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吕氏春秋》高诱注声训体例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吕氏春秋》高诱注声训体例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对《吕氏春秋》高诱注声训体例研究,明确高诱注《吕氏春秋》音注体例的多样性、精确性;有助于古汉语同源词研究及上古声韵部构拟。

[关键词]声训体例 术语 无标志声训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58-02

注释材料的研究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注释的体例,一个是注释的内容。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告诉我们,在研究注释材料时,我们不能忽视对注释体例的研究,注释体例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作者的语言观和社会观。张舜徽先生认为“古人著述不言例,而例自散见于全书之中,后人籀绎遗编,多为之方以穷得其例,信能执简驭繁,持类统杂。既以考明昔贤著述之体,亦可启示后人治学之方,故释例之作,为不可缓”。

我国大规模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而其重点大都集中在儒家经典方面。《吕氏春秋》高诱注首开注释子书的先河,而《吕氏春秋》高诱注(以下简称高注)又是高诱注释作品中最为成熟的一部。高诱曾经师从大儒卢植,那么高注是否会继承前代注经的成果并将其应用到子书注释中?作为第一部子书注释作品,其注释体例又会对以后子书的注释产生怎样的影响?

声训,即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解被释词。高诱音注材料较为丰富,注音体式灵活多样。本文拟从三个方面研究《吕氏春秋》高注的声训:1.“读为”“读曰”“读如”“读若”等式的声训;2.特殊譬况术语;3.无标志的声训。

一、“读为”“读曰”“读如、A音B”等形式的声训体例

(一)数据统计

1.A读如B式

《吕氏春秋》高注中此类音注形式的材料共29例,大约占高注全部音注材料的35%。

2.A读曰B式

《吕氏春秋》高注中此类音注形式的材料共21例,大约占高注中音注材料的25%。

3.A读B式

《吕氏春秋》高注中此类音注形式的材料共13例,大约占高注中音注材料的16%。

4.A音B式

《吕氏春秋》高注中此类音注形式的材料共9例,大约占高注中音注材料的10%。

5.其他诸式

A读若B式。《吕氏春秋》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仅1例。

A读为B式。《吕氏春秋》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仅1例。

A读近B式。《吕氏春秋》高诱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3例。

A音曰B式。《吕氏春秋》高诱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仅1例。

A,读××同式。《吕氏春秋》高诱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仅1例。

A与B音同式。《吕氏春秋》高诱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仅1例。

A读似B式。《吕氏春秋》高诱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4例。

通过上面的统计数据可见,高注音注术语较多,并且颇不一致。在这些术语中,高诱使用“A读如B式”频率最高;其次是“A读曰B式”;再次是“A读B式”;“A读若B式”“A读为B式”“A读近B式”“A音曰B式”“A,读××同式”“A与B音同式”这些音注形式都只使用一次。可见,高诱在选择音注术语时,并未统一使用原则。

下面我们将通过高注与同时代及不同时代注释材料的横向及纵向的对比,全方位解读高注声训体例对于前代的继承及后世影响。

我们选择汉代最有代表性儒学训诂大师郑玄的《礼记》郑玄注及《毛诗》郑注的声训术语进行对比,同时参考东汉赵歧《孟子注疏》、东汉王逸《楚辞章句》。通过这种比较,我们不仅可见看到高诱使用训诂术语与其他训诂学家的不同,同时也可以看到同时代有代表性注释作品因体例不同而产生的声训体例的变化。

唐杨倞注《荀子》、宋陆佃注《鹖冠子》都是有代表性的注释子书的作品,通过对比其与高注《吕氏春秋》的声训体例,并辅以比对《孔子家语》《水经注》《穆天子传》。通过这种纵向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吕氏春秋》高注对后代子书注释的影响。

通过上表不难看出在高注中使用频率仅为一次的“读为”却在郑玄注中使用频率较高。高注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读曰”和“读如”在郑玄注中也被使用,而其他高注中使用的音注术语在其他注释文献中很少被使用(除“音”外)。

(二)下对高注及其他注释中均被使用的术语“读如”“读曰”“读为”“读”“音”详尽分析

1.“读如”

“读如”是汉代训诂学家在音注声训材料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术语。《吕氏春秋》高注中“读如”这个术语的作用主要有三:

(1)标识读音:当需要标注的字不是常用字时,高诱选用与被注字读音相同并且在社会上广泛常用的字来注音。这种标注只是表明读音,而被注音字与注音字之间没有任何音义上的联系。如《吕氏春秋·孟春纪》“蛰虫始振”高注:“蛰,读如《诗·文王之什》蛰伏之虫乘阳,始振动苏生也。”

(2)标识通假:在这种情况下,被注字与注音字之间是通用或假借的关系,其作用在于表明通假。《音律》“修法饬刑”注:“饬,读如敕。饬正刑法,所以行法也。”

(3)改读:一字有数义数音,义不同者,或音读不同。高诱以“读如”表明其在具体语音环境中的读音。《至忠》“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注:“怒,读如‘强弩’之弩。”

《毛传》郑玄注、《礼记》郑玄注等注释材料中,“读如”仅标音,使用目的单一,与高注不同。

2.“读曰”

高诱使用“读曰”与“读如”在表意上基本没有差别,“读曰”也可以用来表明读音、标识通假、表明其他不同读音。《礼记》《毛传》均只表通假。

3.“读为”

《礼记》《毛传》《荀子》中有大量用例,只有《荀子》中有一例拟音,其余均只表通假,其使用目的单一。“读为”在高注《吕氏春秋》中仅见一例,也表通假。在高注《淮南子》中也仅见两例,而其中《俶真》“设于无垓坫之字”注:“垓坫,垠堮也坫,读为筦氏有反坫之坫”此例以本字作音,并不是改字通假。可见,高注中的“读为”并不遵守“读为”只表通假的规律。

4.“读”

使用“读”与“读如”“读曰”目的无别。

5.“音”

其使用目的在于标音与明通假。《穆天子传》中用例较多与其使用目的相同。

对于“读如”“读若”与“读为”“读曰”等训诂术语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起到的作用是否相同?总结起来,大致有两种观点。段玉裁、郭在贻、王力等先生认为这几个术语在使用起来是有所差别的:“读为”“读曰”这两个训诂术语应该是使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读若”“读如”这两个训诂术语一般使用仅是标音。而洪诚等先生则认为在实际训诂术语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并不存在如此严格的界定和使用规则。

通过以上的资料分析,如果仅就高注的训诂术语使用情况来看,“读如”“读曰”并无严格区分,可见高诱在选择这些注释术语的时候并未遵循某些特定的规则。如此看来,一定要给这些术语划定一个使用界限的结论就值得探讨和商榷了。但如果我们通过其他注释材料的统计数据来分析,郑玄的注释术语的选择和使用有大体遵循了如上的原则,所以我们又可以认为这种术语分工使用的意见大体上又可以成立。可见,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更加让人信服的答案需要更大规模语料的研究与考察,仅就某个个案来研究而对整个注释历史下某种结论是有失偏颇的,这也是我们研究语言材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特殊譬况术语

缓气言。《吕·慎行》:“崔杼之子相与私闀。”高注:“闀,斗也。闀,读近鸿,缓气言之。”

虽然在《吕氏春秋》注中仅见一例,但在《淮南子》注中可见“急气言”4例,“急舌言”1例;“急察言”1例;“缓气言”3例,“笼口言”2例,“闭口言”1例。下面各举一例,急气言:《淮·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高注:“旄,读近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急舌言:《淮·说林训》:“牛车绝轔。”高注:“轔,读近蔺,急舌言之乃得也。”急察言:《淮·氾论训》:“相戏以刃者太祖拊其肘。”高注:“拊,挤也。读近萁,急察言之。”缓气言:《淮·修务训》:“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駤。”高注:“駤,读似质,缓气言之者,在舌头乃得。”闭口言:《淮·俶真训》:“夫牛蹏之涔无尺之鲤。”高注:“涔,读延秳曷问,急气闭口言也。”笼口言:《淮·本经训》:“愚夫/妇皆有流连之心。”高注:“/,读近貯益之月主戆,笼口言之也。”

经过统计发现:《吕氏春秋》高诱注中“某,读近某”“某,读似某”的形式都在少数。而为数极少的“某,读近(读似)某”形式的用例中,有一半以上带有“急气言”、“缓气言”等。因此,平山久雄认为:“高诱注‘A读B’‘A音B’‘A读如B’‘A读曰B’的B与A完全同音,而‘A读近(似) B’的B正如字面所示,与A是近似发音。首先举出近似发音,然后说明如何修正该音才能正确发出A音,包含‘急气言’‘缓气言’的短句正是规定这种修正方法的。”而这些术语在其他典籍中均未见到。可见,高诱作注时十分重视音读,他在注音时对语音做了当时水平上较为精细的分析。

三、无标志声训

我们习惯将没有使用特殊术语来标识的声训统称为无标志的声训。无标志的声训无法从使用术语上加以特殊辨别,只能从被释词和训释词的语音关系上加以判断。在判断无标志声训时,一定要以注释者所生活的时代和地域的音系为判断依据。高诱时居东汉,是声训发展最盛时代。本文按声同韵同、声同韵近、声近、韵同、声近韵近四个部分将其声训材料进行归类。声纽韵部主要依据王力上古声纽三十二,韵部三十及其相关的声韵理论。

在高注中声同韵同(同音),共17例;声同韵近(双声),共78例;声近韵同(叠韵)53例;声近韵近(音近)11例。通过这些材料,有助于我们研究古汉语同源词以及构拟上古的声韵部。

在研究注释材料时发现郑玄注中有大量以“某之言某”式的声训,在《荀子》注中也可见“之言”6例、《鹖冠子》注中“之言”7例。一般认为它是以声通义。从被注解词与注解词之间的语音关系考察,它可以表示同音、双声、叠韵、音近等。高注在表这些语音关系时,却选择了无标志方式,一方面它更加简洁,但它同时也增加了阅读者的判断难度。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高诱声训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注音注术语较多,形式多样,在使用上并无严格区分。郑玄、杨倞等在使用音注术语上标准比较统一;第二,高诱注释时非常看重音读,并以自己的分析方法做了相对精细的标注;第三,高诱的无标志声训材料有助于我们研究古汉语同源词及构拟上古声韵部。

【参考文献】

[1]张舜徽.郑学丛著·郑氏注经释例.齐鲁书社,1984年.

[2]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冯浩菲.中国训诂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4]齐佩瑢.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1984年.

[5]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