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儒道互补的价值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儒道互补的价值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儒道互补,即表现在孔孟仁义价值与老子无为价值的互补性上,就儒学体系言,儒道互补是以仁义为本体,以无为为境界。在老学体系言,儒道互补是以无为为本体,以仁义为次德目。理论上言,理想的互补形式是具备着相同的世界观,而有价值命题的交流,使得各自的价值可以安立在对方的体系中,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实践出来。

关键词:儒道互补、无为、仁义、孔子、老子

一、儒道互补价值观的成立型态

中国哲学史上的价值观,以孔孟仁义、老子无为、庄子逍遥、佛教轮回苦空为主要信念,道教则是杂揉于仁义、无为、逍遥、甚至轮回、苦、空多义中。就儒道价值互补而言,其中孔老互补的理论可能性是存在的,老子的绝仁弃义是作用姿态地说而不是终极价值上的否定。而庄儒之间难以互补,庄学文字中即已明显讥斥儒行。道教则理论杂揉,需要对道教作型态约定之后才能论说互补议题。因此本文所要论究的儒道互补即是对于孔老互补的理论现象进行可能性的体系说明及型态建构。

价值信念作为生活的目标是价值信念的具体落实,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可能有的生命活动,知识分子对于价值信念可以只选择而不论证,可以只操作而不追究,但是哲学工作者就必须要追究,他们的追究就是去论证价值的真理性,去论证就是去建立体系以捍卫价值,价值哲学的探究必然是落实在捍卫价值信念的哲学体系建构中。

孔老各有明确的终极价值信念是一个事实,但是在方法论的探究下,当其各自在哲学史的理论建构发展中形成哲学体系的时候,它们如果有互补的理论可能或什至是理论事实时,那么这个儒道之间以孔老互补为理论现实的探究即成为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所谓的孔老互补指得是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孔老的仁义、无为价值是可以并立在同一套体系中的,作者并不是说无为与仁义是同义的概念,而是当无为与仁义在生活实践中可以并存使用时,这个并存使用的可能性必须给予理论的说明,而理论的说明即是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中给予结合,从而使无为与仁义在体系中各有定位,各有定位之后在操作时即仍然是有一绝对的标准,该仁义时仁义,该无为时无为,如果反之,即是虚伪,如果操作合宜,则是功夫与境界的完构,因此两种价值必须有一个清楚的划分,使其各自定位恰当,从而在各自体系中吸纳了彼此。

那么孔老互补究竟是在哲学体系建构的什么情况下互补呢?而为何庄儒之间无法互补呢?这当然就要回到方法论讨论中的中国哲学体系的建构问题上了,作者以下将提出一个孔老互补的理论结构,亦即在儒道两系的哲学史发展的理论体系建构中分别定义深入各自体系系统内的互补意义。一方面思索在儒学传统中什么样的体系建构即是有着儒道互补的意义,另方面在道家老学史的系统中思索同样的问题。因为就哲学史的一般眼光中,有儒学作品有老学作品,但是什难找出明表孔老合一的理论作品,但是现实实践中的知识份子心灵又确实能够体现孔老互补的价值信念,所以不论知识份子的自我理想形象定位为孔为老,从理论体系建构的可能性上说,应该可以找出在孔老哲学史发展的体系建构中那些并存孔老价值信念于一炉的理论建构。这两种理论系统中,应该都可以找到同置无为与仁义的的价值信念在其中,只其赋予无为仁义的终极定位位阶不同而已。

二、儒学史上的仁义无为价值观念的互补性建构型态

在儒学传统中,本体的价值仍以仁义为终极,在圣人实践仁义的活动中则有无为智慧使用的空间。故就儒学史发展说,在《易经》中即以时位的现实,理解君子在社会阶层中的情势,并明白与大位者合作的智慧,而建立诠解易经经文的刚健与柔顺之智慧的双途法则,此义表现在《文言传》及六十四卦的《彖传》、《小象传》中尤为明显,此即一儒学传统中的儒道互补观的实例。在宋明新儒学史中,阳明自己肯定的“四无教说”亦表现出无欲作为仁义价值的操作境界之智慧的义旨。只其始终以关怀现世为价值主旨,而在保持护守此一价值信念之时以无为信念为操作的要领,而无为信念的体悟亦正儒者在仁义目标之实践时对于人心负面私欲的防治之要旨,因此无论以什么样的论理形式及概念使用,儒学史的理论建构始终收摄着此一操作智慧,然而亦因儒学价值始终入世心切,故而永远以仁义关怀为价值标举,只其操作时以无为为实得之境界,故而我们说儒学系统内的孔老互补是以仁义为终极价值及以无为为境界,以有别于老学系统内的孔老互补是以无为为终极价值而以仁义为次德目。以仁义为次德目在老子书中亦已明言,“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即以无为为义理,无为即道体的价值实义,仁义价值已落入下层,是社会情境人心淳朴已经堕洛之后的不得已的张本了。

三、结论:儒道互补价值信念的生活写照

关于儒道互补观念在哲学史上的重新诠释工作,可以进行的对象还很多,但就本文的重点陈述而言,以上所述暂已足够。在结束本文之前,我们还要对儒道互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意义进行说明。无论仁义无为是置放在儒道体系中的终极价值还是境界还是目的,仁义无为概念自身所指涉的意义其实是不同层次的,因此在现实生活的行为实践中是可以有所互补的,但是无论它们是在孔学还是老学的范畴中,都仍有这两个价值概念应予准确使用的情势,不能混乱,不能错用。当责任交付时,无论多么艰巨,只要是为了公义,都应该去承担,这是仁义价值的服膺,可是在承担之后随之而来的美名及实践之后的功劳,就应该以无为的心态来辞退,这是无为境界的展现,这是在孔学脉络吸收老学智慧的生活写照。至于在老学脉络的孔老汇通,其实只要老学精神主旨把握准确,就不会有误解的情况,老子学并非否弃仁义,只是要先涤除私欲,排斥虚伪的仁义美名,然后造成全体团结一致,共同戮力于公众事务中,这样的价值使用,还需实践者的真诚才能成功。如果在该承担的时候以无为境界逃避承担,而在该谦退的时候假仁义之名要抢进,那么这就是不准确的价值使用。无论就孔老价值而言,有实践经验人,都会看出这种虚伪性,所以在现实实践中虽然有虚伪的仁义及无为的行谊,却并不表示仁义无为的价值是无效的,并不因为仁义无为被虚伪地使用而致使此二价值失去意义。虚伪是实践者的虚伪,理论本身的观念仍然是清晰的。所以在实践的世界中,应当先具备清晰的观念,其次便是自我修养的实战经验,有了自我修养的实战经验,便有了判断他人真伪的能力,一旦当实践者有所虚伪,便可予以指正,此亦本文研究之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军等.“家族相似”理论视域中的儒道互补[J]

[2] 安继民.论儒道互补[J]

[3] 白安良.儒、道生态价值观对立互补的现代启示[J]

[4] 姜青蕾.儒道互补的思想根源及其社会价值[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