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正因为书籍中有我们向往的“黄金屋”“颜如玉”,我们才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更是不能忽略的重头戏。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阅读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存在,阅读教学仍处在“考试为尊”、教师强制的阴影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动权被剥夺,学生的阅读学习往往是眼到、口到、心未到。而这与新课标要求的语文素质教育的号召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落后的阅读教学方式,必须把阅读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翩翩起舞。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策略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1.功利化教学观念下学生的机械化阅读困境

在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的认知里,阅读教学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他们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往往是围绕着阅读内容的生字词解释、围绕着文章的层次划分和段落大意讲解进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学习往往是功利性的,当他们看到一篇文章,不是主动去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体会文章中蕴藏着的深刻思想,而只是机械地去标注文章中的生字词、去划分文章段落。这种机械化阅读,只能培养出阅读得分能力高的学生,而无法培养出真正具备阅读能力,会阅读的学生。

2.阅读完全跟着课本走,不注重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诸多大家之作,阅读素材丰富,但是仅仅依靠语文教材,通过几篇文本材料,就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将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当前很多语文教师都不注重课外阅读氛围的创设,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往往是“光打雷,不下雨”,倡导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并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指导。很多语文教师仍然把目光放在课堂教学上,不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的创设,不给学生留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的阅读局限在教材上,阅读视野狭窄。

二、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1.要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动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他们才会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在日积月累中得到提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生处于一个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时期,他们对新事物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的阅读视野也开始变得开阔。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开展一次“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的辩论会。有的学生认为读书就应该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有的学生认为读书要符合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有的学生认为读书不只是读文学类书籍,一些休闲书籍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也可以获取知识。每个学生对读什么样的书都有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聆听他人的观点,了解别人都在读什么书,究竟读什么书有益,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阅读认知,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

2.要从“趣”入手,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语文教学中有这样一些学生,不论教师怎样苦口婆心强调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们总对阅读提不起兴趣,有的学生提到阅读就头大。究其根源,缺乏阅读兴趣是最主要的原因。对于初中生来说,阅读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教师要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革新教学方法,不要执著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应把目光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解读能力上。以初中语文阅读素材《疯娘》为例,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学生写出文章主旨、对文章进行分段。现在,我们教师要跳出这种应试牢笼,解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让学生写出自己对阅读素材的感悟。每个学生都在母爱的滋润下成长,他们对于母亲、对于母爱有自己的解读,他们会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母亲与疯娘联系起来,会从“心”的角度去解读疯娘。这种尊重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自主地去理解阅读素材、去体会阅读角色、领悟阅读情感。此外,可以丰富阅读教学形式,把对《疯娘》素材的阅读过渡到对《樱桃》这部电影的欣赏上,通过多媒体教具,为学生播放电影《樱桃》――一个疯娘的伟大母爱,通过对直观的疯娘形象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对静止的《疯娘》阅读素材有一个动态的认识;能够在他们的脑海中树立起一个疯娘的伟大形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显然是有益的。

3.要注重教学互动,构建一个“对话”阅读课堂

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已经相对成熟,他们在阅读中会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会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文章进行思考,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情感感悟,要和学生多“对话”,这种对话可以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平等的交流方式进行。首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提问时,教师要做到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要因循善导,小心翼翼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深埋于心的对文本独特的“理解情感”就会被激发出来,会被唤醒,他们会把自己独特的情感释放出来。教师也要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讨论,要和学生进行思想、灵魂的碰撞。其次,教师要做一个发问的“智者”。教师要多设置一些有效提问,积极地开拓学生思维。教师的发问不能局限于“是不是”这种低层次的提问,而应该多问学生“为什么?”“你怎么看?”教师要用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发散思维,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阅读质疑意识。

4.教师要适时“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阅读自由,不能给学生的阅读活动套上强制的“枷锁”,不能盲目地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要给学生消化文本的时间。其次,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的文本阅读。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层次与教师相比是有差距的,对某些文本内容他们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阅读,这样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体性阅读,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情感认知,进行主动的思考,从而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在基本阅读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进行自由阅读,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

5.教师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秘籍”,让学生找到入门的钥匙之后再让其自己修行。让学生做到对名篇的阅读要“精”,要认真读,要注重汲取名篇营养,要让学生掌握略读技巧,既要快速阅读又要抓住重点。要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在阅读体验中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自身的体验。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习惯,积累好词好句,做好读书笔记,为语文学习所用。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学生进行阅读和语文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不能代学生阅读,要做到“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但是不能代替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要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但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阅读活动。首先,要让学生进行预习阅读。所谓的预习阅读,就是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行阅读,并将文章中不懂的地方或者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留到课堂上跟教师进行讨论。其次,教师发挥其指导作用,指导学生精读。所谓的精读是建立在略读的基础上的,在学生掌握了文章大意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精读,让学生从文章的前后关系,文章的描写中,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再次,让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对学生来说,在经过预读和精读及教师的讲解之后,他们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时候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让他们把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情融入到朗读中,可以充分实现学生和作者情感的碰撞和交流。在这种“心灵对话”交流中,学生会对文本产生全新的了解,可以实现他们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深刻体会作者文章背后蕴藏的深厚感情。

6.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做好“随笔”,提高阅读质量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阅读量很大,但是往往是边读边忘,读完后大脑一片空白,这与他们阅读时动口动眼不动手、不做阅读随笔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不能任由学生随意阅读,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对所阅读文章中的好词、好句等进行必要的圈点、摘抄、评注、积累,让学生弄清作品“写什么”“怎样写”和“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以养成读书摘录的习惯,会激发他们的文字敏感性,让他们学会积累优美的语言知识。同时,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也将大大提高。除了养成阅读中做“随笔”的习惯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收录阅读作品集。每隔一段时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阅读作品展”,并附上阅读随笔。学生会用心制作出自己的阅读作品集,在展览过程中,还能够观察到其他学生的阅读作品集,这会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7.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语文新课标提出了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但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数目和数量并没有做具体的硬性规定。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凭自己的喜好随意阅读。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构成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于课外读物的选择会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让学生随便阅读一些读物,非但不会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甚至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学生课外阅读读物选择中的指导作用。教师要认真分析单元课文的主要题材和主旨,在单元课学习的过程中,向学生适时推荐一些适合该单元阅读的课外读物。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和教材一起,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教学课文《春》时,教师在带领学生体验朱自清先生爱生机勃勃、花木峥嵘的春天之后,可以对朱自清的写作风格进行概括,让学生了解朱自清的语言特点、文字风格,然后适时地给学生推荐朱自清的其他文章,比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让学生继续感受朱自清的文章和朱自清的散文思想。当然也可以向学生推荐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王维的《鸟鸣涧》等,通过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主动权,并给足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认知。

参考文献:

[1]李大孟.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J].考试周刊,2009(02).

[2]罗美容.语文教学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01).

[3]高云兵.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0(32).

[4]王建英.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语感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30).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