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胸腔引流并腔内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胸腔引流并腔内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利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胸腔引流腔内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癌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引流给药组和穿刺给药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引流给药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穿刺给药组。两者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胸腔引流并腔内注药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癌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引流给药

癌性胸腔积液是许多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表现为胸痛和严重的呼吸困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期,甚至危及生命[1],有效地控制癌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保守性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寻癌性胸腔积液的最佳治疗方法,将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胸腔引流并腔内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与常规胸腔穿刺注药相比较,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恶性肿瘤伴癌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8~71岁,平均54±16岁。所有恶性肿瘤的类型均经病理学予以证实,其中肺癌52例,乳腺癌21例,淋巴瘤7例。患者B超检查显示中量胸腔积液者28例,大量胸腔积液者52例。按随机字数表将患者分为引流给药组和穿刺给药组,每组4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癌性胸腔积液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引流注药组B超定位下确定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后行局部麻醉,将穿刺针缓缓垂直刺入胸膜腔,待胸腔积液流出后,祛除甘油三酯穿刺针侧孔封闭帽,将配套软导丝从侧孔导入,然后退出穿刺针。将中心静脉导管导丝进入胸腔15cm左右,取出软导丝,尝试抽出积液,证实管腔通畅后采用肝素帽封管,穿刺处敷贴无菌固定。头皮针穿刺入肝素帽,接一次性无菌引流袋引流胸腔积液。缓慢排出胸膜腔积液,每日量控制在2000ml以内,为避免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分2~3次排出。引流管无胸腔积液排出时复查B超,确定胸腔积液消失或将近消失时,经导管注入顺铂60mg/m2+白细胞介素-2 200万U,1周后重复用药巩固治疗1次。注药后夹管留置,嘱患者经常变化,使得药物能够均匀与胸膜接触。穿刺给药组B超定位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胸穿针缓缓垂直刺入胸腔,待有落空感后,用空针抽出胸腔积液,待无胸腔积液抽出时注药,拔出胸穿针,穿刺处覆盖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每5~7天抽水注药1次,直至无法抽出液体为止。注射药物及剂量与引流注药组相同。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Miller等制定的胸腔积液治疗标准。①显效:用药后症状明显得到缓解,2周及1个月内复查仅存在少量胸腔积液,3个月内胸腔积液量无增加;②有效:用药后症状明显得到缓解,2周及1个月内复查胸腔积液减少达1/2以上,3个月内需要重新甘油三酯治疗1次;③无效:用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2周内复查胸腔积液出现增多,需药反复抽液或再次进行治疗。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和Excel进行处理,两组疗效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进行比较。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引流给药组总有效率为87.5%,穿刺给药组为57.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未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肾毒性、心肌损害,未出现气胸、脓胸、胸膜增厚、胸痛等不良反应。引流给药组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6例,穿刺给药组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7例,两者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恶性肿瘤侵犯到胸膜时,胸腔积液产生和吸收失衡,形成大量胸腔积液。既往的治疗主要采用穿刺抽出积液的措施,待胸腔积液得到控制后再给予全身治疗。本科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胸腔引流并腔内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技术,与传统穿刺给药技术相比较,该技术具有如下优点[2]:①创伤小,操作安全、方便;②材料简单、携带方便,不影响患者、睡眠和活动,易于接受;③体内部分是细硅胶管,积液量少时也不伤及内脏,并发症少;④导管插入胸腔深度可调节,可连续缓慢地排出胸腔积液;⑤能最大限度地将胸腔积液排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