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改的几点新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改的几点新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无能力对它作出较为全面具体的解读和评述,只能以一名教学第一线教师的角度,谈几点我自己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自主学习

美国的阿尔温・托夫勒曾指出:“鉴于可预见的变革速度,我们可以推测未来的学生必须摆脱过时的观念,他们必须主动地学习……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自主性学习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提高学生能力素养的最有效途径。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和它相对的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学习,他主地学习。当学生的认识、动机与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时候,这样的学习就是自主性学习了。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是主动性。许多经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需要是青少年的普遍特性。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求知呢?我觉得魏书生老师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魏书生说:“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即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参与得多了,才会增强主人翁意识。”所以,教师要先了解和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放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主张并非于今日始,中国自古有之。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中表明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智慧是有限的,而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合群性和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使每一个学生在相互交往中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从中可以寻找自我价值、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三、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效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以类似研究的手段去实验,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应用各种材料,经整理分析后解决问题,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

探究性学习的兴起,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潮流。它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所带来的诸多弊端,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尽管语文课堂教学综合了语言、文字、思维、情感、思想等多种因素,但研究性学习在各个具体环境中的应用,依然遵循着事物的发展规律,由初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它的高级形态就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课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一)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因此,在教学准备中,要充分发掘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寻找刺激的新异与变化,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二)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究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

(三)关注学习过程和把握发展性评价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关键。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应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于主体地位。其次要提供交互式的平台,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争取让每一个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变化和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用智慧的头脑、科学的方法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本质,以新理想思考探究语文“教”和“学”的客观规律,不断改进方法、技巧、过程。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的适当时展的人才。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我们应明确: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要把学生真正置身于主动者的位置,变向学生送知识为引导学生发现真理。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判断,去表达,去创新。这就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所应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