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奂生形象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奂生形象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晓声作品《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形象,历来各种教科书定位成一个满足温饱后,渴望获得尊重的勤劳质朴而自私的农民,其实但这样说是很不够的,与许多典型的文学形象一样,他们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地将其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从而使其血肉丰满,具有生命力的鲜活形象。也就是说人物形象要能具体体现他所生活的这个群体(民族)的灵魂。陈焕生之所以为读者喜欢,或者说《陈奂生上城》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立足,除其所具有的社会历史意义外,重要的是再一次于文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这占据大多数的农民几千年来,却始终处于社会底层,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是推送历史前进的力量。其实,中国历史每前进一步,都是农民抗争的结果,在历次与统治者的斗争中,闪烁着中华民族灵魂的光辉:那就是不屈抗争,努力做一个“人”。

陈奂生这位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刚刚摆脱经济上的束缚,以前被称为 “漏斗户主”,改革开放后凭着自己的努力,甩掉了别人给他戴上的带有侮辱、歧视性的“帽子”:“屯里有米,橱里有衣”,“自己觉得总算像家人了”。应该说这是像陈奂生这样的千千万万的农民长久一拉床追求与向往,陈奂生努力了,并且也做到了。因此觉得自己是个“人”的陈奂生当然很高兴,所以,他上城时心情轻松愉快的,作者一开头就以富于调侃的笔调来表现这种心情,并交代这是因为“肚里吃得饱,身上穿的新,”。然而陈奂生是不是就觉得满足了呢?不是,他又有了更高的追求。“讲话”是陈奂生的短处,“别人说东道西,东拉西扯,他非常羡慕”。其实不为别的,只为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人”的陈奂生因为不善于说,别人还是看不起他,其作为人的资格仍然未获得认可,所以他必然为此而战,而作为中国的传统农民,长期被禁锢在土地上,造成其见识短浅,知识面狭窄等特点,陈奂生当然也不例外,可是他特别想说,就为争做那做“人”的尊严!“陆飞龙最狠”则道出他心中最强烈的愿望:“要是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历过的事情,将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了”。可见陈奂生并非是很容易被击垮的人。但作为农民的陈奂生不可能一下子改变这种局面,只在“无关大局”的前提下“让自己存个希望”,这正是中国农民最可贵的地方。唯物主义认为,人只有满足了物质生活之后,才有可能进行精神活动,陈奂生刚满足温饱,若丢开“大局(春种秋收,除草中更,柴米油盐)”去实现其梦想显然是不现实的,他还须为自己的生存而战,然而一次上城的“不凡”经历无意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其实中国农民这种不懈抗争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之魂,回想一下,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正是为改变自己不被当作“人”的奴隶地位而发出的怒吼。陈胜、吴广如此,张角,黄巢,王小波、李顺,李自成,洪秀全等农民何尝不是如此?不仅如此,正是他们的斗争,推动了中华民族向前缓慢前进,而且他们从自己的需要(获得做人的尊严)出发提出了许多天才的思想,从“王侯奸相宁有种乎”到“均贫富,等贵贱”,再到“太平天国”,这些农民以其粗犷、浑厚的嗓音,向统治阶级喊出“要做人”的强烈愿望。

鲁迅先生将中国人的命运概括为两个时代: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农民的斗争史,他们无时无刻都在争做“人”,每逢乱世,他们以极端的方式进行血与火的抗争;每逢治世,他们多以勤劳来获取经济上的收入,并试图以此表现自身的价值。阿Q也好,祥林嫂也好,他们一生都以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存在,可是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强大将他们的表现淹没在自己的大海之中,所以他们成了多余的人。而他们的抗争又是那么的软弱,甚至可笑,但他们在抗争!陈奂生在农村经济改革之前是“漏斗户主”,没人把他当“人”看,包产到户后,经过勤劳,经济上满足了温饱,自己实现做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所以他高兴、愉快。然而人们对他仍然不屑一顾,原因就在于他不会“说话”,或没有奇特的经历。可见,陈奂生的作为“人”的存在还未能完全得以实现,他当然得努力,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表现。“全大队的干部、社员,有谁坐过吴书记的汽车?有谁住过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旅社?”不用说,只有我陈奂生!既然有这一特别经历,那就得让大家知道啊!当然我们常将阿Q同陈奂生的这一表现连起来,认为是受了精神胜利法的影响,然否?然也,亦不然也,因这一表现旨在向人们宣告,世上有我陈奂生或阿Q存在!我不是多余的人!从而让人们承认他,尊重他,获得做“人”的尊严!

鲁迅为我们留下了阿Q、祥林嫂、闰土等著名的文学形象,在他们身上体现中华民族的不屈的抗争精神,高晓生笔下的陈奂生同样如此,因此,陈奂生形象也会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熠熠闪光。说到此,我想到了梁实秋的话,文学应该写“永久不变的人性”,虽然这一观点在阶级斗争异常尖锐的年代被鲁迅先生严厉批判,但不可否认,这是正确的。试想,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有哪一部不表现其民族性?而民族性的根基是在于人性,只是都以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使人性表现出来罢了,人都有表现自己存在的方式和愿望,阿Q画“O”,祥林嫂对鬼神的质问,闰土的勤劳与祈求,陈奂生向别人说自己的奇特经历,都是表示自己存在的方式。

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那么自古以农为本的中国之历史则是由农民创造,以前的我们就不必说了,而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伟大壮举就是由农民开始发起的!而且是在安徽凤阳、四川广汉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地方的农民发起的!此后,经过党的因势利导,就使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此像陈奂生这样的农民,在其勤劳、朴实、坚韧的抗争中,却拥有质朴而伟大的思想,从而有着伟大的创造力。而这种伟大创造力,是他们在面对饥饿威胁中渴望做人,努力抗争的结果。

因此,陈奂生等形象,代表的实际上是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一精神使得中华民族以顽强的生命立于世界之东方,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连绵千年万年,而且将持续发展,走向无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