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膀胱冲洗对预防留置导尿尿路感染的可行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膀胱冲洗对预防留置导尿尿路感染的可行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对膀胱冲洗预防留置导尿尿路感染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病例105例,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同时进行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措施,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膀胱冲洗, 于留置尿管后1、3、7、14 d两组留取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在留置导尿后1、3、7、14 d尿液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冲洗不能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 膀胱冲洗;留置导尿;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护理措施, 研究表明[1], 由留置导尿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可达40%, 且尿管留置时间越长, 感染发生率越高。为了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临床采取了很多措施, 膀胱冲洗是否能降低长期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一直存在争议。2013年3月~2013年12月对本院留置导尿的老年患者进行监测分析, 探讨膀胱冲洗在预防留置导尿尿路感染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临床病例105例, 其中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潴留25例, 去大脑皮层状态26例, 截瘫9例, 中风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53例, 男45例, 女8例, 平均年龄(76±3.4)岁, 对照组52例, 男46例, 女6例, 年龄(77±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1. 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留置导尿, 导尿前进行尿培养, 结果均为阴性。两组患者留置导尿时间≥14 d, 实验组在留置导尿的基础上进行膀胱冲洗, 膀胱冲洗溶液为1:5000呋喃西林液500 ml, 1次/d。两组同时进行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措施:①正确选择导尿管: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导尿管腔内逆行感染约占20%, 病原菌多来自集尿系统和集尿袋[2]。导尿管管径越大, 引起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所以应依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导尿管。②尿管更换周期:硅胶管的更换周期与患者尿液的pH值有关, 导尿管发生堵塞有较大个体差异, 导尿管堵塞易引发泌尿系感染, 应根据尿液pH对导尿管进行更换[3]。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尿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在预防泌尿系感染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因此, 护理人员留置导尿操作过程的无菌操作观念需要加强。④操作过程的技巧:插管动作应轻柔, 避免损伤黏膜, 引发感染, 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 如插管受阻, 应请专科医师操作[4]。⑤持续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2]:导尿管引流各部分连接不良, 引流系统不密闭是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环节, 其侵入尿路的方式为逆行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以导尿管外逆行感染为主约占80%。因此, 保持一个无菌、持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是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关键。⑥集尿袋排空:及时排空集尿袋, 防止尿液的逆流, 也是防止泌尿系感染的一个重要措施。⑦尿道口消毒:尿道口每天常规消毒两次。⑧嘱患者多饮水, 每天液体入量保持在2000~2500 ml, 冲洗尿道, 预防感染。

1. 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分别于留置尿管后1、3、7、14 d留取尿标本, 于留尿当日清晨在无菌操作下留取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 细菌数>105 cfu/ml为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所采集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

2 结果

经过尿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留置导尿后1、3、7、14 d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本院采用多种方式减少留置导尿时泌尿系感染的概率, 其中对于有争议的膀胱冲洗进行了科学研究, 结果表明, 预防性的膀胱冲洗不能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且膀胱冲洗能不同程度的损伤膀胱黏膜, 也可造成化学性膀胱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 同时膀胱冲洗液的使用能够引发耐药性, 并增加新的感染菌种。

参考文献

[1] Nicolle E, Bradley S.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symptomatie Bacteriuria in Adults. Clin Infect Dis, 2005(40):643-654.

[2] 吴安华.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长沙: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教材(四十四), 2009:94-96.

[3] 刘蕾.循证思维与循证护理.护理学导论, 2010:3.

[4] 雷小玲,邹瑞芳.导尿与留置导尿医院感染的防治.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9(22):3055-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