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校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影响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校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影响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性别角色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作为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儿童性别角色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教育中的教师性别角色认识、教材文本中人物角色、学校精神环境等因素影响着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本文对性别角色教育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校教育;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影响探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4-0004-03

目前,有大量研究对性别角色概念进行了界定,表述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基本一致,所谓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一致的行为规范,随不同社会文化而有所不同[1]。性别角色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自己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标准对受教育者性别角色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2]。学校作为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儿童性别角色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性别角色发展是儿童自我意识和社会化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一旦将性别角色规范内化,就会自动按照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来认识、思考和行动,从而造成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而这种心理差异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3]。因此,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使自己愉快地进入符合社会性别规范的性别角色,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一、关于性别角色研究的发展

1. 性别角色研究的由来与发展

关于性别角色的研究始于1936年,美国心理学家Terman和Miles以性别角色来描述了社会中男性与女性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位于性别角色连续体的两个端点,并以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是对立的理论为基础,编制出确定性别角色的第一个男性化——女性化量表[4]。1964年,罗西(A.S.Rossi)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认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上男性应该具有的和传统上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1973年,康斯坦丁诺普尔(A.Constantinople)从理论层面提出了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理论,即同一个体可以同时拥有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了男性化—女性化所基于的假设[5]。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贝姆(Bem)根据这个概念,提出了与传统性别角色模式截然相反的假设:任何性别的个体都可以用心理双性来描述,即用典型的男性化特征和典型的女性化特征的平衡体或组合体进行描述。基于双性化概念,贝姆以社会赞许性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的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贝姆还通过测试证实了他的假设,其量表成为鉴定性别角色的重要量表。

2. 性别角色模式

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传统分类基本上是以人的生物意义的性别为依据的,且对男女两性存在着普遍的性别刻板印象,即认为男性具有勇敢、坚强、自信、独立等特征,而女性具有重感情、敏感、柔弱、顺从等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发现,按照传统性别角色模式培养男女两性,只会限制两性智力、个性健康的全面发展,进而可能令男性过于粗犷、勇敢而缺少平和、细腻的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性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敢、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6];从而导致他们今后在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压力化解及恋爱婚姻等方面出现不适。从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来看,现代社会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是双性化[8],即个体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兴趣爱好、能力、需要、性格等心理特征,尤其在心理品质方面具有男性和女性的长处与优点,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竞争的加剧,个体迈向成功不仅需要勇敢自信,也需要细致善良。这既是社会适应良好的标志,也是保持人际关系和谐与身心健康的需要。笔者认为,在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实现其性别角色的双性化并非取消其性别差异,而是首先让儿童认同自己的性别,悦纳自我,在充分发挥各自性别角色“优势”的基础上吸收异性的优秀品质,从而使自己兼具两性优秀心理特征,实现其性别角色特征全面化和双性化。

二、学校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的教育,对儿童的影响也是持续、系统、有意识的过程。由于学校教育具有权威性,随着个体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学校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会逐渐显现出来。

1. 教师的性别角色认知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教师的性别角色认知无疑是在学校教育中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较大影响的因素,无论对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本身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受社会传统性别角色认识的影响,教师更多地鼓励男孩要有探索、勇敢、坚强的精神,而更多地培养女孩要有乖巧、温和、文静的性格。例如,面对智力水平相同的不同性别儿童,教师往往把男孩想象成未来的科学家、企业家等具有高素质、挑战性强的形象,在教育中也是按照这类人物形象严格要求男孩,而男孩受到这样的角色期望后也容易将自己的人生定位得更高;教师对女孩态度相反,所以女孩对自己的定位也会随之降低。又如同样是哭鼻子,教师看到女孩哭就会表露出同情、温柔的一面,但看到男孩哭时就表现出一副严厉的神色,呵斥他们不像男子汉,由此无形中阻碍了男孩细腻情感的流露,可能会使男孩形成缺乏同情心、粗心等不良的心理品质。教师就是这样在无意的教育中扩大了男女儿童本已存在的心理差异。

首都师范大学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教授指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本人的性别刻板印象将直接影响其对待男女学生的态度、期望和教育方式,这也是扩大男女学生学业和心理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教师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教学内容、活动指导深刻影响着孩子人格的构建、性别角色内容的选择和认定[7]。性别角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男女儿童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而非简单地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首先要获得科学的、准确的性别角色知识,从教学实践出发,适时地给予儿童一些非定向的刺激,以减少性别刻板印象对儿童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