者的人文素养,首先应体现为对新闻事实的尊重和敬畏,用客观、公正、平衡的方式报道新闻。具体表现为采访前不预设立场,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不评判被访者,更不引导被访者回答思路。而是客观陈述事实,提出疑问。

在这一点上,柴静有过自己的教训和反思。早在《东方时空》栏目时,作为主持人的她曾做过一期《飞越的界限》的节目,报道几名男子骑自行车飞越长城的新闻。这是2002年柴静刚进入新闻业的时候。在节目中,柴静面对当事人,眼神犀利、提问尖锐,她这样提问:

1.有人说,用自行车去飞长城,这么大的一个风险,他们把这叫玩命。你觉得是玩命吗?

2.有一种说法,说你们是草台班子,只要有胆量就敢飞,所以才出事的,你听过这种说法吗?

被采访对象回答:我觉得是一种爱国的行为。

柴静又问:可是也有人说,你们这次飞越跟爱国跟争第一都没有关系,它只是一种个人的行为,甚至是一种出风头、炒作的事情,你怎么看?

看似给观众提供了精彩有冲突的对话,但对于当事人动机和心理的探索可谓刀刀见血。正是因为这样的报道,观众写信:冷酷的《东方时空》,冷酷的柴静。原因在于柴静预设了事故发生当归因于当事人的立场,在此前提下抱着质问当事人的态度提问,显然不够客观公正。

2.身体语言的运用

身体语言在采访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主要包括姿势、手势、表情等。尽管人类的身体语言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领域,同一身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与情感由于文化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共性。②

在实际采访中,许多记者都是通过观察采访对象的身体语言获得一定的信息,并引导采访深入进行的。例如对采访对象来说,你的姿态如何,怎样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都是一种重要的身体语言。另外,目光也是人类非语言交流的重要形式。记者要善于通过自己的目光来标定自己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央视《人物》栏目对柴静的一次专访节目的解说词中写道:在我们看到的156次采访中,柴静使用手的次数为138次;在我们看到的213次采访中,柴静的身体与地面呈45°倾角,她与采访对象相距最近的一次是10厘米;在我们看到的169次采访中,柴静流露关切的眼神为156次;在我们看到的187次采访中,柴静的声音平均为20分贝;在我们看到的124次采访中,柴静曾116次笑着问出2320个尖锐的问题。③

无疑,柴静已成为一个美丽的“温柔杀手”,作为女性的她,以尊重的态度、柔和的语气、关切的体态姿势,为采访对象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使他们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面对采访,从而更真实地吐露自己的心声。

3.以人为本,感受被访者的感受

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电视新闻必须体现人性的价值,体现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要以人为本,对人给予充分的关注、尊重和理解。④

柴静的女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她更富有同情心和关怀精神,善于理解他人,善于倾听,这些特点表现在传播方式上就是女性记者更善于与对方建立“对等关系”,经常性地“表达对他人的支持和肯定”,对对方的“处境和感受表示理解和同情”。如今的柴静更学会了感受被访者的感受,在受伤的被访者面前,她更加懂得,相比告诉对方不要难过,有时陪伴和沉默才是更好的心灵关照。

这就不得不说到柴静的新节目《看见》,这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一档全新的记录现实题材的新闻专题栏目,在柴静视角的带领下,观察变化中的时代,记录事件中的人,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

《看见》在播出药家鑫这一期节目时,柴静的一个举动引发争议:节目2分16秒,柴静正采访受害者张妙的父亲张平选时,隔壁忽然传来一阵嚎啕大哭,是张妙的母亲。

“为什么不进去劝劝?”柴静问。

“不劝,劝也没用。”

柴静起身,对着镜头说:“我去看看,我去跟她说说……“

她示意摄像师留在原地,不要拍摄。采访戛然而止。进屋后,柴静把手搭在张妙母亲的手臂上。

另一个例子是《看见》采访《挑山的女人》那期,柴静最后采访了这家的女儿。

“能问问你的心结解开了吗?”柴静在最后问她。

“我想我解开了。”

“是通过你妈妈的讲述还是你自己的倾诉?”

“听她讲的吧。以前我们在家,只谈柴米油盐,总会有点猜测,或者听别人说嘛,一直得不到证实。以前听别人说,觉得她有错,现在没有错,有什么错呢。”

“我明白。”柴静说。

“真的明白吗?”女孩带着惊奇之意抬头问。

“嗯,因为你觉得你可以像一个女人那样去理解另一个女人?我猜得对么?”

女孩低头了一会儿,笑了:“差不多吧。”

这段对话无疑违背了记者采访原则,也许不该反问或猜测。但人文关怀是一种即时随处的关切,它不应受到新闻采访原则的设计,应当由心而生。柴静自己解读:采访是人与人的往来,一切无非是人之常情而已。这样的人文关怀在新闻节目中的体现,比做一场好看有冲突有矛盾的新闻报道重要得多。同时,这也是柴静个人的成长。用《看见》制片人李伦的话说:“央视十年,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式的,是成长式的,以前她锋芒、灵动,强调现场的激烈感,在《看见》,她变得更宽厚了。”

观众需要宽厚的记者,被访对象需要宽厚的记者。这种宽厚不是毫无原则的忍让和退却,而是基于对人的尊重、关怀而产生的最重要的人文素养。

注释:

①卢艳丽:《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人文关怀》,《记者摇篮》,2008年第12期

②张吉彬:《非语言交流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新闻传播》,2010年第5期

③央视《人物》栏目:《专访柴静——眼神犀利的新闻女侠》,2007年5月9日

④曹燕:《新闻采访中的人文关怀》,《才智》,2008年第10期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