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国“三下乡”的一面旗帜衡水三下乡:叶茂源于根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国“三下乡”的一面旗帜衡水三下乡:叶茂源于根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无论是从1998年起开展的“三扎根”工程,还是近年来创新实施的“新农民工程”,衡水三下乡工作一直以其思路新颖、机制健全、作风务实、成效突出的鲜明特点,为全国三下乡工作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村村都有“明白人”、“带头人”,几百个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围产业发展,四大教育基地培育新农民、对各种农民合作组织进行打造和帮扶……在衡水,一个庞大而有序的“三下乡”网络已然形成,并与这片土地一起共生了无限的活力。

冬日下午,汽车行驶在衡水市桃城区北苏闸村宽阔的村路间,几乎看不到几个人。马路边一栋栋民居排列有序,装满黄澄澄玉米的铁丝篓子规规矩矩地摆放在每家大门口的两边。这个村子给初来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整洁。甚至连村支部里,我们也只见到了约好等我们的安玉奚一个人。

安玉奚,48岁,是北苏闸村的村委会副主任。然而,我们赶来见他并不是因为他这个职务,而是缘于他另外一个身份――北苏闸村的“科技明白人”之一。安玉奚之所以能够在2006年被北苏闸400多户1500名村民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正是因为这个“显赫”的身份。

村村都有“明白人”

“科技明白人”,在衡水市“三扎根”工程里面,也叫“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衡水市从1998年开始,在做好“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的基础上,提出了送建结合、重在扎根的新思路,开始实施后来影响到全国的“三扎根”工程。所谓“三扎根”工程,就是在农村建立起一支不走的科技文化卫生队伍,将三下乡工作向“常下乡”、“广下乡”、“深下乡”方向引导,而不仅限于一次次或大或小的集中活动。而这支不断发展的队伍就成为了深深扎在广大乡村的庞大根系,吸收并传输着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本是北苏闸村一名普通村民的安玉奚,如今就是这庞大根系中的一个小小分支。

15年前,安玉奚还是刚刚30出头的小伙子,有着多年种菜传统的北苏闸村在政府的鼓励下开始发展温室种植。“一个棚扶持2000元的贴息贷款,”安玉奚清楚记得,他贷了2000元,又自筹了一些资金,建了两个大棚。

无疑,安玉奚赶上了好时候,随着国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三下乡”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像安玉奚这样的蔬菜种植户就成为了“三下乡”工作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

“县里经常给我们发些光盘、书籍什么的,每年组织我们去山东寿光等地参观,还会有专家来培训,指导我们蔬菜品种的改良、大棚结构的改造等等。”

安玉奚说,有了这些技术上的支撑,他们这些蔬菜种植户腰杆子硬气起来,“我们老百姓不怕吃苦受累,怕的就是忙乎一年到头了,也赚不来一个好光景儿。现在我们每个棚每年纯收入保守说也能达到三四万元。”

几年下来,安玉奚他们这批最先开始温室蔬菜种植的,都有了不错的收入,他们是受益者,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帮扶后来加入温室种植村民的“科技明白人”和“致富带头人”。1998年,北苏闸村在村子边上规划了一片地,集中进行了水电配套,大力发展温室种植,一下子,大棚的数量就由几十个发展到了现在的400多个。安玉奚比以往更加忙碌了,除了自己的6个棚外,他还要帮助指导其他的农户。按照“三扎根”工程中的思路和部署,每个“科技明白人”都有固定的帮扶联系户。

在村子的边上,我们看到了一大片新建的第五代大棚,才明白为什么村子里那么安静,原来人们都在这里忙乎着。谁见到安玉奚都会打招呼,有的会拽住他问点比如农药的浓度配比等小问题。看得出来,他在村里子确实是很受欢迎的人。

在衡水,通过“三扎根”工程在全市的蓬勃开展,每个村不仅有了像安玉奚这样的“科技明白人”,还有“法律明白人”、“农村文化人”。1998年以来,衡水市与国内150多所大中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联系,对衡水市的农民骨干进行大规模的培训活动,并邀请专家对农民骨干进行手把手的传教。如今,在衡水,已经培养出了活跃在各个村庄的50多万名农民骨干,他们就是“三下乡”工作庞大根系中那些最深最末端的部分,虽然细微,却与这片土地共生了无限的活力。

示范基地的作用

衡水的“三扎根”工程就像一个繁杂而有序的网络,50多万农村骨干是活跃在全市4994个乡村里一条条流动的线,他们头脑灵活,勇于尝试和创新,深深扎根于生养他们的土地,吸收并传播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而全市486个示范基地则是镶嵌在这个网络中的一颗颗火种,它们以强大的科技和系统的管理为支撑,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同时点亮了周围的十里八乡。

我们用了一上午时间参观的衡水市桃城区邓庄农业示范园区,建于1998年6月,占地500亩。衡水市三下乡办公室副主任张秋根给我们介绍,这个园区建设采用的是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由邓庄乡政府投资,乡里的一个副乡长是这个园区的总经理;日常生产由农民投资;还有部分是企业投资,比如2001年京华集团投资500万元,建成了一栋占地5000平方米的全智能连栋温室;其余则来源于多渠道招商引资和项目投资。

园区统一租用农民的土地,在搞好温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后,再分包给农民经营。杨世勇就是其中一个,这个刚刚31岁的小伙子,是邓家庄乡张泡村的农民,5年前,开始在园区里承包大棚,一个大棚一年交2000元的承包费,第一年就收入上万。年轻人胆子大,尝到了甜头的杨世勇抓住机会,一口气承包了11个大棚,成为了园区里承包大棚最多的农民。

园区采用统分结合的经营机制。对农户实行“六统一分”的服务模式,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经营。用杨世勇的话说,在园区里干,心里特别踏实,什么都有人管,从品种选择到销售,都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在技术指导方面,有固定坐班的3个技术员,都是中国农大和河北农大科班出身,随叫随到,免费指导。另外,园区经常举行技术培训,根据不同的季节设置不同的培训主题。还有《邓庄蔬菜》小报每天发到园区农户的手中。如此强大的技术支持不单让杨世勇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几年下来,他也被培养成为了当地很有名的“土专家”。

其实,在这里承包大棚的农民,现在都成为了这样的“土专家”,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多出去打工的都回来种菜了。就拿杨世勇来说,他一个人就带动了他所在的张泡村,还有相邻的东卫、西卫村三个村子一百多个大棚的建设。“土专家”一点都不“土”,交谈过程中,杨世勇随口说的什么“立体栽培”啊、“等离子处理”啊等等,显得非常专业。

园区的负责人告诉我们,示范园区有以下几大功能:一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基地;二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应用基地;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基地;四是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五是对外开放和深化农村改革的样板基地。

在一个示范棚里,毕业于河北农大的技术员梁焕琴指着手边的樱桃西红柿架子让我们看,标着“未处理”字样的那垅西红柿秧苗明显比标有“处理”的矮许多,颜色也看起来没有那么丰盈。原来,这是评比试验,“未处理”那垅的种子是没有经过等离子处理的。等离子处理是一项新技术,目前已经经过验证,正在园区内进行推广。下一步,将更多地推广给周围乡村的农户。

梁焕琴告诉我们,像这样的示范棚在园区里一共有11个。她们3个技术员除了帮助园区和周围农户解决种菜过程中的问题外,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这些示范棚里,新技术的评比、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哪种肥料好、是否对土壤有无板结现象等等。几年来,园区共先后引进了美国、以色列、荷兰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蔬菜、花卉、林木品种200多个进行试验、示范,其中樱桃西红柿、美引长茄、五彩椒等40多个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引进推广了生物防治、膜下滴灌、补光灯等38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在园区的综合楼里,除了蔬菜检测中心、图书阅览室、技术人才培训室等,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办公室,叫蔬菜门诊。原来,这是园区专门为解决周围菜农生产种植中的技术问题而设置的,8个技术人员轮流坐诊或实地出诊,还定期邀请国家蔬菜研究中心、北京农林科学院、河北农大的专家前来会诊。同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开通了“2165177”门诊热线。在“病历本”上,我们看到,来“就诊”的除了本地菜农,还有临近地市的菜农,每个咨询都被技术人员详实记录,并电话回访。

十几年来,邓庄农业示范园区带动了全区及周边市县蔬菜的发展,仅桃城区内就带动2万多农户,蔬菜面积扩大到2万多亩,新增日光温室4000多个,邓庄乡樱桃西红柿日光温室达2000多个,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特种西红柿生产基地。带动了周边菜农收入的提高,温室每亩年效益平均3万元,累计实现农民增收超过l亿元。而且,园区也实现了自身发展,园区蔬菜注册了“恒星”牌商标,“恒星”牌系列无公害蔬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名优农产品称号,产品销往日本、俄罗斯和国内15个城市。

除了蔬菜,邓庄农业示范园区还有肉奶牛和速生林这两大主导产业,未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设施的进一步改善、服务范围的逐步扩大,园区将建成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试验、示范、推广、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区,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在衡水,像邓庄这样的“三下乡”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大大小小共有486个。星星之火尚且可以燎原,可以想象,486个示范基地的火种散落在衡水大地上,正在发挥着多么巨大的能量。

新农民工程

在衡水的“三扎根”工程中,除了科技扎根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网络外,文化扎根、卫生扎根也都有各自明确的制度和特色,短短几年的努力,“一支不走的文化、卫生、科技队伍”开始活跃于广阔的原野乡村,

2005年,等14部委在衡水联合召开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10周年工作座谈会,衡水的“三扎根”工程以其思路新颖、机制健全、成效突出的鲜明特点得到了一致好评,衡水经验也开始被全国学习。

2006年,省委下发了《专业技术人员“进万村兴百业”活动的实施意见》,有着“三下乡”“三扎根”工作中专业技术人员进村、驻村服务等众多经验的衡水,发挥优势,创新实施了“包点共建、兴业富民”活动,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既要常下乡,更要集中精力,包点支持,服务共建。结合村庄生产特点和种植习惯,全力打造“一村一品”。

从农村实际看,只有提高农民素质、打造新型农民,才是“兴业富民”的根本所在,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和核心。于是,2007年4月份,衡水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新农民工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衡发[2007]8号),提出在全市大力实施“新农民工程”。随着“新农民工程”在衡水大地蓬勃开展,衡水的“三下乡”“三扎根”工作被推向了深入。

2007年以来,衡水着力打造培育新农民的四大教育基地:一是“新农村新农民”示范村辐射基地。全市重点扶持建设了650个县级以上“新农村新农民”示范村,重点完善了“村民中心”、农民夜校、培训学校、广播室、图书室等基层农民教育阵地。二是“新农民培训基地”。整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县职教中心、乡镇成人学校、民营职业学校、乡镇企业等教育资源,建设了有较大规模的“新农民培训基地”475个。三是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积极利用和充分发挥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科技园区、农村专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建设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基地503个,并通过公司企业+农户、行业协会+农户、农民专业组织+农户、科技园区+农户、基地+农户、专业技术人员+农户等模式,走基地带骨干、骨干带农户、农户带农民的路子,使农民教育、农民培训工作通过更加有效的组织,实现了农民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四是农村信息传播基地。启动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电视台开办了“三农大课堂”、“乡村大视野”等专题栏目,通过电视进行信息传播。

从2007年10月开始,衡水市从市县直部门集中抽调近万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村,累计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活动2万余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300万份,直接培训农民群众逾百万人次,重点推广了适宜衡水实际的小麦玉米“两晚”、节水抗旱和咸淡混浇技术、果品增效、测土配方施肥、奶牛养殖、斯格猪推广等六大农业实用技术,大力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促进了一村一品、兴业富民目标的实现,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厚实基础。

可以说,“新农民工程”正在切实有效地改变着千千万万户农民。全市农村崇尚科学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讲和谐团结的多了,闹矛盾纠纷的少了;学科技、学文化的多了,游手好闲、赌博斗殴的少了;劳动致富的多了,违法经营的少了。更多的农民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生产生活,尝到了“科技的甜头”和“文明的果实”。

2009年,为进一步深化 “新农民工程”建设和“三下乡”、“三扎根”工作,衡水从家庭“细胞”抓起,强力推进“一院(生态庭院)两户(文化中心户和科技示范户)三星(学习之星、孝德之星、公益之星)”主题创建活动,推进新农民的培育。截至年底,1005个生态庭院, 2100个“两户”家庭,近万名农民骨干脱颖而出。同时,以新农村新农民示范村建设为龙头,建成了各级文明生态示范村和新农村新农民示范村870个。

2009年8月初,衡水对全市农民专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总结,确定了54个重点支持的示范农民组织,组织了100多名市县科技专家深入基层,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和农村资源优势,为这些农村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问诊把脉”,制定发展规划。2010年,衡水启动“农民合作组织三年帮扶支持计划”,争取利用三年的时间,努力打造一批真正有影响力、带动力的合作组织,形成专业技术人员联系群众、服务农民的桥梁,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