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猎头:瞄准商界“黄埔军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猎头:瞄准商界“黄埔军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这么一些公司喜欢“内部培养”人才,可也许培养了七八年,员工却跳槽了。于是,培养人才的公司在众人眼中成了“黄埔军校”。那么,有什么高招来降低优秀员工的离职率?

跨国公司职员最受猎头青睐

随着梁志祥晋升为百度副总裁,目前百度的最高管理层已达到12人,规模空前。而在总监层面,多的是来自谷歌、微软、IBM等跨国公司总部的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前任谷歌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王劲2010年进入百度,为百度商业产品的技术研发做出重大贡献,目前负责百度云计算的执行总监范丽,曾是谷歌总部技术职位最高的华人……

乍一看,谷歌、微软、IBM已成为“黄埔军校”。其实,每年还有数千人从宝洁、GE、联想等企业流出。这些被猎头“钟爱”的企业,往往处于行业领头羊位置,有一套严谨而复杂的人才筛选机制――90%以上的员工来自校园招聘、投入巨大的培训体系、残酷的竞争淘汰过程。

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彭令指出:“目前在中国市场,高管的流动率非常高,一般不低于50%。各行业对这群人的需求非常大。”

《福布斯》2010年向各猎头公司、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专家询问未来企业将招聘哪些人手时,专家们都一致回答:企业高层管理人才缺乏。

而在《福布斯》对亚太区最为紧缺的职业调研中,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地区总裁或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总经理职位,都高居榜位前列。

猎头公司摩根麦肯立的副董事郗庆,擅长寻找IT和工程类高端人才。在郗庆的业务中,就有为摩根士丹利上海分公司寻找合适的技术人员。后者有明确的要求――从上海著名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或者直接在GE、IBM寻找合适的人。

很多人将目光瞄准了跨国公司和海外企业,期待从这里引进外部的优秀管理人才。亚新科是中国柴油发动机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CEO平科夫斯基是来自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他找来了50个管理者,大部分来自梅赛德斯-奔驰、通用汽车、德尔福等跨国企业。

宝洁系遍布全国各行业

按照猎头行业的说法,跨国企业最容易成为“黄埔军校”,原因何在呢?让我们把目光先转向宝洁公司。

在广东,猎头界素有“发财靠宝洁”的说法――只要一年内能从宝洁成功挖走一名高级人才,这一年公司就不会亏本了。争夺宝洁人才的战争一度白热化,一家猎头公司甚至将办公室搬进了宝洁所在的写字楼。

“内部培养”是宝洁的传统,宝洁每年会招募大批优秀毕业生,经过系统的培训后赋予其“早期岗位责任”。

宝洁前任总裁白波于1991年来到中国时,曾对董事会建议制定中国市场策略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引进“世界级技术,大幅领先既有产品”;二是“跟政府发展出稳固的关系”,以成为一家中国公司;三是,致力于发展出最强势的当地组织,“从现在的管理团队开始,包括日后即将参与的中国年轻人才”。

在宝洁招聘的第一批员工中,有崔广福、郑子勤、孔雷等人。20年后,这些人分散在中国的各个行业,个个都是极具影响力的职业经理人。而在他们之后来到宝洁的年轻人,也大部分上了猎头公司的名单。

为什么宝洁的员工会受猎头青睐,原因就在于宝洁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内部提升制度。一位宝洁员工称,首先,员工初进公司时就经过了严格的选拔,综合素质得到了保证。进公司后,公司会给予他们有挑战性的工作,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得他们不断得到进步;其次,宝洁的培训体系注重管理者的领导才能,包括团队精神、策略性思维、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第三,由于内部提升体制,直线经理在职指导下属,愿意帮助下属不断提升,良好的上下属关系提高了在职培训的效率;最后,宝洁对每个员工都有职业规划。经过这一套机制,宝洁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

“他们很执着、进取,有个人的目标,勇于担当,这是宝洁人都有的共性。”亢雅军现在是丝芙兰中国区总经理,在决定去读MBA后她离开了宝洁,其时她担任上海家化副总经理。亢雅军进入上海家化后,改变了原有的薪资、奖金架构以及业绩考核模板,从而让公司能在日化行业内招募到合适的人才。

这些“毕业生”将宝洁品牌管理带入了各个行业,给其他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好工作习惯融入新公司

与宝洁一样,还有一些企业也被喻为出产高管的“黄埔军校”。比如,新浪以出各种网站的总编辑而知名;大批房地产企业直接向万科挖人才;中国手机行业将近70%的高管出自摩托罗拉;新兴的保险公司最喜欢挖平安保险的人;贝塔斯曼的很多高管进入了出版行业……

在新浪,一旦听到一个重大突发事件的传闻,编辑们就警觉起来,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是,他们不是先忙于核实消息,而是通知全部人员立即到岗。在其他人都往公司赶的时候,值班编辑立刻搭建专题框架,当所有人赶到之后,编辑们开始丰富专题内容,同时核实新闻事实。

即时反应、立刻执行,对于新浪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执行力让新浪微博从确定要做,到产品内部测试,只用了短短两周。“我们习惯在最短时间内先搭出一个框架,如果满分是十分,我们宁愿用最短的时间做出一个五分的成品,再在用户的反馈和交互中修修补补。”新浪微博产品总监林水洋说。

显然,这群新浪“毕业生”也将这种习惯带到了新公司。出于对电子商务的兴趣,2009年5月,罗林志从新浪新媒体推广助理总监的职位上离开,加入凡客诚品新成立的新媒体部门做社交媒体推广。

刚进凡客诚品的时候,罗林志发现,这家互联网公司有自己的设计师团队,大家穿得花花绿绿,非常富于个性。这让之前不爱说话的罗林志感觉十分舒服。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他必须变得更加爱说话、会说话,因为在他的岗位,和各部门的沟通必不可少。

2011年5月,凡客诚品决定签下黄晓明作为帆布鞋的代言人,拍一个广告,并且先要在社交媒体推广,而不是户外和传统媒体。从5月4日下午决定这么做,到做好全部准备工作只有短短几个小时。而执行这个决策的便是罗林志和他的团队――新浪烙印清晰可见:既然选择了这个事,就得行动,就得把事情先做出来,即便是试错,也得快。

快速执行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黄晓明版的凡客广告在微博上很快就产生了不错的影响力:8小时内转发12万次。

“毕业生”面临新挑战

然而,顶着“黄埔军校”光环的“毕业生”们,改换门庭后,几乎所有人都遇到了新的困难。

2008年底,从“宝洁”跳槽的刘颖,以腾讯战略发展部品牌总监的身份,接手了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的推广。当时财付通已经存在四年了,但是最为重要的品牌DNA,却是一片空白。刘颖需要为其设定一个产品定位、品牌概念,这

等于需要在广阔的市场空间里成功找到自己的坐标。

这是艰难的任务。在宝洁,一项市场推广计划,投入成本往往以亿元计算,除了自身的营销团队,宝洁还有丰富的第三方资源链条,有广告公司、媒体公司、公关公司在背后大力支持。但在腾讯,刘颖可以投入的资金却只是前者的一个零头,原本交与第三方公司承担的任务,也大多由公司内部消化。

刘颖决定亲自做市场调研,研究产品,拟定品牌规划,并且根据产品形态的发展优化品牌内容。她充分利用了腾讯互联网媒体的性质,来获取更多的推广资源。

这是刘颖陌生的领域。“我想,我先做起来。做起来或许才会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积累。”刘颖说。

曾在GE呆过四年的刘浩同样遇到了麻烦。跳槽到亚新科的刘浩有了一个新职务: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的总监。六西格玛作为品质管理概念,最早由摩托罗拉公司提出,在GE的实践中真正流行并发展起来。

最开始,刘浩给公司的经理层做六西格玛培训――十几家公司轮着开总经理会议,培训时间限制在两到三小时之间。经理们很快就接受了。可是,等到向一线推广六西格玛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中国工厂最基层的工人,接受不了这种洋概念――他们不信任这种方法,也不愿意改变。

刘浩决定改变对策。他不再提“六西格玛”四个字,而是告诉车间主任一所谓流程管理,就像一群人负重爬山,中间有胖子也有年老体弱的人,要想顺利爬上山,就得减轻这部分人的负担,让其他人多背一点。流程管理做得好,中间切换的时间就会缩短,效率就会提高,准时交付的几率也会增加。刘浩精心挑选了一个工位做试点,以推行他的流程。他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工人、班组长、车间主任,每天住条件很差的招待所,跟着大家一起干活,吃盒饭,并帮着车间分析连接工位与设备。几个月下来,所有的设备被重新调整了一次,客户准时交付率从60%提高到了90%,报废成本减少75%,库存降低一半,周转快了一倍。

流程管理的效果立竿见影,六西格码在工厂里得以推广。第一年,有五家工厂赚钱了;第二年,刘浩又接手了18家工厂。现在的刘浩,是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合金切削工具生产商肯纳金属天津厂的厂长。

2002年谢晓加入微软后,担任微软的专家级工程师,负责分布式系统及下一代互联网服务的研发与创新工作。他在微软中国工作了七年,有人说他是微软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专家级工程师。

离开微软创业后,谢晓才恍然大悟:美国那一套销售软件的方法在中国行不通,在中国,必须找人吃饭面对面聊才能做成生意。

有一段时间,谢晓每天都要为自己做心理按摩,鼓励自己抛去骨子里的清高。离开微软后,他开发了一款文档跟踪软件,免费下载率很高,可是,当他打算将软件转成收费模式时,行情却一落千丈。无奈,谢晓只好做起软件销售员,自产自销。结果,三个月,他没有卖出去一套。

谢晓做生意的对象,据他称,是中国最为“草根”的一群生意人。而谢晓则一直是被微软“养在深闺”的技术青年。一开始,两种不同背景的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总是不由自主地冷场。

几个月后,谢晓开始做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公司启动资金并不宽裕,谢晓只能不断地向大家解读自己的思路,展示这个行业美好的未来。他无奈地采取了“传销式”的招聘手段,曾经的同事,同事的朋友,一个接一个地被拉了进来。再过不久,投资方出现了。谢晓认为,磨练的最终,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产品――这是微软的烙印。

不计前嫌望好马回头

那些被称为“黄埔军校”的企业,当然不甘心培养出来的人就此一去不复返。“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住个骨干员工。”员工可以背叛公司,但是很难背叛他们的社会关系网,如果公司为这些骨干构筑起一个让人恋恋不合的“关系网”,那么,在他们做出离职决定时,必然会认真考虑这一因素。

两三年前,宝洁曾发现员工流失率出现增加的趋势,从之前的单位数,上升到了两位数。宝洁人力资源部发现,在宝洁任职时间为五年以内的员工离职率相对较高。由此,宝洁推测这可能跟公司扩张速度快、招的新员工比较多、直线经理年轻化有关。此外,宝洁发现员工其实对外部给予的薪酬也不甚了解,也没有全面评估他们留在宝洁的职业前景。

为此,宝洁人力资源部组织各部门高层给员工安排了相应的讲座,以便员工更好地做出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个重要决定。

今年4月,宝洁召集部分离职人员,开了一个封闭式的分享会。他们希望以这些离职人员为镜子,找到公司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积极返聘离职人员。

正因为此,离开了宝洁的员工仍然会怀念宝洁,对宝洁心存感激。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跨国公司研究项目组,曾经对很多离开宝洁的员工做过访谈。他们都提到,在宝洁的经历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后悔成为宝洁人”是他们共同的心声。这些职业经理人到了新的岗位,将从宝洁学到的各方面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这样的迂回方式,宝洁把自己的商业理念和价值观散播到整个中国商界

在美国商界,曾经被宝洁雇用过的员工会组成“宝洁校友会”。微软的史蒂夫、波音的吉姆、通用电气的伊梅尔特,都是“宝洁校友会”的成员。而在宝洁中国校友会的名单上,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商业精英――2005年出任两面针总裁的岳江,曾在宝洁担任“全球首席科学家”;李宁公司主管营销的副总裁伍贤勇,曾经供职于宝洁九年――“他们珍惜宝洁的工作经历,离开时也带上了宝洁的DNA离开。”

很多企业其实很愿意招回头好马,比如被认为是万科董事长王石“幕僚长”的冯佳,曾经三进三出万科。

有数据称,那些《财富》全球500强的企业,通过积极返聘前任员工,平均每家企业每年能节约1200万美元的成本。

在宝洁,这种再招聘的现象是被鼓励的,因为优秀员工愿意回宝洁工作,这本身对宝洁来说就是一个正面信息。

除了宝洁外,麦肯锡、GE都建立了类似校友会的机构,管理这些离职员工。摩托罗拉甚至规定,员工在辞职50天之内可申请回到原职,工龄和待遇都自动续上。

今年,万科和万达这两大地产巨头接连有高管离职,而在基金业内,亦是离职潮涌动。根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底截至今年6月中旬,已有12家基金公司的40位高管发生人事变动。这在基金业历史上实属罕见。

企业在反思高管离职潮之时,或许不能再按传统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怎样留住人才,如果单单以高薪酬或者股权激励等诱人的条件试图激励人才,竞争对手也可能付出更高的薪酬。

目前看来,对于高管离职折射出的公司治理问题,价值观的梳理和匹配已显得相当重要。胡彭令表示:“价值观是否匹配是引起冲突的一大矛盾点。因此在引入高管时不管是空降还是内部提拔,都要注意高管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以及企业文化是否匹配,而且公司的价值观要经常进行回顾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