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深入本质 点击要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考点阐释]
关于高考作文的“深”,《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其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写记叙文,就应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写议论文,就要在纷纭复杂的事物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
[写作指导]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每一种客观事物,都是多种特性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些复杂的特性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整体的感性认识。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认识的开始,但是,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上。要想把认识导向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探求事物的内在特征、本质属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动笔写作前须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作出判断。具体应做到:
一、独具慧眼,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
对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观察时不能放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凡人小事。如果能放宽眼界,开动脑筋,透过“芝麻绿豆”的小问题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含意,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
二、掌握必要的“理论武器”
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而事物的本质往往有一个逐步显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积累,政治课本里的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要注意消化吸收,其他一些理论书籍和文章里的精彩论析,也得时时留意。这样,带一点“理论武器”进考场,根据需要适当地、妥帖地加以运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把握一些“深入本质”的方法
要善于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的功夫。作文时,应注意用好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比如1995年高考作文提供的寓言诗《鸟的评说》,描述了一群鸟儿互相揭短、互相攻击的怪现象。在审题时,首先须提取共性,揭示这群鸟的本质特征: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否则,议论深刻也就无从谈起。同时,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比如写“坚强”,就可以使用过程分析的方法,逐步剖析自我走向“坚强”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质,以及由脆弱转化为“坚强”的各个方面的因素,等等。在探究事物的本质特征时,还要注意:相同、相似的现象可能反映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则可能反映相同的本质。比如有一年的高考作文,要求把试题提供的两则材料结合起来思考,联系实际展开议论。第一则材料讲的是大多数青少年最赞赏“助人为乐”的品格,第二则材料讲的是别人有麻烦时,不少人会“悄悄走开”。粗看起来,这两则材料反映的现象截然相反,然而,透过现象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不同现象的本质恰恰是相同的:那就是自私心理在作怪,不少人总是希望别人帮助自己,而当别人有困难时却不肯伸出援助之手。
四、文体不同,“深入本质”的方法有别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的,在文章中一般通过议论与抒情来体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虽然篇幅有限,但在体现“深入本质”上有其独特的作用。比如通过它可以深化叙事的内容,可以让情感得以升华。无论是饱含哲理的抒情,还是赋予议论以形象化、情感化的色彩,都能透过所叙内容,揭示这些内容的本质意义。
议论文是诉诸理性的,最好能有深刻的哲理性,当然更得做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因此,文中不仅要有正确、科学的理,而且这个“理”还要尽量讲得深入、切实;说理,还要有周密的论辩性,理不能自明,不能自现,要明理、阐理和扬理,就要论辩、阐发和证明,通过周密的论辩,道理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才能被发掘出来;说理,还要有强烈的说服力,这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根本目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循循善诱,让读者真正接受作者所揭示的“本质”。
五、事物“本质”的核心是“人心”
说到底,事物“本质”的核心是人们的思想根源。任何不良的社会现象,穷根究底,最后一定能追到“私心”上;任何好的社会现象,追根溯源,一定能追到“公心”上。比如环境问题,似乎与“私心”没什么联系,是人类的共性问题,但如果刨根问底地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草原为什么会衰退?不是因为过度放牧吗?人们为什么要过度放牧?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牛奶、牛皮、羊毛等越来越大的需求,是为了多赚钱。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越来越大的贪欲。由此推想,所有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贪婪的欲望。所以,每个人对环境的破坏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类把本属于这个地球所有生命的环境,当成了只供自己消费的资源。如能分析到这一点,就是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文章也就深刻了。
[考场佳作]
感受乡村
2008年浙江一考生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凡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然而,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地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始终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但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吸。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而空洞。
当然,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失望,当我们面对如此这般的图景?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上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淳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自己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点评]
此文写得悲天悯人,复杂的情感厚重如山。中国的农村并不仅仅是诗情画意般的美妙无限,并不仅仅有田园牧歌般的闲逸洒脱,有的更是炽热的太阳炙烤着的冒烟的土地,烤焦的土地上有枯萎绝收的庄稼。中国的农民佝偻着背,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辛勤地耕耘在这片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在这片祖祖辈辈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刨挖赖以生存的食粮;他们的眼里饱含着泪水,他们的脸上沟沟坎坎,他们的手掌结着厚厚的老茧,他们的身影卑微渺小,他们的形象猥琐邋遢……但正是他们创造、累积着中国的农耕文明,他们浑厚的呐喊足以撼动脚下厚重的大地。
全文读来让人气窒胸闷,因为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对中国农民的深切同情。作者用真诚的心去感受乡村,他的大悲正显示出他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