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声屏漫议 第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声屏漫议 第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膨大剂西瓜”的教训

程茂苏

“膨大剂西瓜”致四川攀枝花等地西瓜滞销。在北京,以西瓜为主导特色产业的大兴区庞各庄镇,大棚西瓜上市时间不长,但“膨大剂”对销售的影响已初现端倪。(5月24日《新京报》)

搅得人心惶惶的“膨大剂西瓜”事件开始产生不良影响了,各地西瓜滞销的消息不时传来。今年的西瓜销售凶多吉少,瓜农盼望西瓜卖一个好价钱的愿望恐怕要落空了。回头来看,这件事的起因是媒体报道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的瓜农刘明锁47亩西瓜爆炸引起的。由于老刘的西瓜使用了“膨大剂”,当时,记者根据老刘的一面之词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就认定老刘西瓜爆炸是“膨大剂”造成的,并介绍说,“膨大剂”会危害人体的神经系统,能造成儿童脑炎、发育不良、痴呆等。

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让大家对“膨大剂”的危害深信不疑。后来,有媒体采访权威专家,才知道,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膨大剂”会危害人体健康。老刘的西瓜之所以会裂开,是老刘使用“膨大剂”的时间和剂量都有问题。可惜,为时晚矣,“膨大剂有害”的观念已先入为主、深入人心。

今年西瓜滞销给我们新闻报道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记者要报道各类新闻,有许多专业知识是记者不具备的。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只凭主观想象就下结论,而应请教有关专家,把问题弄清楚了再报道。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新闻,更要慎之又慎。再者,这位记者也没有深入调查。老刘的西瓜裂开是普遍现象还是个案?其实只要多走访几个地方的瓜农,对比一下不同时间使用不同剂量“膨大剂”产生的不同后果,情况就会很清楚。

这次西瓜“膨大剂”产生的影响之所以这么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种媒体的竞相转载。转载其实没有问题,但遇到敏感话题时,媒体在转载前必须先了解真实的情况,同时表明自己的观点,进行正确的引导。

革命戏娱乐化,谁该负责

刘鹏

近日,广电总局下发通知,批评一部分革命戏的娱乐化倾向。称个别剧目在表现抗战和对敌斗争等内容时,脱离历史真实和生活实际,没有边际地胡编乱造,将严肃的抗战和对敌斗争娱乐化。(6月7日《山东商报》)

广电总局的通知很是“温柔”,被批评者并未被公示。然而媒体还是总结了一批娱乐化倾向严重的革命戏。比如《抗日奇侠》像武侠剧,《中国1921》中伟人的爱情夸张离谱。

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要求革命戏保持一份纯真与宁静,似乎是强人所难。相关专家也明确表态:“革命剧中的爱情,是必然的,没有就没人看。像《士兵突击》《亮剑》这种纯男人戏,能够成功的太少了。”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有观众对娱乐化的需求,才有娱乐化的革命戏。那么,观众是否就该为革命戏的娱乐化负责呢?电影、电视剧作为文化类商品,观众虽然有选择权,但却没有决定权,基本上还处在一种卖什么买什么、给什么吃什么的状况。一到电影电视剧时间,所有电视台不是“鹰爪功”飞舞,就是“我爱你”漫天,观众不过是被迫接受,怎么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到底是庸俗的电视剧破坏了严肃的革命戏,还是媚俗的观众催生了革命戏的娱乐化倾向?这个问题有点儿让人纠结。但以笔者之见,却也不难回答,甚至不需要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就像食品安全问题一样,到底是“有毒”食品害了食品安全形象和消费者,还是消费者的食品需求,催生了“有毒”食品呢?答案一目了然。

媒体应给“状元热”降温

吕清明

“状元”是每年高考结束后,媒体都要重点报道的热门话题。虽然,有关部门一再要求不要炒作高考“状元”,但媒体、学校、商家却个个乐此不疲。

高考成绩一公布,媒体就积极行动起来,希望借助炒作状元提高关注度。因为状元的名人效应,学校的热情也很高,有的学校甚至实施状元工程,通过“状元效应”来招揽生源。不少商家也加入其中,给高考状元巨额奖金、赠送礼品,以此扩大自身知名度,达到广告目的。一些高校为了争夺状元,许诺重奖,也加入到炒作高考状元的行列。

我们应当理性地看待高考状元。炒作高考状元,其实是在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作用,夸大高考对人生的影响。尽管高考状元有一定的榜样作用,但在数百万高考考生中,状元也只是普通一员。社会、媒体、学校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不是过分强调高考状元。状元固然难得,但状元的产生也存在着偶然性,过分地关注状元,很有可能是在“捧杀”这些少年。人生不以高考成败论英雄,高考状元们都还年轻,过分炒作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况且,成为高考状元,并不等于整个人生就将一帆风顺。光环褪去后,这些状元仍然要和同龄人一样,通过付出更多的努力获取成功。

给“状元热”降温,媒体应该以身作则,以理性的思维报道高考,正确引导广大民众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以此为我们的应试教育创造一个改进创新的空间,从而使高考成为科学有效的选材渠道。

跳出电视看电视竞争

龚丹

曾经好几次,和一些同行聊起做电视,他们都是满脸惆怅,“现在的电视太难做了”“电视内容同质化太严重了”,这似乎成了大家的共识。其实,如果我们能跳出电视来看电视竞争,不仅能心平气和地面对电视行业风云诡谲的竞争态势,还能从中摸到一些制胜之道。

首先,电视节目必须拥有优于对手的用户体验,这样才能克敌制胜。苹果手机为什么能把昔日的老大诺基亚拉下马?窦文涛说,他觉得苹果手机有一种抚摸感,就是好像是在抚摸一个宠物,而不是像以前用别的手机,总觉得是一层玻璃。苹果手机把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因而在竞争中占据了上风。电视节目也应该这样,全方位考虑观众的收视需求,抚慰观众的心灵。其次在电视竞争中,我们必须正视每一个对手,并将其作为追赶的目标。这一点,腾讯做得很好。腾讯的方针是“观察、跟随、超越、压制”。可以说,腾讯是“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他们重视每一个对手,即使对手是个很小的企业,只要他有创新点,腾讯就会开始监控。电视节目同样应该这样,无论对手目前的实力如何,只要他有亮点,就应该立即进入我们的监控范围,对它进行密切跟踪,剖析研究,并且适时地进行超越,最终压制。此外,在竞争中,电视节目一定要保有自己的核心实力。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他们能占据市场一席之地的保证。而电视节目究竟靠什么吸引观众?是新鲜的现场报道,还是有价值的独家新闻,抑或是客观的监督立言,这是当前必须尽快明确的问题。

有竞争,才会有生机,电视节目才会好看。我们无需惧怕竞争,而应更积极地参与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广告有度一举三得

苑广阔

近日,广电总局通报停播了44条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并表示下一步将禁止在电视剧片头之后和片尾之前插播广告,特别是禁止用贴片广告覆盖演职人员表。(5月12日《北京日报》)

管理部门这一整顿电视广告乱象的行为,可谓一举三得。

首先,此举维护了观众的利益。电视广告过多过滥,内容粗俗不堪,受害最大的当然是电视观众。观众观看电视,目的是从电视节目中获得感官享受和心理愉悦。可是大量广告,不但浪费了观众的宝贵时间,也严重影响了观众观看节目的心情,令正规电视节目的观赏度大打折扣。广告有度,让观众从“被广告”中解放出来,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本分。

其次,此举也是对电视剧制作者的尊重。任何有职业追求和操守的电视剧制作者,都希望观众能够看到一部有头有尾的完整电视剧。结果制作方下了大工夫、精心制作的片头、片尾,在播出的时候,全被电视台换成了自己的贴片广告,这样的“狗尾续貂”,不但大煞风景,而且也是对电视剧制作方的极大不尊重。

最后,此举更是对电视剧演职人员劳动的尊重。此次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管理规定,有一条是专门针对电视剧贴片广告的。也正是这个被观众称为“口罩广告”的贴片广告,近年来备受诟病,屡遭声讨。原因很简单,电视剧播完了,观众想看看里面的角色都是由谁扮演的,结果却被广告遮盖了,根本看不到。这难道不是对电视剧演职人员劳动的亵渎吗?

所以说,广告有度,一举三得,众望所归,我们期待着广电总局这次能够真正地把整顿进行到底,常抓不懈,还电视荧屏以规范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