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经CT或MRI检查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6例,盘内注入浓度为(65~75) μg/mL臭氧10~15 mL,盘外(椎间孔)注入浓度为(40~60) μg/mL臭氧5~10 mL。 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8.08±7.31)个月,按照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分级:优108例,良32例,可16例,差10例,总有效率94%,优良率84.3%,术后无一例并发症,JOA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20.56,P < 0.01)。 结论 CT引导下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关键词] 臭氧;腰椎间盘突出症;CT引导

[中图分类号] R68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2-010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是腰腿痛常见及重要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2008年11月26日~2010年9月23日,我院应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内外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6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6例患者,男93例,女73例,年龄24~75岁,平均45岁,病程6个月~30年不等。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患侧腰背痛及下肢麻疼,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根据CT或MRI的影像表现分为膨出、突出两种类型,病变主要分布在腰3~5及腰5~骶1椎间盘,其中膨出40例,中央型突出80例,旁中央型突出46例。

1.2 仪器

医用臭氧发射器为德国赫曼治疗仪。穿刺机型:GE Brightspeed CT。

1.3 治疗方法

常规术前CT机房、操作间紫外线空气消毒30 min以上。患者一般取俯卧位(髂骨翼过高可选用侧卧位),常规扫描病变间隙3层,选择突出最明显的层面为穿刺层面用龙胆紫画线标记。通过CT定位系统选择穿刺点,并测量穿刺角度和深度。常规铺巾消毒,利多卡因5 mL局麻。选择侧后方“安全三角区”穿刺进入椎间盘内,对于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侧后方穿刺困难者,可选择后方途径穿刺。盘内注入浓度为(65~75) μg/mL臭氧10~15 mL,盘外(椎间孔)注入浓度为(40~60) μg/mL臭氧5~10 mL。仰卧休息4~6 h后带腰围下床活动,静脉滴注抗生素3 d预防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临床效果评价中JOA评分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气体在椎间盘弥散情况及分型

Ⅰ型:偏心型或局限分布,占15.0%;Ⅱ型:中央囊状或不规则线带状分布,占12.1%;Ⅲ型:中央或周围散在零星状分布,占19.5%;Ⅳ型:边缘裂隙状分布,11.4%;Ⅴ型:弥漫裂隙,点片状或融冰状分布,占42.0%。V型明显多于其他类型。

2.2 临床疗效

166例随访时间为6~24个月。依据Macnab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156例,总有效率94%,优良率84.3%,临床效果评价采用JOA标准[2],满分29分。本组臭氧治疗疗效可能与患者突出程度、气体在盘内分布情况、随访时间及患者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

2.3 手术前后JOA评分

随访(18.08±7.31)个月,术前JOA评分(14.16±3.39)分,术后(23.06±3.73)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20.56,P < 0.01)。

2.4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椎间盘感染及脊髓、神经根、大血管及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14~25 d。166例患者230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穿刺,穿刺成功率10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常规保守治疗和手术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其机制与臭氧的氧化、抗炎和镇痛等作用和抑制免疫反应密切相关[3,4]。

根据术前CT和MRI图像初步制定穿刺部位和途径,大部分情况下通过CT后外侧穿刺途径可以使穿刺针位于髓核腔内。对于髂骨翼过高致腰5~骶1穿刺困难,实行后路穿刺。由于CT穿刺技术具有辐射剂量小和快速实时成像优势,能够及时修正穿刺路径和调节针尖位置,使针尖达到盘内髓核腔和突出物中央理想的注射位置,在注射臭氧的同时可以观察臭氧在椎间盘内的弥散情况和分布形态。臭氧分布状态与纤维环退变、有无裂隙、破裂以及臭氧的浓度、剂量等有关,在盘内的弥散分为裂隙状、髓核腔内聚积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溢出盘外。若臭氧分布不佳,还可通过联合穿刺即后路与后外侧同时联合穿刺,可达到臭氧最佳弥散效果[5]。

本研究发现疗效与臭氧在椎间盘分布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其中V型分布优于其他类型的分布方式(图1),与气体和髓核充分接触有密切关系。臭氧在盘内呈局限性分布时气体与髓核接触有限,疗效差。臭氧呈弥散分布时,即使大量外溢疗效依旧很好。另外突出物内有臭氧分布的疗效明显优于突出物内没有臭氧分布的病例[6]。通过我科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CT引导下行病变椎间盘内、椎旁注射臭氧治疗,经过6~24个月随访,效果满意。此方法操作方便,可以重复多次进行,对病人创伤小而且医疗成本低。CT扫描显示盘内氧化良好,患侧椎旁及腰大肌间隙臭氧留存患者治疗效果好。在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及有无椎管狭窄的病人疗效较差[7]。

总之,CT引导下臭氧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新技术,是保守疗法效果不好又不愿手术患者的最佳选择,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Macnab I. Negativen disc exploration,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nerve-root involvement in sixty-eight patients[J]. Bone Joint Surg Am,1971,53(5):891-903.

[2]Nakano N,Nakano T,Nakano K. Long term results of anterior extra peritoneal lumbar discectomy[J]. Acta Orthop Belg,1987,53:290-292.

[3]Bocci V. Ossigeno-ozono therapia[M]. Milan:Casa Editrice Ambrosiana,2000:267-273.

[4]邓治强,朱亮旭,李洵,等.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J]. 四川医学,2010,5(31):680-682.

[5]吴战坡,高凤梅,魏国勇,等. CT导向下医疗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7,4:292-293.

[6]肖越勇,孟晓东,李继亮,等. 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5,2(4):245-248.

[7]彭勇,张劲松,张江峰,等. CT引导下经皮椎间盘臭氧治疗术在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2):234-236.

(收稿日期:201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