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肝癌的CT诊断特点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肝癌的CT诊断特点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CT诊断肝癌的基本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灌注扫描,观察分析CT诊断结果,并且对比观察原发性肝癌病灶区血容量(BV)、开始时间(TTS)、灌注流量(BF)、达到峰值的时间(TTP)等参数值。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检查出5例弥漫型肝癌患者(8.3%),20例结节型肝癌患者(33.3%),35例巨块型肝癌患者(58.3%);原发性肝癌病灶BV与正常肝组织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TTS、TTP指标较正常组织均明显偏低(P

关键词:肝癌;CT诊断;特点;临床分析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组织器官,不仅存在非常独特的双重供血循环系统,同时门静脉系统以及动脉系统相互融通,因此肝脏内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相当复杂[1]。肝癌是目前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全国各地肝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2]。早期肝癌患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因此早期诊断肝癌的难度较大,通常临床都是在肝癌患者中晚期才得以确诊,此时已经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临床护理难度较大,且临床疗效难以令人满意,极易导致患者死亡[3]。及早诊断,及早采取有效、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CT诊断水平日益提高,由于其创伤小、不受结构重叠影响、较高的密度分辨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肝癌诊断中[4]。为进一步提高肝癌诊断水平,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行CT灌注成像扫描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纳差、肝区不适、上腹胀痛、消瘦、食欲下降、黄疸等临床症状,同时在右上腹可触及肿块,其中部分患者曾患有肝硬化、肝炎、酗酒等既往病史。60例患者均经肝穿以及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确诊。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22~71岁,平均(48.6±6.5)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CT灌注扫描,本次CT扫描检查仪器采用的型号为东软Neu Viz Dual螺旋CT。在进行CT灌注扫描当天,应要求患者禁食,采取常规的碘过敏试验,在进行CT平扫前30min应给予750ml浓度为1%的泛影葡胺口服,同时应给予清水500ml口服,使患者的胃部以及十二指肠得到充分充盈。检查时,应指导患者平卧,尽可能使门静脉血流变化不会受到影响,在扫描过程中,应嘱咐患者尽可能维持平静的呼吸,减少腹部运动,确保CT平扫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待患者具体的病灶确定后,应通过PCT 程序确定最大的病灶层面作为CT灌注扫描层面进行增强扫描,主要是将50ml造影剂经右肘静脉注入,控制注射速度维持为5~7ml/s,待8s后再开始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设置CT扫描条件:电流:100mA ,电压120Kv,层厚7.2mm,总共扫描层数为4层。本次CT灌注扫描主要实施的是多层同层动态扫描模式,扫描时间50s左右,共采集100 层图像。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7.5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2结果

2.1本组患者CT诊断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检查出5例弥漫型肝癌患者(8.3%),20例结节型肝癌患者(33.3%),35例巨块型肝癌患者(58.3%)。35例巨块型肝癌患者中包括1例尾叶巨块型肝癌患者,4例肝左叶巨块型肝癌患者,其余30例均为肝右叶巨块型肝癌患者。见表1。

2.2各种肝癌CT表现特点。通过CT增强扫描主要可观察到环状、结节状以及不均匀强化肝癌病灶,而巨块型病灶中央坏死并没有观察到强化现象。CT检查下也没有观察到病灶有出血症状,或者病灶钙化现象。

2.3原发性肝癌病灶和正常肝组织灌注参数对比 原发性肝癌病灶BV与正常肝组织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TTS、TTP指标较正常组织均明显偏低(P

3讨论

CT灌注成像主要是通过给予对比剂注入静脉团中,选取同一个区域进行重复、快速CT扫描得到相应的扫描图像,然后利用各种不同的数学模型将彩色函数图以及相应的灌注参数计算出来,对组织的通透性以及灌注量进行评价[5]。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肝癌患者CT 灌注参数的变化来了解、掌握肿瘤的血供情况。经本组研究显示,巨块型肝癌尤其是肝右叶巨块型肝癌最为常见,占到50%,与周克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通常巨块型肝癌主要是由于癌结节膨胀生长而产生,或者是因融合邻近癌结节形成。CT灌注成像扫描的分辨率较高,且并不会受到结构重叠的影响,因此可清晰、明确的观察到异常的肝脏形态轮廓,鉴别正常肝组织与肝癌病灶组织之间的差异[6]。结节型肝癌也比较常见,占到33.3%,一般情况下,若肝癌结节出现良好的等密度分化,且合并有脂肪肝变,会降低肝组织密度,肝癌病灶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CT扫描检出率相对较低。而弥漫型肝癌患者较少,占到8.3%,患者主要表现为较为广泛的侵犯,几乎已经遍布肝的全部范围或大部分范围,很多剩余正常肝组织,很难和正常肝组织进行对比分析,检出率较低。但是CT扫描可通过增强扫描提高对一些等密度肝细胞分化以及一些密度较低病变的检出率,提高临床确诊率,减少误诊、漏诊[7]。

同时,本组显示原发性肝癌病灶BV与正常肝组织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TTS、TTP指标较正常组织均明显偏低(P

综上所述,CT灌注成像可为临床诊断肿瘤的生长、转移,鉴别肿瘤良恶性以及恶性病变严重程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早期诊断肝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可国,沈静娴,赵志清,等. 螺旋CT 双期动态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2,13 ( 4) :207.

[2]李成相. 57 例小肝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 三期增强扫描诊断探讨[J]. 中国医疗前沿,2012,3(6) : 103.

[3]梁文,唐海亮,全显跃,等. 64 层螺旋CT 全肝灌注模式成像在肝细胞癌中的初步应用[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3( 5) : 707.

[4]吴孟超,丛文铭,张晓华,等. 1000 例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研究[J]. 肿瘤防治研究,2012,20( 3) : 137.

[5]文利,丁仕义,牟伟,等. 肝细胞癌CT 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39 ( 3) :280.

[6]周克, 李彦豪, 何晓峰, 等.原发性肝癌动静脉痰造影分析及介人性治疗[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27 (5) : 298 一3 0 0.

[7]王文平, 徐智章.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CT 和核素扫描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 2 5( 增刊)2 6 ~ 29.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