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延安核桃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延安核桃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对延安十几年来核桃产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经验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浅析;核桃产业;有效途径

延安市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辖1区12县,总面积3.7万km2,总人口213.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6.3万人。平均海拔800~1400m左右,属暖温带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140~150d,年平均气温7.7~10.6℃,年均降水量450~650mm左右,年日照时数2300~2700h。以宝塔区为界,由于南北地理位置的差异,南北气候差别较大,特别是南部靠近渭北地区,年平均气温比北部高2℃以上,年均降水量650mm,比北部多100多毫米;无霜期比北部多50多天。南部的川、台地和小块塬面较多,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核桃的生长,发展核桃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

一、发展历程及现状

延安核桃发展历史悠久。根据县志记载,栽培历史在1000年以上。改革开放前,全市的核桃面积仅1.4万亩,产量不足800t。真正的核桃产业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到1995年底,全市核桃面积发展到11.3万亩,产量达1870t。目前,全市的核桃建园面积达到25万亩,挂果12万亩,产量5000t,产值1.8亿元,占到当年林业产值的30%。核桃产业的主产区黄龙县2008年核桃产业的收入达1.5亿元,人均3000元。核桃已成为延安市南部地区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主要措施

1.科技为先导,高起点建园

为了保证核桃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延安市制定了核桃产业发展要“高点起步,科技先行,规范生产,提效增收”的原则,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把好“四种关”。

(1)把好优良品种引进关

从1992年开始,延安市依托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黄龙县进行优良品种选优试验。并承担了《渭北核桃良种引种试验研究》的课题,引进国内外40多个优良品种,进行区域化栽培试验,从中筛选出最适合延安靠近渭北地区土壤、气候的主栽品种香玲、鲁光、维纳、陕核5号、辽核1号等5个优良品种,作为延安地区发展的主栽品种。并严格禁止使用未经引进试验的外来品种,为丰产增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把好种苗关

1998年,延安市黄龙县率先制定了《核桃苗木培育质量标准》,规定:在新建园必须使用优良品种嫁接苗,不得使用实生苗、未经试验筛选的优良品种和三级苗木。随之,市林业局制定了《核桃经济林栽植苗木等级标准》,使核桃建园栽植苗木有了统一标准。

(3)把好建园关

1995年延安市曾制定了《核桃建园技术标准和管理技术标准》对核桃建园的选地、整地、苗木规格、间作套种及栽植密度、整形修剪作了要求。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原标准已难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于是从2006年开始,市林业局组织市县技术骨干,进行调查研究,历时两年,于2007年底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核桃生产综合标准》,经延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从2009年元月颁布实施,这是延安建国以来核桃生产方面的第一个较为系统规范的《标准》,涵盖了核桃产业的各个环节。现已在全市开始按照新《标准》进行验收和考核,严把核桃建园关,促使核桃生产向标准化、科学化发展,为提高核桃产业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4)把好采收关

为了保证品质和质量,实现增产又增收。延安核桃产区干部群众,从核桃的果实采收、加工处理入手,通过规范统一采收时间、脱皮用料、凉晒场地建设标准、建设土法烘干炉、引进烘干设备等办法,提高核桃果实质量,每年采收季节,各级政府派技术人员,深入到村、户和果园帮助农民进行核桃采收、加工脱皮、凉晒、烘干及分级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提高了延安核桃的市场竞争力。

二、抓培训,育人才,科技兴果

1.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人才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全市先后聘请了近20名专家,来延安对科技人员和乡镇干部进行技术培训;先后派出近百名基层管理技术人员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或外地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使他们掌握了核桃生产的基本技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核桃发展的趋势和最新成果,用于指导本地的生产管理。

2.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专业户和带头人

从2007年起,全市每年举办一期“核桃产业技术骨干培训班”,累计培训县核桃局、林业站负责人,乡镇主管领导,重点村果农代表,果农技术员,科技示范带头人达340人次,全市已有250名果农获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

3.开展不同形式的现场培训

延安充分利用“渭北核桃示范基地”和“延安市核桃标准示范园”等,在核桃园的不同管理季节,现场对果农进行实用操作技术培训。

总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为全市核桃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管理技术人才。

三、创品牌,增效益

1.机制上创新

1994年,延安率先在黄龙县成立核桃干果公司,推行“公司+基地+果农”的经营模式,按市场化运作,把建、产、销全部通过公司运作,政府负责协调、引导、扶持,促使果农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克服了生产盲目性和销售起伏不定的局面。

2.品牌基地创建

(1)基地品牌形成

经过多年核桃基地建设,2001年,黄龙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核桃之乡”;2003年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为“中国矮化核桃标准示范区”;2003年被省科技厅确定为“渭北核桃示范基地”。核桃基地品牌已经形成。

(2)优良品种的地理区域保护

把经过试验筛选出的香玲、鲁光、陕核5号、美国维钠、辽核1号五个优良品种,确定为全市优质核桃基地主栽品种。200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黄龙核桃”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产品品牌创建

通过把黄龙优质核桃基地生产的核桃在中国杨凌农博会、国际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林产品博览会上进行参展,获得了农博会“后稷奖”金、银奖,特别是在“2008年首届全国核桃大会“上,黄龙县生产的香玲获得了金奖第一名,陕核5号获得了银奖。黄龙核桃干果公司的核桃产品取得了有机认证和条形编码质量合格证书。

四、加大宣传,增强市场透明度

1.通过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园、示范县建设,引导带动全市核桃发展,使果农由“要我栽”变为“我要栽”,如宜川县近两年,群众自发大力发展核桃每年在5000亩以上。

2.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延安核桃质量品牌。除了参加各种展销会、博览会等形式,加大对延安及黄龙核桃品牌的宣传以外,还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在省内外宣传,目前国内市场几乎都知道延安市黄龙县的核桃有名。

五、问题及建议

1.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随着全市乃至全省核桃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品质和效益的提高,优质核桃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需不断扩大。

2.标准示范园基地建设

目前仅有的标准示范园点少面积小,覆盖面窄。

3.果实烘干技术滞后

延安市的核桃在2010年后将有15-20万亩进入盛果期,目前核桃果实的处理技术手段比较落后,设备生产的效率较低,烘干燃料成本高,且不环保。

4.晚霜冻害防治

核桃晚霜冻害制约着延安核桃增产不增收的年份时有发生,其防治技术和手段应尽快有新的突破。

5.销售网络体系建设

延安全市核桃销售网络体系和农村合作组织建设比较薄弱,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强此方面的工作。

6.深加工

延安市的核桃深加工还没有开展起来,综合效益不高。

六、建议

建议省、市尽快出台优质苗木繁育补助政策,加大对标准示范园基地建设的投入,扩大示范基地和示范覆盖面,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共同研制核桃烘干设备加工技术的更新及所用原料的环保节能问题,以及核桃晚霜冻害防治技术和手段应尽快有新的突破,加快深加工开发,加强核桃销售网络体系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核桃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延安地区1978-1995统计年鉴

[2] 延安市2008年统计年鉴

[3] 黄龙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10(1)

[4] 核桃生产综合标准》(延安市地方标准)YDB612600/T024-2008

[5] 生态延安实践与探索.(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