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乘新课改春风, 突破古诗教学围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乘新课改春风, 突破古诗教学围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高中生古典诗歌鉴赏中存在严重的误读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旧时场景的消失和古典情怀的遗落。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从文学鉴赏心理切入,让古典诗词与时代语境对接;更新理念,挣脱藩篱,回归主体,开启思维、情感,为诗词的鉴赏垫一个有力的基点;激活感观,累积体验,在日常的观察和体验中逐渐提高其感受物象的能力;进而提高诗词鉴赏时感受、体验的能力。引入媒体,丰富“现场”,将传统资源与媒体对接,将课堂与生活与大千世界相同,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架起古典与现代的桥梁;回归生活,诗化人生;构建诗心,提升自我人生品位的境界。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语文教学 古诗教学

文学鉴赏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感受、体验、感动、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精神活动[1]。这是一种特殊的接受活动,阅读文学作品与阅读哲学、历史、政治等不同,是一种带有娱情性质,又不乏创造性、主动性和理性深度的审美活动。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古典诗词的赏鉴能力可显一个人的国学修养,故近几年古典诗词鉴赏题的分值和能力要求均相应提高。高一年级市考卷中有一道诗歌鉴赏题,考生的分析赏鉴却出人意料。具体情况如下:

新 晴

(宋)刘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题目要求:以上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结果出现了各色怪异的答案:有的认为,从“无人”“唯有”“旧相识”可见作者只身在外的孤苦无依,思念故人;有的认为,从“新晴”之“新”可见作者渴望光明,隐含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有的认为,“满地青苔”“绿树无人”,只有南风依然相识,颇有江山依旧而人世已非之叹,隐含对南宋灭亡的惋惜之意;有的认为,景色虽好,却无心欣赏,作者一心只在南方,渴望祖国统一,心情悲哀惆怅;也有的认为,作者感叹怀才不遇,虽满腹经纶,却得不到当权者重用,只能与南风为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从青苔满地,绿树成荫,却“无人”相伴,“唯有”南风来探角度,认为作者应是在闭门读书,其心情孤独寂寞。其实此诗是写了作者雨后初晴,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闲来读书,时又恬然入梦的生活情景,渲染了闲适、清静、愉悦的心情。而给出类似这种评析的学生却寥寥无几。

面对如此怪异的现象,谈笑之余,令人不得不深思其症结之所在,是这道鉴赏题中所选诗歌本身有多义性给了人太多解读的可能,还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普遍出现问题?细细看来,有些答案极为荒谬,或完全脱离文本或断章取义,凭主观臆想随意附会,将平日所遇的主题,如“故土之思”“亡国之叹”“怀才不遇之伤”“愤世嫉俗之慨”等,胡乱套用。而究其根源,却不难发现这与平日教学中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有效传授而轻主动探究,重“教师之教”而轻“学生之学”等不良意识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些意识致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意识,无法发挥能动性;淡化问题意识,弱化探究力;忽视思维训练,欠缺理性思考能力。

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将诗中本是清静环境中闲翻书卷的情景误解为在孤独寂寞中闭门苦读的景象。对古诗意境的偏离之大,误解人数之多,让人惊叹。寻源溯流分析,文学鉴赏心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阅读感受、体验与品味、领悟与判断[2]。在整个鉴赏活动中,阅读感受是一个心理启动、情感酝酿的阶段,读者解读语言符号,重构感性形象。体验品味就是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入作品的特定环境、特定角色之中,去感受生活,体验情感。这里的体验是通过自己的心灵,通过联想、想象,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想象中,对作家的情感、作品情境进行的再度体验。这是一个主观色彩浓重、颇具个性特色的过程,审美主体所处的现实境遇、情感状态等诸多因素均影响着其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及最终的领悟判断。疑惑就顿然明了,要在书山学海中苦苦跋涉的学子们理解古人读书时的那份闲适、愉悦的心情确实难度不小。推此即彼,可见古典诗词鉴赏存在一个难题,即古时“现场”荡然无存,目下难以找到参照和对应之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清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壮,“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清幽,要在让那些生活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尘土飞扬……让学生硬硬地抄写、诵读、体味、陶醉,这是何等艰远难为的事。

如何乘着课改的春风,突破教学的围城,让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摆脱尴尬甚至悲怆的境遇,是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不容回避的。我结合教学经验略谈几点,以供探讨。

(一)更新理念,挣脱藩篱。

新课改的实施离不开课堂阵地,最后落脚点是还是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面对新课程,异常丰富的信息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承担教学的师生双方只有更新意识,才能让新课程摆脱花哨的表象,回归教育的本真并将其进行到底。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逐渐习惯置疑,为思维训练的展开提供可能。由重教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向重学生“学”――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实现学习的元认知监控习惯培养。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探究意识,从而摆脱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合作探究的过程,采撷教学交流中生成的华彩,为教学创造生动鲜活的资源。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它们价值指向是主体的诞生,其核心是对主体进行“权利赋予”――整合“自主”(autonomy)和“责任”(responsibility)。“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只有回归主体,开启思维、情感,让有血有肉的人去感受花开花落、云起云飞,去关注千般笑意、万百苦味,才有能为诗词的鉴赏垫一个有力的基点。

(二)激活感观,累积体验。

古典诗词的语言极具形象、凝练、含蓄的特点。特色的意象、丰富的意蕴、大量的留白,需要读者在整个鉴赏活动中,展开充分的想象和联想,透过表面的语言符号,重构感性形象,进入情境,体验情感。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对意象的解读就成了鉴赏古典诗词的关键所在,解读意象需要丰富的可供调用的感性材料,这要求个体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地观察和思索,而要充分把握意象必须调用各种感观,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以月为例,月色洁白,月形圆缺变迁,月华莹白如水、隐露寒意,关于月的传说有常娥奔月、月中桂子、玉兔吴刚等,关于月的习俗有中秋赏月等。月,丰富的特性伴着无数凄美的故事传说,构建了月的意象的丰富内涵。“明月”与“边塞”、“关”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成为征人、思妇那份萦绕着亲情的乡愁的承载物;月光温抚,柔情万千,月自然与情爱相连,有“月上柳梢”的缠绕,“晓风残月”的悲凉,“月照高楼”的孤寂;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有了生命的、时间的意味,有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哲理,有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感慨,有了“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无奈。在教学中,要时时有意依托具体物象,培养学生从其声、光、色、影、态等方面结合附着于其上的文化底蕴审视事物的习惯,如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画面并感受蕴含在色彩中的情感或抓住诗歌节奏体会立体节奏感并感受旋律中洋溢着的情怀。同时又要引导学生突破视觉、听觉的局限,糅合其触觉、嗅觉、味觉及整体的感觉来感受、体味事物及其所承载的情感,在日常的观察和体验中逐渐提高其感受物象的能力,并将之与古人的审美心理相比较,在比较中理解和靠近,进而提高诗词鉴赏时感受、体验的能力。

(三)引入媒体,丰富“现场”。

新课程呼唤语文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转为生成性和开放性,这意味着课程的动态性建构,师生要以强烈的母语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借助媒体手段在教学设备许可的情况下提供尽可能多的古典诗词审美现场,给鉴赏一个可供延展的参照和对应物,如影视、广播、广告、有关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的视频或图片等素材性课程资源引入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减轻感受古典情境的难度。如赏鉴柳永的《雨霖铃》时,配以学生特别喜欢且耳熟能详的歌曲《东风破》的Flash,一首是典雅古词,一首是流行歌曲,不同时代的旋律和风格,但同样哀婉凄切。学生在比较赏析中,感受不同时代人们在选择意象营造意境时的异同及其中绵延千年而不绝的审美心理,从而对婉约派词风有更为深刻的体验。媒体的引入关键在于找准契合点,将传统资源与媒体对接,将课堂与生活与大千世界相通,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架起古典与现代的桥梁。引入媒体的多样信息,但又不能局限于表面的声色,重在激活感观后回归文本,由外及内,由浅入深,激起情感涟漪,进而感悟深层意蕴。

(四)回归生活,诗化人生。

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总会有意无意地拿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设想同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作比较,拿先前读过的作品尤其是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作品与正在阅读的作品作比较,通过比较进行鉴赏和判断。故当前应凸显规范性,弱化生成性;彰显理解性,远离体验性;强调社会性,削弱个体性的学生生活回归人文性,通过提高学习生活质量来有效消除学生审美疲劳,调节审美心理,为古诗词鉴赏教学提供长远的后助力亦是甚为迫切的事。一则立足课堂细节,创造富有个性的特色课堂。根据该地、该校、该班、该生的实际情况,珍视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和彰显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关注精妙文本和课堂对话,对话将会激发师生双方的灵性思维和超常想象力,这种对课程的深度参与可获得语文教学的高峰体验,在对话中不断提高学生用优美言语表达的意识和能力,消解时代生活中的搞笑低俗话语对审美的侵蚀。二则丰富校园生活,搭建可以将其所学展现应用的平台,如校园艺术节、歌咏赛、文学社及各种与文学相关的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对各门艺术真实的体验感受,为其沟通文学与艺术洒下可能的种子。三则关注社会生活,拓展体验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摆脱因把知识本身视作目的这种“知识奴隶”的厄运而回归生命、回归心灵,超越从教师手中承受知识这种直观外在线型的关系而追求完整意义上的“人之发展”,提升自我人生品位的境界。

紧跟新课程,点燃思维的火花,让教育回归本真;立足新课堂,面向生活的海洋,开启情感的闸门,走出古典诗词教学的尴尬,收获清音流韵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姚文放.文学理论(第1版)[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9:316.

[2]许定国.文学鉴赏概论(第1版)[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3.

[3][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