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钻孔灌注桩系地下隐蔽工程,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而且控制难度较大,若忽视就可能产生质量问题和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本文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护筒冒水、孔壁坍陷、缩孔、钢筋笼上浮等常见问题,从成因入手,阐述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指导实践。

关键词:孔壁 缩孔 钻孔 钢筋笼 断桩

中图分类号: U443.1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钻孔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1.1 护筒冒水

护筒外壁冒水,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沉,护筒倾斜和移位,造成钻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造成原因有: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或护筒水位差太大,或钻头起落时碰撞。

处理措施有:在埋筒时,坑地与四周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1.0~1.5m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发现护筒冒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

1.2 孔壁坍陷

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主要原因有:泥浆稠度小,护壁效果差,出现漏水;或护筒埋置较浅,周围封堵不密实而出现漏水;或护筒底部土层厚度不足,护筒底部出现漏水,造成泥浆水头高度不足,对孔壁压力小;泥浆相对密度过小,水头对孔壁的压力较小;在松软的砂层中进尺过快,泥浆护壁形成较慢,孔壁渗水;钻进时中途停钻时间较长,孔内水头未能保持在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线以上2.0m,降低了水头对孔壁的压力。

处理措施有: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成孔后,待灌时间一般不应大于3小时,并控制混凝土的灌注时间,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1.3 缩孔

当使用探孔器检查成孔时,探孔器下放到某一部位时受阻,无法顺利检查到孔底。钻孔某一部位的直径小于设计要求,或从某一部位开始,孔径逐渐缩小。主要原因有:地质构造中含有软弱层,在钻孔通过该层中,软弱层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向孔内挤压形成缩孔;地质构造中塑性土层,遇水膨胀,形成缩孔;钻头磨损过快,未及时补焊,从而形成缩孔。

处理措施有: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或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在钻进或起钻时起到扫孔作用。如出现缩孔,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1.4 钻孔偏斜成孔后桩孔出现较大垂直偏差或弯曲。造成原因有:钻机未处于水平位置,或施工场地未整平及压实,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水上钻孔平台基底座不稳固、未处于水平状态,在钻孔过程中,钻机架发生不均匀变形;钻杆弯曲,接头松动,致使钻头晃动范围较大。在旧建筑物附近钻孔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

处理措施:先将场地夯实平整,轨道枕木宜均匀着地;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与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cm。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采用自重大、钻杆刚度大的钻机。进入不均匀地层、斜状岩层或碰到孤石时,钻速要打慢档。另外安装导正装置也是防止孔斜的简单有效的方法。钻孔偏斜时,可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钻几次,以便削去硬土,如纠正无效,应于孔中局部回填粘土至偏孔处0.5m以上,重新钻进。

2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2.1 堵管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无法继续进行的现象。造成原因:灌注过程中因灌注时间过长,表面混凝土已初凝;导管内进入异物,导致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过久,或因混凝土离析而发生堵管;塌落度过小,流动性差,或夹杂大块石头砖块等异物。

处理措施:(1)堵管后视具体情况,若首批混凝土已初凝,将导管拔出,用吸泥机将孔内表层混凝土和泥浆、渣土等吸出,重新下导管灌注。但灌注结束后,这根桩宜作断桩再予以补强。(2)若孔内混泥土尚未初凝,且流动性很好,迅速将导管连同堵塞物拔起,重新下导管配重压入已灌注混凝土内2m,用潜水泵将导管内泥浆抽出,然后继续灌注;另一种是重新下导管二次拔球重新灌注,做法是导管插入原混凝土面以下50cm,料斗内放入足够的首批混凝土量进行二次拔球灌注,当混凝土灌入足以置换完导管内泥浆时,配重再把导管压入原混凝土内1m左右。后续正常灌注,为保证桩头混凝土质量需超灌2m以上。

2.2 钢筋笼上浮

在灌注砼地钢筋笼上浮;在提升导管时,钢筋笼上浮。主要原因有:当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底部时灌注速度过快,砼将钢筋笼托起;或提升导管速度过快,带动砼上升,导致钢筋笼上浮;在提升导管时,导管挂在钢筋笼上,钢筋笼随同导管一同上升。

处理措施有:(1)当所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时,要适当放慢砼的灌注速度,待导管底口提高至钢筋笼内至少2m以上时方可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2)在安放导管时,应使导管的中心与钻孔中心尽量重合,导管接头处应做好防挂措施,以防止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造成钢筋笼上浮。(3)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4)发现钢筋笼有上浮迹象时,可适当加压,以防止继续上浮。

2.3 断桩

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冲洗液等疏松体及泥土填充形成间断桩。造成原因:砼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较小,在砼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砼初凝前未能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时,从而形成断桩;由于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致使首批灌注的砼不能埋住导管,从而形成断桩;在导管提拔时,由于测量或计算错误,或盲目提拔导管使导管提拔过量,从而使导管底口拔出砼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层或泥浆与砼的混合层中,形成断桩;在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砼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砼灌注中断,形成断桩;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导管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处理措施:成孔后,必须认真清孔,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冲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要求。在地下水活动较大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帮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应根据首次混凝土灌入量的多少而定,严防断裂。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

综上所述,施工中遇到各种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施工人员应有高度责任感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桩基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及时预防和发现问题,根据施工现场发生实际情况,迅速、灵活、果断处理,以保证桩基施工质量,有效避免出现效益损失。

参考文献:

[1] 刘德福.浅谈钻孔灌注桩桥梁的施工质量控制.民营科技.2011(12)

[2] 许宝忠.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控制和处理方法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

[3] 王丽菲.钻孔灌注桩基事故的分析与处理.华章.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