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球化、投资软约束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影响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球化、投资软约束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影响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全球化投资约束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因素。并探究了全球化和投资需求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投资软约束前提下,投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低,其需求上升更容易拉动价格上涨;全球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为复杂,通过成本、价格加成等途径影响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

关键词:通货膨胀 全球化 投资需求

通货膨胀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两个突出经济特征就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全球化速度迅速提高、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

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特征

(一)投资需求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主要因素

投资需求在我国经济三大需求中约占40%的水平,2009年甚至达到47.7%的高水平,消费需求占比则逐年下降,2009年仅为48%,相比较而言,欧美国家通常投资需求仅占10%-15%,消费需求则高达80%左右。我国经济表现为明显的投资驱动,前一期的投资形成了后一期的投资需求。

投资软约束仍然明显。国有企业方面,尽管近年来我国国有经济在投资中的比重已逐步下降,从1985年的66%下降到了2005年的33%;但其他经济成分发展迅速,到2005年在投资中所占比重已经达到了近40%左右,其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额增长最快,在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所占比重已由1993年的22%猛增到2005年的71%。实际上,在我国股份制经济中,国有股股份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占大多数的仍然是国有经济成分的投资。地方政府方面,《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较2008年年末增长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同时,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报告中提到,“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按照2010年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7.92万亿元来算,截至2010年年末,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接近14万亿元。

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多次通货膨胀,基本特征均表现为经济持续过热引发的通货膨胀,应对措施也主要是围绕紧缩银根和压制投资过热。陈东琪(2004)测算我国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合理区间为12%-20%。而我国近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均在25%以上,明显高于合理区间的上限,造成了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过热,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上马,钢铁、水泥等行业屡创新高,土地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

(二)全球化加剧了我国通胀形成的复杂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1995年世贸组织的成立更是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融合。1980年至2005年,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世界贸易增长了5倍,贸易总额占世界GDP的比重从36%上升到55%。与以往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经济贸易不同,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新兴市场国家和大量发展中国家也加入经济全球化行列,参与全球经济的国家和人口迅速扩张。

我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融入全球经济的速度迅速提高。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0.8%,在世界贸易中居第29位。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7.9%,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跃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其中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6.9%。我国在1979年到2007年期间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8500多亿美元,成为吸收FDI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为世界经济提供劳动力的同时,我国对于世界原材料的依赖也越来越强,1990年净出口为2000万吨,至2010年转变为净进口2.36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3.8%。

随着中国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联越来越紧密。无论是前一阶段中国“输出通缩”论,还是近期的中国“输出通胀”论,以及中国将出现“输入性”软着陆的提法,都是对这种相互关联性的印证。

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经济体由封闭走向开放,改变了我国经济结构和市场主体决策行为,影响了通货膨胀形成机制。在全球化的竞争下,厂商经营环境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FDI厂商加入了国内市场竞争,进口原材料成为本国厂商生产成本之一,定价方式不仅受国内厂商的影响,国外厂商同样影响国内厂商商品定价决策。

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

(一)投资需求的影响机制

由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软约束特点,因此,投资对投入成本的价格敏感度低,更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的形成。我国投资需求情况与市场利率高低关联不大,与货币供应量有直接关系,而且和欧美国家多以利率等价格手段调整不同,我国央行抑制通胀采取的货币政策多以控制信贷投放和调整银行准备金率等数量工具直接调整货币供应量。再加上至今投资的收益率仍然较高(沈利生,2011),民间借贷资本的高利率也可表明这一点,因而,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冲动强烈。投资对投入成本的价格敏感度低,直接导致投资需求对物价上升不敏感,因此,物价上升并不会反馈为抑制投资需求,因而投资需求上涨拉动通胀效应大;而消费对物价上涨敏感,因而物价上涨将导致消费需求下降,下一期通胀的压力将减小。

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有限。在我国2000年左右遭遇通货紧缩困境的研究背景下,张军(2004)、龚刚和林毅夫(2007)认为我国投资需求在当期造成通货膨胀,下一期则造成通货紧缩。背后的逻辑是,投资在没有完成前是需求,完成后将转为供给;当期的投资热扩大了需求,缓解了物价下降的趋势,还能刺激经济增长,但从长远看,两三年以后,大量投资可能就会变成过剩的生产能力,通货紧缩有卷土重来的危险。实际上如果投资需求增长过快,或投资生产能力较低,则下一期总产出将低于总需求。从我国年度数据可以看到,投资需求增速大多数时间都高于消费需求,仅有的低速时期出现在2000年左右,而这段时间恰恰是我国由于需求不足出现通货紧缩困境的时期。此外,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去向很大一部分是政府主导的“铁公基”项目和民间资本主导的房地产开发,而这些项目不同于机械设备等生产设施的投资,其不具备商品生产能力,仅仅只是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对产出的贡献也比较有限。而且,基础设施过剩和房地产高空置率也是近年来学者们批判的主要对象。因此,投资的生产能力较低也是可以预见的。我国消费和投资的名义增长速度如图1所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速度如图2所示。

(二)外部因素的影响机制

按照Bentolila和Saint-Paul(1999)的观点,如果生产函数包括进口投入品,真实边际成本将是包括进口投入品价格的函数。来自他国商品的外部竞争压力将影响成本基础上价格加成的均衡水平。在加成高的时期,厂商利润增加,投资的回报率提高,将进一步刺激投资的增加,带来原材料和劳动力需求的上升。

进口原材料价格对边际成本的影响。在之前模型中,假定厂商所面对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现在我们假设总产出满足一个常弹性的生产函数,但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也需要进口的原材料投入。因此,每单位产出所需的物质投入被假定为边际递增。这个假定是符合现实的,比如说假定企业拥有的机器对原材料的利用效率不一,那么当产出增加时,企业将不得不使用低效率的机器。短期中,假定资本不变,厂商的成本函数是包含劳动成本和进口原材料成本的线性方程。边际成本将取决于劳动份额、进口原材料价格、厂商对进口原材料的需求以及产出对进口原材料的需求弹性。

产出的真实边际成本将取决于劳动份额S和真实进口原材料价格(pm.t-pt),线性化的形式可表示为:

rmct=-lnα+sL,t+η(pm.t-pt)

换句话说,如果对进口原材料的需求增加了,增加本国的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无法替代进口原材料的需求,而且产出的边际成本将增加。因此,按照Gali和Gatlaer(1999)假定的那样,真实进口原材料价格在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产出国中将是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部冲击对价格加成的影响。价格加成取决于厂商面对的产品需求弹性,特定厂商在市场中面对的竞争程度越大,则产品需求弹性越大,价格加成越小。一国中,对外部门的厂商价格加成情况将影响对内部门的厂商,价格加成越高表明利润越高,厂商将倾向于生产对外产品,从而对内产品生产下降、竞争下降,对内厂商的价格加成将上升,反之亦然。在开放经济中,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面临两方面的外部冲击。一方面,一国的产品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如何与外国同类产品的竞争情况有关。在短期内,某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产出国的汇率强相关,比如说一国货币升值,则本国厂商面对的世界竞争压力加剧,厂商将倾向于减少价格加成;出口目的国发达国家的需求水平及需求的价格弹性也会影响加成,比如说发达国家经济状况良好,而且即使产品的国际竞争不激烈,汇率贬值仍然会增加出口厂商以本币计算的价格加成。另一方面,国内厂商同样面临国际竞争压力,如果汇率升值,对于本国居民来说,外国产品价格下降,对国内商品的竞争加剧,导致国内厂商价格加成下降。

结论与建议

改革政绩考核制度,抑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改变当前将GDP的高速增长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大力破除地方投资平台建设中存在的弊病,切除银行贷款借道投资平台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银行信贷的控制,中央银行应将所有金融机构统一纳入信贷规模管理。央行可通过运用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等杠杆,从源头上及时灵活的调节流入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信贷资金量。坚决抑制房地产行业的过热投资,必须加强房地产开发的计划管理,引导居民理性住房需求。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能源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利用价格级差减少能源资源浪费。加快节能降耗技术研发,制定年度资源节约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加大对节能降耗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加快节能降耗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东琪.通货膨胀是投资过热最大的潜在风险[N].新闻周刊,2004.4

2.沈利生.从投资比重上升看经济增长质量[J].宏观经济研究,2011(1)

3.张军,方红生.投资与通货膨胀―紧缩的联系: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家,2007(1)

4.龚刚,林毅夫.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J].经济研究,2007(4)

5.Bentolila,S.,Saint-Paul,G.,1999.Explaining movements in the labor share.CEMFI Working Paper no.9905.

6.Gali,J.and M.Gertler,1999,Inflation Dynamics:AS tructural Econometric Analysi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44,pp19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