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儿科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儿科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对控制细菌感染,控制疾病流行,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目前滥用抗生素多,耐药菌株迅速增多,药物的副反应屡有报道,使医学界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临床上如何选好、用好抗生素,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儿科合理应用抗生素尤其重要。

[关键词]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9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100-02

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对控制细菌感染,疾病流行,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使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但是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药源性疾病的出现,也给人们带来了苦果。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小年龄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不成熟,抗感染的能力比成人低下,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更加严重,而小儿机体自身调节功能、生理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比较敏感,易受药物影响,因此,儿科的合理用药更为重要。

1抗生素的概述

抗生素是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产物,从中提取的抗生素称天然抗生素,经人工合成的称人工合成抗生素,现在能选用的抗生素有一百多种,大多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余在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结核类药、抗真菌药、磺胺类等,其抗菌效果决定于:机体的免疫状态;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抗菌药物的性能。三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在选用时应注意这些特点,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1.1抗菌药物的作用原理及临床意义:理想的抗菌药物具有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作用而不损害机体。抗菌药物的作用一般可分4类:①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繁殖期杀菌剂)属此类的有青霉素族、头孢菌素族等;②损害细菌胞浆膜的渗透性(静止期杀菌剂)属此类的有制霉菌素、两性霉素等;③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合成(快速抑菌剂)属此类的有红霉素、氯霉素等;④影响细菌核酸代谢(慢效抑菌剂)属此类的有利福平、喹诺酮类等,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作用原理,为选用药物和联合应用抗生素时奠定了理论依据。不同种类的抗菌素联合使用,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如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可联合用以治疗某些严重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情严重一时不能弄清病原者,需选用2种或2种以上抗菌素联合使用,获得协同作用的效果性,一旦弄清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要针对性用药,防止发生二重感染。用药过程中注意防止药物的毒性反应,有些抗菌素对脏器有损害,小儿由于肝肾功能不健全,以及代谢的特点,易出现药物毒性反应,如红霉素等可致肝脏损害,庆大可致耳聋及肾脏损害,氯霉素可抑制骨髓及引起新生儿“灰婴综合征”,用药时对上述问题应重视。

1.2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理想的抗菌药物要求吸收好、分布广、血药浓度高、维持时间长及对人体不良反应少等。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新生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生理功能迅速变化、肝肾功能不成熟等解剖生理特点,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与成人有一定的差异。如吸收方面:新生儿由于胃酸低、胃肠排空时间延长,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吸收量较成人多。代谢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不成熟,酶系统发育不健全,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若应用大剂量氯霉素可引起血中游离氯霉素浓度明显增高,导致灰婴综合征。排泄方面:小儿肾脏功能不成熟,肾小球滤过差,易产生蓄积中毒,小儿用药时要考虑到年龄的生理解剖特点,孕母用药可影响胎儿的发育;乳母用药后,某些药物可进入乳汁,影响乳儿。因此,熟悉各种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了解小儿生理解剖及临床药理学特点,有利于临床医师更合理选用药物。

2儿科疾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2.1儿科应用抗菌药物的一般原则:抗菌药物应用有适应症,它对绝大多数病毒性感染无效,对原因不明的发热无细菌感染迹象者不宜应用,以免延误诊断,对无症状或轻型胃肠炎型的沙门菌感染不主张使用,因它能抑制正常肠道菌群。抗菌药物主要适用于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烧伤、复合外伤、溺水、溺粪;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风湿热、有结核密切接触史而结核菌素转阳者,除去上述情况外,抗菌药物不能作为常规预防应用。

2.2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首选药,新生儿及幼婴易发生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可针对性选择三代头孢菌素抗感染,病情危急时,不要等待细菌培养结果报告后再用药,以免加重病情。选用抗生素时要兼顾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都有效的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结合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2.3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分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儿科门诊患儿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80%以上为病毒所致,不宜常规使用抗生素,下呼吸道感染以小儿肺炎最多见,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以病毒和细菌为主,其中以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等多见,积极选用抗生素是重要的治疗措施。凭经验选用抗菌药物仍然是大多数医院临床最初和通行的治疗模式。由于绝大多数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仍敏感,轻度肺炎一般先用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也可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估计一种抗菌药物难于控制病情时,可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如能正确选择,则可取得协同或累加的疗效,否则尚有发生拮抗的可能。联合用药主要适用重症肺炎。轻症肺炎用药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d或体温正常后5~7d。支气体肺炎用药至少2~3周,重症肺炎在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周。总之,只有掌握患儿感染的病原菌,或感染的部位、病理或免疫状态,才能真正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2.4小儿腹泻的抗生素治疗: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病,发病率很高,抗生素的使用比较混乱,大约有70%以上的病例不该用抗生素,如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仅对症支持治疗。若是侵袭性细菌感染,常表现为血便、腹痛、发热等,则需要应用抗生素。以大便培养结果为准。

总之小儿容易患感染性疾病,故需常用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儿科工作者既要掌握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用药指征,更要重视其不良反应的一面,对个体而言,除抗生素本身的不良反应外,过量使用抗生素还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衡,使体内微生态紊乱,引起真菌或耐药菌感染,对群体和社会来讲,广泛、长时间地滥用广谱抗生素,容易产生微生物对药物的耐受性,进而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极为有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