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地枣树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地枣树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分折山地枣树主要的丰产技术措施,包括选用良种、大台、大壕、大肥、大苗、等高开垦的高标准种植和相应的水肥管理,并进行果园深翻扩穴改土、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项工作。

关健词 枣树;山地;丰产;栽培技术

松溪县地处山区,枣树多自然生长,管理粗放,品种杂,产量低。2001年,我们引入冬枣,在郑墩镇郑墩村建园1hm2,共定植825株。2006年平均产量达7.5t/hm2,平均果重1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1%,品质优良,经济效益显著。枣园坡度25°以上,海拔190m,粘壤土,pH值7.0。年平均气温19.9℃,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8℃,年(≥10℃)日照时数为1 559.8h,平均降水量1 657mm左右,无霜期276d,有水浇条件。

1建园

1.1苗木选择

苗木优质是结果早晚、丰产与否的关键。首先,苗木应选择适应性广、抗贫瘠和抗病虫害能力强、大小年不明显且优质高产的品种;其次,苗木高1m以上,地茎粗1.0cm以上,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1.2园地选择

枣树为喜光树种,园地应选择坡度小于30°,土壤结构和肥力条件较好,有水源、背风、光照充足的向阳坡。

1.3高标准建园

建园时做到“大台、大肥、大苗、等高开垦种植”的高标准建园。即沿等高线修筑3m宽的水平梯田,沿平台挖深0.8m、宽1m的壕沟;壕沟中施入芦苇、土杂肥、杂草、石灰等。并按株距3m,每株施腐熟农家肥50kg左右,与表土拌匀后回填。苗木栽培前用生根粉进行处理,深度以苗木根颈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踏实浇水,水下渗后用干土封埋,并覆盖地膜。

2土肥水管理

2.1深翻扩穴改土

深翻扩穴改土以秋末冬初最为适宜。因为秋末地上部分尚未停止生长,可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树体营养,促进断根伤口愈合和新根生长,为翌年春季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成年枣园应进行全园深翻,土壤深翻深度为20~30cm。近主干处应浅翻,远主干处宜深翻。深翻不仅能促进根系活动,同时还能起到保土蓄水、减少越冬病虫源的作用。2004年郑墩村枣园进行了扩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扩穴3a树势比对照树有明显的增强。扩穴前干径5.5cm,扩穴后干径9.5cm,干径加粗4.0cm;对照树干径6.0cm,3a后干径8.0cm,干径加粗2.0cm;扩穴树产量增产40%,对照树增产20%。

2.2肥水管理

每年秋季,在树冠投影内侧开环状沟秋施基肥,株施50kg土杂肥和15~20kg杂草,培平浇水。随树冠扩大,每年向外移动开沟位置。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追1次速效肥。第一年株施复合肥或尿素50~100g,以后每年递增100g,采用“#”字形沟施,沟深20~25cm,施后填平,随即浇水。花蕾期喷0.3%~0.4%的尿素溶液,花期喷0.5%尿素加0.2%硼砂水溶液,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各喷1次0.3%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发芽前、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各浇1次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14%以上。

3花果管理

从定植后第三年开始,每年盛花期进行主干环剥。第一次环剥口距地面20~25cm,以后每年上移3cm。环剥口宽0.3~0.4cm,剥后用纸和塑料薄膜包扎好。花期时喷水可提高座果率,喷水时间为近傍晚时,一般隔1~3d喷水1次。盛花期喷15mg/kg赤霉素加0.2%硼砂加0.5%尿素混合水溶液,第一次喷后隔5~7d再喷1次,对提高座果率有显著效果。萌芽后对无生长空间的枣头及早抹除,枣头留2~6个二次枝摘心。枣头基部的1~2个二次枝长到6~9节时摘心,对提高座果率及增加单果重也有明显作用。为防止裂果,在8月上旬前覆盖与冠幅大小相同的地膜,并在果实白熟期及时浇水。

4整形修剪

栽后留1m左右定干,将剪口下第一个二次枝从基部疏除。选3~4个方向好、生长健壮的二次枝在其基部留1~2个枣股短截,整形带以下的二次枝全部从其基部疏除。加强综合管理,促进枣头生长。冬季修剪在距第一层主枝1m处短截中干,同时疏除剪口下第一个二次枝,在剪口下20~40cm的区间内选2~3个方向适宜、生长健壮的二次枝留1~2个枣股进行短截,培养第二层主枝2~3个。同法培养第三层主枝1~2个。

5病虫害防治

4~5月喷1~2次菊酯类农药,6~7月隔15d连喷2次200倍的石灰多量式波尔多液和3 000~5 000倍的菊酯类药液防治各种病虫害。

6参考文献

[1] 高文海,刘晓辉.山地枣树采用开心形效果好[J].西北园艺(果树),2006(5):53.

[2] 范万圣.提高枣树嫁接苗栽植成活率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4(12): 18-19.

[3] 严青秀,张德志,樊喜平.红枣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