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深港金融合作:跳出“三界”看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深港金融合作:跳出“三界”看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深圳与香港之间在合作上多少有一些别扭,甚至有一些竞争心态,但急速发展的形势使得这一次的深港合作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特点。过去,无论是经济、金融或其他领域的合作,总给人“深圳热、香港冷”的印象,对比深圳30年来的巨大变化,香港明显错过了一班又一班搭乘深圳高速发展便车的机会。但从更高层面来看,粤港其实没有相互竞争的本钱,反倒是有迫切的合作需要,把资源放在一起,相互取长补短。

这种未来长期的合作关系终于在今年获得了落实,国务院8月26日作出批复,原则上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前海建成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引领带动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升级。金融合作被认为是深港合作和前海的重中之重,“深港金融合作将成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展的重点。”深圳市金融办主任李林说。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之前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金融业是深港合作的重要支撑,前海金融合作区对香港而言是非常不错的配套。从上述两位各自官方人士的态度来看,深港在前海地区加强金融领域的合作,是双方共同的需要,换句话说,都是迫于压力下的明智选择。

根据7月的“新华-道琼斯金融中心发展指数”,香港位列世界第四,属于第一梯队的“成熟型金融中心”。利用金融中心的地位,成为内地与世界深度交流的桥头堡,一直是香港自回归以来的战略思路,事实也确实证明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国务院在今年3月批复上海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港人内心的担忧与日俱增。虽然上海在国际排名、人才质量、市场环境等方面距离香港尚远,而且人民币自由兑换以及资本项目开发程度等都制约着上海的崛起。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来看,上海肯定会对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发起有力的挑战。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就力挺上海,认为中国内地拥有的大量人口、庞大的GDP,都会帮助上海超过香港。更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上海在境内的辐射更为深广,一旦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上海将可给境内外人士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且不存在香港的港币与人民币挂钩问题。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内地,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给了上海强有力的支撑,香港如果要继续维持和巩固自己现有的地位,也必须找到属于香港的腹地,深圳是唯一的选择。

而对于深圳来说,增长乏力、“特区不特”已经困扰多年,面对国内越来越多的竞争,同样需要新的突破点。胡主席和温总理在深圳30岁生日时的讲话,无疑给予了深圳在体制改革方面更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前海开发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而金融合作又是重中之重。

所以,这次的深港金融合作对于两地来说,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香港如果不能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边缘化的命运难以避免;深圳如果要保住中国改革桥头堡的地位,也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但二者的携手,是否能够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呢?可以说,合作的关键在深港,解开问题却在此之外。香港和深圳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金融体系,两种货币、两种监管制度,再加上内地金融资本项目还不开放,人民币尚不能完全自由兑换,这使得二者合作潜力巨大,但操作很难。现在来看,解决这个死结的地方,就在前海。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综合处处长王锦侠给出了三个节点:税收问题、币值问题、司法问题,而关键又在后两个。

在币值方面,一个目标是人民币在区域内可以自由兑换,从大方向上来看,人民币加速国际化是未来的趋势,这一点可以肯定。而在这方面,上海不具备深港的先天条件。按照深圳金融办副主任肖志家的话来说,就是深圳与香港的金融合作与创新,不仅是一般的金融产品创新,而是有重大金融创新的突破,即为人民币迈向自由兑换的国际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试验,如果成功可以供全国借鉴;即便失败了,其风险也是可控的。但王锦侠说,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里面有一个担心,就是如果在该区域内人民币与港币实现自由兑换,那其他的外币是不是也会要求放开?

另外一个广为关注的改革,是司法方面。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早已指出,金融业的根本在于两点,一个是货币,一个是法律。货币是银行存在的根本,银行经营的商品就是货币,自古如此。另一个呢?法律为什么也是金融业存在的根本呢?关键在于信用这个东西不能脱离开法律的支持,除非整个世界都是“活雷锋”,否则信用就必须仰赖法律才能存在。美英等西方老牌经济大国的信用等级历来是AAA,他们靠的不是GDP,而是法律地位。这是金融业运营的根本。金融风暴发生了,英美国家的法律立即会做出反省和检讨,相关的法律尤其是英美法系,会变得越来越厚,越来越管用。要知道,法律是信用的保证,有人说信用是第一位的,但如果没有法律保证,信用是不可能存在的,就像陈功指出的那样,信用不是个觉悟问题!

可喜的是,王锦侠表示,至少在10年内,将会允许香港的仲裁机构在前海设立分支机构,也就是在前海投资的企业和个人在发生纠纷时可以进行选择,或者是大陆的司法机构,或者选择香港的仲裁机构;同时,前海还将设立专门的民商事法庭,将可能邀请港澳台居民以及外国人作为陪审员。上述措施实际上是将香港的优质法律环境引入金融合作体系,这是对合作成功的最大保证!也是深港在与上海竞争时的重要砝码。

在笔者看来,深港金融合作有着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也符合时展的大背景,同时有着巨大的潜力,关键就在于高层的决心。深圳与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是战略层面的,不是在某些金融产品创新上的小打小闹。如果与深圳前30年的历程相比较,这次的改革不亚于二次腾飞。

但同时,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战略层面的改革必定会遇到重重的阻力和难题,这才是考验决策者智慧的地方。过去,国内也有很多城市在争做金融中心,但实际上,却是传统的投资思维:圈地盖房子。殊不知,金融中心是个“成败玄乎一心”的玩意,只要在理念、服务、人才、资源等方面出一点差错,这个金融中心可能就要被抢走了。但总的来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必须将目标着眼于解决两大问题:资金流动和资讯流动,这二者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备的条件。

资金流动在现阶段,即是指要稳步推进人民币的跨境流动和自由兑换。从目前来看,香港的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较快,去年7月,随着人民币结算试验方案开始推出,在香港流通人民币用途扩大了,比如今年2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了人民币存息通告,只要在境外流动的人民币,香港的银行可以无限制为留在海外的人民币提供一些相应的金融服务。7月份,随着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签订清算协定,可以看到人民币有关的金融业务发展非常快,仅仅过去一个月,包括渣打银行在内的部分香港银行已经推出人民币有关的结构性存款或者结构性金融产品,也有一些香港保险公司积极考虑或者推出人民币做单位的保险产品,一些基金公司则准备推出第一个人民币做单位的基金产品。而现在就剩一个问题,人民币何时能够回流?资金的自由不仅仅是人民币的单向流出,回流内地是另外一个关键。对此,深圳将扮演重要的渠道角色。

央行8月16日对外了《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三类合格境外机构可合法使用人民币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通知》规定,经央行同意后,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和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可在核准的额度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从事债券投资业务。而新措施的出台,为香港的人民币资金和金融机构开通了一条投资内地的出路。但后续如何发展,还得看更高层面上,政策制定者的态度。

而对于资讯流动来说,香港是有优势的,这也是新加坡尚难超越香港的原因,新加坡严厉的管制束缚了金融机构业务的发展。但在深港金融合作上,这同样不是深港双方商量着能解决的问题。正如香港科技大学社科部教授、哈佛大学博士丁学良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所指出的,法律和政策必须要推动资金、资讯、高级人才的自由流通。

所以,金融合作受到了香港、深圳和市场这“三界”的集体欢迎,但前景到底如何,却在这“三界”之外。

(作者系安邦咨询宏观经济研究员,曾就职于军事经济学院担任经济学院讲师及中投伟业投资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