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且行且思”:读书丰腴实践,迈向专业自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且行且思”:读书丰腴实践,迈向专业自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题:第三届“读大家,行大家”读书沙龙活动

特邀专家:成尚荣(国家督学);顾丽娅(《早期教育》编辑);宣玉兴(原区教育文体局局长);庄春梅、薛辉(教研员)。

一、开场篇――游戏中悟规则

开场:在园所呵护教育理念下,一直提倡大家做什么样的老师?(有玩性、看得见、等得了、引得巧)既然要做有玩性的老师,那我们一起在游戏中开启今天的沙龙活动。

1.游戏体验:驿站传书。

2.游戏交流:感悟规则的来源和目的。

高丽泽:刚才玩游戏时大家需要怎么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尤舒:规则,规则可以保证更好地完成这个游戏。

高丽泽:规则来源于我们的需要,一个有序规则和好的方法会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效。今天我们出现了规则,讲到规则就想到自由。很多人对此也有自己的想法,带着我们的思考,开启我们今天的读书活动,这已经是我们共读的第三本著作。

二、分享篇――名著中显实践

1.名言分享:引出共读的主题。

《蒙台梭利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我园教师的案头书,本年度园所倡导大家结合自身实践去阅读。在此书《纪律》篇章中,谈谈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教师逐一分享)

2.读书感受分享:读后的感受冲击。

陈菲:我是工作第一年的老师,读后觉得“纪律绝不是靠命令、说教以及常为人们所称道的惩戒性的措施所能得到的”给我印象最深刻。刚开始管理班级时,会用一些生硬的组织性语言,如“必须、不能、不要、不准”之类的话语让孩子安静,但效果不佳……现在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辞,比如午餐散步回来,经过其他教室门口,会轻声提醒孩子:“小班的弟弟妹妹已经睡觉了,我们要走路轻轻地回到自己的班级准备睡觉哦!”效果甚好。

尹彦:有很多句,我做了筛选和排列,最终选定这样一句:“谁若不能独立,就谈不上真正的自由。”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常看到成长替代的现象:奶奶年纪大了,个别孩子依然是背着的,即便文化水平高的父母,依然会有替代的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自己,也要对家长有所影响。

3.实践经验分享:读后的“甜头”。

王禹:以往在区域游戏时,我会呵斥:“玩游戏要安静!”我在书中看到“纪律不是一种事实,而是一种途径,沿着这个途径孩子就能理解好这个客观的概念”。我开始组织孩子观看照片、录像,让孩子自己观察分析、自己设计区域游戏规则。老师和孩子一起建立属于他们的规则。建立班级自主文化是我的理想。

钱力:受书的启发,我们尝试在小班开展了班级公约,引导幼儿进行自我管理。分了五步:第一步,在公约制订之前,对班级中所有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抽取孩子存在的典型问题。在第一个阶段,确定了椅子归位摆放、分享玩具、及时整理玩具、主动打招呼四个问题。第二步,用图片的方式把这些问题拍下来,与幼儿一起重温现场。第三步,幼儿进行自评和同伴之间的互评,自己发现问题。第四步,寻求策略,共同讨论解决策略,制作班级公约。第五步,执行班级公约。每位幼儿都有一张贴画纸,一天下来,孩子自己想想今天这几个方面做得怎样,进行自评。

汪田田:班级公约的做法,大家都表示认同。我们这样践行到底对不对?请专家帮助把脉。

庄春梅:公约是班级中所有人共同维护的,个人觉得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儿童之间相互评价和协商的水平是不是很重要?幼儿可以和教师协商,给他机会和权利吗?你觉得公约对教师能起什么作用?孩子有多少自我评价的机会?有多少互评的机制?你赋予了儿童多少权利?你自己注意什么?活动区的规则,时间、空间、材料、包括整班幼儿如何流动?

成尚荣:庄老师讲的很重要。第一,公约对大家都是有用的,维护公约比遵守公约更重要。第二,公约的制定过程完全是协商的过程。协商的过程不是硬性指定的过程,是大家协商、参与、行使自己权利的过程。第三,儿童这么小,孩子的自评能力从哪里来?一个是图片回放,第二老师是观察者、发现者。因此这个自评能力是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启发下逐步形成的。再加上动态的过程是在引领下进行替换,让儿童自己来替换,这都是公约的重要因素。

汪田田:大家还有其他的感受也可以谈一谈。

徐志国:符号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我们把符号赋予人文意义的时候,就有了生命的意义和教育的价值。比如楼梯地面上的小脚丫,在这样的符号中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符号就是无声的语言和教育。我们在园所、班级很多区域都有这样无声教育的存在。

顾丽娅:环境是无声的,但其中也渗透了很多的信息和理念。我们孩子在区域中,在盥洗室有很多行为习惯的要求,比如图片、照片、流程图。这些教育是无声的,效果是很好的,可以让孩子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

三、实战篇――实践中验实效

高丽泽:刚才大家谈了很多,下面来实战练兵。

1.幼儿视频分享――午餐进行时;活动进行时。

2.各抒己见(根据工作年限分为三小组进行头脑风暴式分组研讨,再选代表发言)。

(1)午餐进行时:对照幼儿两天的行为,结合自身实践,如何理解幼儿的自由和规则?

蔡芬(1-5年新教师代表):

首先,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这个环境应该符合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喜欢的环境。比如餐后,教师应提供比较安静的游戏,如剪纸、油泥、雪花插片。这样既能自由选择,又能保障其他幼儿安静享用午餐。

其次,规则是让大家的利益最大化。第一天,孩子是在老师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进行自由选择,秩序比较混乱。第二天当老师把视频给孩子回放后,和孩子协商,制定自我需要的规则。

冯越(6-10年教师代表):

现场分析。第一天,我们看到孩子看似自由,实际是散乱的,无意识的行为中会影响到他人。第二天,他们自由选择一些安静的游戏比如剪纸、看书、画画等,他们会安静地进行一些交流,是专注的。从他们内心来讲,他们是自由的。

诊断和分析。蒙台梭利讲到当一个孩子行为没有秩序、规范的时候,实际上他们的精神是紧张的状态。人作为一个智慧生物,要多运用自己的智力来思考,从而达到内心平静,外化有序的行为方式。真正纪律的第一道曙光来自工作。

反思和实践。建构行动路径:第一,通过观察幼儿行为进行记录,并且自己有分析。第二,发现行为后,老师通过拍摄、记录和幼儿形成互动,产生交流。第三,通过交流互动,自评他评,提出更好的解决策略。第四,遵守执行,也许会有新的问题的产生,后期教师要进行跟进。

(2)活动进行时:要建立属于孩子自己的自由与规则,关键点在哪里,教师又该如何去“为”?

王静(10年以上教师代表):

首先,确定本次教学活动中的自由与规则分别是什么?本次活动中的自由是:自由选择尝试方式、表达想法的自由。规则是操作的规则和交流的规则:同时落地,同一高度,时间的限制,听说的规则。但老师对于倾听和表达的规则没有很好地提出来。

其次:对自由与规则的执行需要意识先行,才会有行为跟进。在意识认同中,不仅要让孩子知道要做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认同规则是合理的。操作前要明确要求,在行为跟进的过程中需要走走停停。因为对规则的执行需要坚持,也需要引导的技巧。操作后评价中要关注到孩子对规则执行的情况。

第三,纪律是在自由中获得的。

要创设一个试图解决问题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四、专家引领

高丽泽:对于以上所述,我们不做评论,只是思想碰撞。下面请专家点评。

薛辉:我们在建立规则和纪律的时候要尊重儿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

首先,规则是要达到观念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规则是内隐的,是价值认同,是观念层面的。纪律是外显的,是行为层面的。班级公约是很好的例子。

第二,在整个遵从纪律和规则的过程中,我们更多是发现者、观察者、记录者、引导者的角色。我们要更好地贴近儿童,而不是用我们的要求来制约儿童。

庄春梅:第一,我们读的是蒙台梭利的纪律与自由的章节,纪律与自由是辩证的两面,更多指向成人,我不主张幼儿园都来谈纪律,我们建议在幼儿园阶段只谈规则与自主。

第二,在处理规则与自主的时候,我们会有冲突和矛盾,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做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要等待、发现、了解、解读、读懂儿童。

第三,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我看到班级公约中有很多孩子画的内容,环境是一种影响,让孩子的学习看得见,让他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图画来表达。当儿童规则与自主发生矛盾时,我们老师要去激发、唤醒、支持、引导、帮助。外在的约束到内心的约定需要我们智慧地应对,我们会一步一步和儿童共同成长。

宣玉兴:第一,我们在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一种教育的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学习的一种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学习行为,应该成为我们幼儿教师、校领导终身坚持的职业习惯。

第二,蒙台梭利方法是教师前行的灯塔,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科学理论。蒙台梭利既是教育家,又是医学博士,她写得东西很耐看,我们教师要花多年的时间,好好读大家,读经典,造福儿童。

成尚荣:到银河幼儿园参加这个活动很感动,对我是极大的鼓舞。纪律问题,这是幼儿园教师实践中最纠结、最困惑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保教活动无法有秩序的进行,所谓解放儿童,让儿童自由,也是一句空话。抓住这个问题我们来阅读、来讨论,又达成了一些共识:

1.究竟什么是纪律。你们对纪律的解释最重要的那就是规则。规则是来自于儿童内心需求的,是能适应并促进幼儿内心需求满足,促进他发展的。这是第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就是蒙台梭利这本书里说的,纪律不只是事实,而是一个途径,说纪律是途径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讲纪律的价值和作用。第三点解释,纪律是自我的约束。用庄春梅老师的话来说,纪律是内心的约定。

2.纪律存在的价值。蒙台梭利在第五章里非常明确地提出独立性的问题:纪律,为人的解放而存在,纪律,为儿童的创造性而存在。最好的纪律不是为了约束儿童的,最好的纪律、最有价值的纪律是为儿童的发展,是为儿童的解放,是为儿童成为有创造性的人打好基础而存在的,这是纪律最高的价值。

3.纪律是如何形成的。蒙台梭利的观点很明确,照亮纪律的第一道曙光是他们的活动,是他们的工作。也就是说纪律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是在工作中形成的。只要认真工作,投入活动了,他感兴趣了,当然就遵守纪律了。但是蒙台梭利又说了,纪律的形成还是需要训练的,所以讲到了肃静课。所谓肃静课是专门用来进行儿童纪律的训练和教育的。第三个方法通过儿童公约,这就是你们说的班级公约开始的训练儿童纪律的方法。这个公约是大家协商而成的,在协商维护的过程中,让纪律逐步建立起来。第四,纪律是需要调整的,动态发展的。儿童的需要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规则约定也是有变化的。像这样都是很好的方法。

最后蒙台梭利用一个载体来表达,叫做“儿童之家”,如果我们幼儿园真正成为“儿童之家”,在家里有自己的地位,有自由,有规则,那么,他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

高丽泽:先生(成尚荣)说教师是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那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就是引领我们前进的灯塔。幼儿园是孩子的乐园,我们期待创设一个真正意义上属于孩子的“巴学园”,我们努力成为像小林校长那样善解人意的老师。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大后能像小豆豆一样,想起我们的幼儿园是一个可以爬树,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的快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