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套有浓厚物理“原味”的高考试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套有浓厚物理“原味”的高考试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评价一套优秀试卷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不唯一,笔者认为,一套好的高考试卷足以改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理念。纵观2014年辽宁省理综物理高考试卷,最鲜明的一点是:回归到物理的本源!物理高考试卷就应该具有物理本源的“原味”:追求质朴物理,突出基础知识,注重物理思想,考察思维能力。2014年辽宁高考理综物理试卷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肩负起了避免更多的人捕云驯海、谁都劳累的责任,应当是近几年高考试卷中的精品。为了详细阐述笔者的观点,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试题的构成

[题号\&题型\&考点\&分值\&难度\&14\&选择\&V―t图像问题\&6\&易\&15\&选择\&对平抛运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理解\&6\&易\&16\&选择\&运动学公式、功、动能定理的应用\&6\&中\&17\&选择\&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的应用\&6\&中\&18\&选择\&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6\&难\&19\&选择\&对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的概念的理解\&6\&易\&20\&选择\&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综合问题\&6\&难\&21\&选择\&交流电、理想变压器的应用\&6\&中\&22\&实验\&伏安法测电阻\&6\&易\&23\&实验\&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与长度的关系\&9\&难\&24\&计算\&运动和力的综合问题\&13\&中\&25\&计算\&电磁感应的综合问题\&19\&难\&33

(3-3)\&(1)\&填空\&热学基本概念\&5\&易\&(2)\&计算\&气体的实验定律\&10\&中\&34

(3-4)\&(1)\&填空\&机械振动、机械波\&5\&易\&(2)\&计算\&几何光学\&10\&中\&35

(3-5)\&(1)\&填空\&物理学史\&5\&易\&(2)\&计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0\&难\&]

二、试题特点及分析

2014年辽宁省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以下简称“物理试题”)符合2014年《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较好地体现了2014年《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题型结构稳定

对比三年来辽宁省高考的物理试题,今年的物理试题,在题量、题型结构与分值的设置上没有变化,保持了高度的稳定。“稳”字当头,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突出基础知识

今年物理试题突出体现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大部分试题中的情境都是考生非常熟悉的情境,但是在设问上都有所创新,稳中求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以选择题为例:八道选择题,粗略浏览一遍,感觉很平淡、波澜不惊,似乎是按常理出牌,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然而仔细一想,认真一做,我们立即感悟到出题者的匠心。我们说选择题小,是因为每道选择题言简意赅、情境清晰、考生对题目给予的信息不需要太费劲、就能提取、筛选、组合进而得出结果;大,是因为每一道选择题都有一个强大的背景即物理中的重点模型。例如14题是运动图像的问题,根据速度图像求位移、平均速度、判断加速度的大小,此题属于运动图像的常规问题,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问题,利用运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是一种重要方法。15题是曲线运动问题,考查了学生对平抛运动中规律、动能、重力势能的理解,也十分基础。14、15题是简单题,从16题开始,试题具有一定难度了,是分水岭。16题考查的是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功,本题需要学生对运动过程清晰分析,做到熟练求功才能正确判断,此题的重心依然是落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上。17题是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综合问题,此题选得非常好,属于这类问题的母题,是万题之源。18题虽然考查的是万有引力定律,但是试题独辟蹊径,没有像往年高考题那样考查人造地球卫星,靠吸人眼球的新材料“雷”动考生,而是考查基本原理,即万有引力、向心力、重力及三者的关系,如果考生能深刻理解这一点,此题便迎刃而解,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重要性再度凸显。19题属于电场、磁场的基本概念题。20题以磁谱仪部分构件为背景,考察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但此题未考有界,也未考电磁复合场,而是落脚到运动半径和运动周期这两个绝大多数学生都耳熟能详的二级结论上,又是回归到了基本知识上。其中因为粒子进入磁场的速度未知,对于B选项,电子和正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一定相同,并不严谨,是强干扰项。此题的每一个选项都需要学生列式进行计算,或根据左手定则进行判断,正确选项较为隐蔽,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深度与思维的周密性,这是在19题简单的基本概念题后精心设计的高门槛,试题的区分度于是便应运而生。21题是交流电、变压器问题,又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问题。

(三)试题设置新颖

以实验题为例,今年高考实验题一“静”一“动”、组合巧妙。“静”说的是22题,22题考的是“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只要学生认真做过这个实验,理解电阻测量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就应该得满分,此题属于简单题,非常常规,属于“死”的知识,无须赘述;“动”说的是23题,23题的题型貌似常见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却是一道能让人反复回味的好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科学研究的实例。首先,它是在教材研究弹簧弹力和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实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由平时的一个弹簧上升为将一个弹簧分割成多个弹簧,由常见的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上升为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其长度的关系,由常规给图像求斜率,进而求出劲度系数的数据处理方法,转化为给数据让学生自己画图,根据图像得出函数关系式,进行数据处理,体现了命题者对实验压轴题、旧题翻新设计的独到之处。其次,在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的关系的表达式时,题设条件的隐蔽性很强,考生会感觉无从下手,似乎缺少条件,如果不大胆地猜想、假设、分析、判断并建立起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果考生对于弹簧劲度系数和自由长度之间关系的规律没有任何相关知识储备的话,恐怕只能望“题”兴叹了。

(四)突出能力考查

今年物理试题加大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以计算题为例:今年高考试题的两道计算题依然是一力一电。第24题以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跳伞运动为背景,考查的是运动和力的问题,第一个问是考查自由落体运动,没有任何难度,考生们能飞快做出,迅速热身,顺畅地进入第二个问中。但这毕竟是高考考场,考生稍不留神就会出现问题,比如有的考生就会将下落至1500米,看成下落了1500米,结果会非常遗憾地与白给的6分失之交臂。第二问的亮点是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利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能力、估算能力等。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便于分析、讨论和计算,经常需要根据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在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估算,从而对实际问题作一个恰如其分的解答,因此,估算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也理应成为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多年来高考题中都有估算题的出现,而学生的解答结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仅习惯于严密的推导和准确的计算,却缺少估算这方面的题型训练和解答方法的指导,此题恰好击中了学生的软肋。25题即第二道计算题避开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选择的是电磁感应导体棒切割问题,因为这类问题除涉及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电磁感应核心内容外,还能联系电路、动力学、能量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更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两道计算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物理模型的驾驭、物理思想的深刻领会计算能力的培养、解题技巧的训练等。

在仔细解析研读之后,我们发现,物理计算题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计算题中考查学生数学能力从以往的重几何转为重代数―推导、计算能力。毋庸置疑,推导、计算能力应该是理科生的第一基本能力!所以这种“变”,“变”得其所,“变”得有理,“变”得有据,“变”得让我们重拾失落的物理本源!

(五)凸显教材素材

仅以选修部分3-4的内容为例:其中第二道题是几何光学题。本题体现高考试题向教材回归。几何光学元件选择的是最基本的两面平行的玻璃砖问题,并由教材中在水面下放光源、由于全反射而形成圆形发光面的内容改编而成,此题再次体现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三、复习备考的建议

(一)研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历年高考真题

研读这三部分内容,能够使我们明确高考对中学物理考查内容的导向作用,领会高考题的命题思路,确保大方向不错。表面上看高考对中学物理的考查内容很多,但总结一下无外乎就考查三项内容:考查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理解;考查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基本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对这三部分的分析,我们能够很容易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和命题的基本思路,有利于复习备考。

(二)狠抓双基,注重突出主干知识

高考命题虽是“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但其落脚点还是在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上,尽管考题看似千变万化,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永远不变。“双基”是分析、判断、解答问题的依据,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离开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任何有关提高学生能力的说法都是毫无意义的。

(三)加强实验复习

高考物理实验题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是多方面的,既考查了基本实验能力,又考查了专题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对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决不能局限于大纲规定的实验范围内,就实验讲实验,而应注意对这些实验的拓展翻新,注意课题研究的开展,注意通过物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要注重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常用实验方法的操作,突出实验的程序性和操作的规范性,而且要突出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误差分析方法的,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提高学生的实验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针对性训练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审题能力、将题述情境转化为物理概念、基本规律,强化答题的规范性,有针对性地加强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专题性训练,重视学科方法的总结,重视提升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注意错题的收集与反思。

(五)“选考内容”建议

在三个选考模块上,教、备3个模块负担重,教、备1个模块风险较大,除了一些特殊学校和特长学生择一而考外,大部分学校最好采用“备二选一”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