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浮躁伤神 清静养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浮躁伤神 清静养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神浮躁是当今社会心态中的一大弊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心神浮躁不但对事业和前程不利,而且对养生和保健不利,更是导致各种心理疾患的根源。为了人生的健康和幸福,必须随时调控心态,努力将心神浮躁的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

心神浮躁的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甚至铤而走险。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少人不知所为,心中无底,恐慌失落,丧失信心。在情绪上表现出烦躁冲动,盲目攀比,急功近利。情绪取智,行动之前缺乏严密思考。只要是能获取利益的事,即使违法乱纪都会去做,还美其名曰为“敢干拼搏”。这种病态心理导致社会诚信度降低,各种犯罪事件增多。

心神浮躁之所以会成为“流行病”,显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社会层面讲,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每个人都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于是,心神不宁、焦躁不安、迫不及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心态。从个体心理层面来看,人与人之间的攀比是产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人比人,气死人”。盲目的攀比使人对自己生存状态不满意,于是各种欲望油然而生,稍有“诱惑”就会产生非理。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的原则相对立。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盲目冲动,心烦意乱,不但会对社会和家庭产生极大的危害,而且不利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古代养生家极力提倡“静神”,要求人们保持情志的淡泊和宁静。通过神气的清净来去除杂念,这就是所谓的清静养生。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在养生保健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主张“致虚极、安静笃”,认为排除杂念,始终如一地坚守清静,可以使神气静而不躁。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静神思想,认为清静和无为能使人达到长寿的境界。《淮南子》中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指出:“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清代大养生家曹庭栋明确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只有消除“心如猿,意如马,动而外驰,不易安定”的现象,才能真正做到“静以神藏”。

耳、目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受着神的控制和调节。古代养生家告诫人们不要乱视妄听,不要过多地接受外界不良信息的刺激,以免扰乱心神、耗伤心气。如果“目视玄黄,耳务淫哇”以至乱视杂听,会使人耳目过度使用而难以察音辨色,进而耗伤神气。目清耳静则神气内守、心神不劳;目驰耳躁则神气烦劳、心神难安。“抑目”和“静耳”具有更重要的养生意义。《千金翼方》强调指出:“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表述,那就是要适当“屏蔽”无效信息,及时“删除”垃圾信息。

传统养生理论认为,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千金要方》中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医钞类编》里也说,养心可以使人精神凝聚,精神凝聚则人体的真气易于聚集,真气集中则体质康健。现实生活早就证明,自寻烦恼、神不守舍很容易使人变老。凝神敛思是保持思想清静、静而藏神的重要途径。古人提倡的“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的养心方法值得今人借鉴。思考问题要有重点,用脑要讲求效率。科学的思维方式应当是有序的、凝练的,而不应当是混乱的、涣散的。

比较是人们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一定要得法。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看清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如果不比知识、不比技能、不比过程,眼睛只是盯着结果,自然就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正确的比较方法可以使人减少心理失衡现象,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浮躁现象,确保身心愉悦安康。

《黄帝内经》中早就提出了清静养生的思想,强调“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恬惦虚无,真气从之”。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劝君牢记先哲的谆谆告诫,随时排除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和干扰,永远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