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矫治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矫治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厌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教育内部的原因,有来自社会、家庭的原因,有来自学生本身的原因。这几方面的原因是相互联系的。笔者就教育内部的原因及学生自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矫正策略。

一、教育内部原因分析

(l)陈旧的“片追”思想。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促使育部门的一些人把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集中在层层拔“尖子”上,这样就抓了少数,放弃了多数。这就使多数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这样的定势:进了这样的学校,进了这样的班级就没有指望了。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眼看升学无望,便会自暴自弃。

(2) 课程和教材设置不合理。科目设置过多,分得过细,教材内容过多,导致每周授课节数过多,这样就使学生复习、消化、思考问题、完成作业、预习课程的内容时间相对减少,而且多数学科要求过高,超过了现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学生容易畏难而退,对学习失去兴趣。

(3) 考试制度不合理。学生在校要面临很多的考试,而许多考试必须进行大量地机械性操作练习,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竞争取胜。学生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或对考试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的行为。

(4) 教师的素质是造成厌学生的重要原因。不少教师缺乏系统的所教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的学习,有的备、讲、改、板书的基本格式也不会,谈不上艺术,更谈不上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办事。教学方法单调,讲求灌输,“填鸭式”教学,更由于把握不了重点,只好让学生苦干、蛮干,多讲多练,并一味让学生不停做练习,一遍一遍大量地布置机械重复作业,让学生整日埋首于书堆里,没有点思考时间和闲暇时间,从而造成一批厌学生。

(5) 对差生的忽视。正确的差生观(后进生),应该是“差生不差”,“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使之转化为成功的动力。遗憾的是有些教育者,认为差生是不能转化的,进而歧视差生,造成差生的自尊心受损,师生关系紧张,差生与教师对立情绪、隔阂与日俱增,轻者厌学,重者弃学。还有一部分教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只要差生不影响班级大局,持听任不管的态度,差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帮助,致使差生产生消极情绪,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毅力和动力,成为厌学生。

二、学生自身原因分析:

(1)学习方法不当造成“厌学”。

有的学生学业不良并不是因为智力低下,也不是因为懒惰,相反的,有好多学生学习起来特别认真,特别勤奋,可是事与愿违,虽然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却总是不见学习成绩的提高。其实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无计划,不会科学的利用时间。

(2)学习习惯不良造成“厌学”。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也会造成学业不良,未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小学升入初中,学习的科目一下子增加到至少7科,学生无法快速的接受如此之多的学习任务,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不知道如何听课,课后复习也不知道怎样做。尽管他也很努力,但成绩较差。这些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持久性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他们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学习没有主体意识,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形成做事拖拉、半途而废,注意力易分散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直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久而久之,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心中没有成就感,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正如美国教育家赫尔所说的:“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而这些学生将他们的成绩差,错误的归因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这种想法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中,如此恶性循环,就患上了厌学症。综上所述,造成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并非学习内容本身,而是不良的学习环境、方法、习惯和兴趣的缺乏使得孩子迷失学习方向,失去学习兴趣,心理负担重,以至出现了“厌学”的现象。

(3)因为人际关系差造成厌学

有的学生由于性格原因,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就感到在学校没有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4) 学生生活的压力原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按照达尔文的“优胜劣汰”说,一部分学生自然落伍了,但他们又不能放弃,那么他们将永远是班级的后进生。更可怕是强烈的自卑感由此而生,时间一长,这些后进生又怎能不厌学呢?而优等生因为不愿自己的松懈而让师生产生不好的看法,他们时时处处严于律己以保持现有的地位。无形之中,他(她)们背上“保优秀生”的包袱,在学习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他们那本来就很脆弱的意志是很容易受到操作的,往往一次的失利即会令他们一蹶不振,长此以往,这些优秀生会加入后进的行列,而且他们一旦厌学,其后果更严重。

三、矫治策略

(1) 必须树立正确的厌学学生观和差生观。学生的厌学行为是所有学生都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厌学生不是单纯的懒惰、贪玩或学业不良,而是有多种类型,其原因复杂多样。教师必须对此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具体的分析。同时,必须确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业,都应该愉快地度过其学校的学习生活。

(2) 早期发现,及早矫治。一般说来,学生厌学是有预兆的迟到、旷课,上课时没精打采,不与同学交往等这些就可以看作是厌学行为的最初表现。当发现有上述变化时,教师要及时采取恰当方法,进行教育。

(3) 重视个别,因材施教。一种对策和方法不可能对各类型的厌学生都适用。所以在进行指导时,必对学生的年龄、性格、厌学特征作出综合判断,依据其结果,研究适合每个学生状况的具体对策。一般说来,厌学生对学科无兴趣,但课外活动兴趣颇浓,教育者应积极培养他们参加文体、演讲、书法、绘画、劳动等多方面的兴趣,并把良好的兴趣转移到各科的学习中来。此外,学生的动机水平也受不同因素制约,有的是家长期望,有的是社会影响,有的则是师关系,宜区别对待,分别矫治。

(4) 对厌学而弃学的流失生做细致的争取工作。厌学生一旦流失,教师师应从职业道德出发,从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发,登门访问,做家长工作,说服教育学生。可向家长说明:①九年义务教育,不是你高兴不高兴的事,违法的事不能做)②要为子女的将来考虑,不能着眼暂时的利益。③要鼓励子女,克服困难,坚持到底。④如果学校工作有缺点,欢迎批评。学生一旦重返课堂,教师要做好善后事宜,如尽快让其融入班集体;各科教师、领导形成统一认识,达到指导上的共同一致;在学习生活中注意减轻其负担等。

(5) 重视开展矫治厌学行为的科学研究。事物的发展是干变万化的,厌学生的特征表现,形成原因却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工作者只要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待并不断总结、实践、提高,就能从根上矫治学生的厌学行为。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核心是学会做人(青少年教育大家谈)》,(人民日报2006、02、22第5版)

[2]农村学生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