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设类高职院校建筑小品设计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设类高职院校建筑小品设计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研究建设高职院校的人文特点,总结出建设类高职院校中建筑小品设计要点,以此为建设类高职院校的小品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设类高职院校建筑小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建设类高职院校的人文特点

校园人文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综合体现。校园整体环境、建筑的空间场所和建筑实体以及雕塑小品都是校园人文环境的物质载体,是标志化的校园精神象征。

建设类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文环境有以下特点:建校时间段,在校历史文化积累相对欠缺,难以形成普通大学的人文传统。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校56周年,虽然历史悠久,但在中专升高职、校址改迁、新校扩建之后,在校园的人文环境上跟新建高职院校相比也并不占据过多优势。其次,高职院校教育学制较短,学生综合素质不如普通高校;其三,建设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多以实训类为主,强调的是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建设类高职院校的建筑小品设计要点

校园建筑小品种类繁多,但从其功能上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纯观赏性建筑小品、实用性建筑小品以及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建筑小品。不管哪种建筑小品,从空间上主要对校园主体建筑起到点缀、陪衬、烘托、分隔、遮挡、延伸、组织空间以及空间过渡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心理上,建筑小品既要满足大学生们的日常使用的物理功能之外,还要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思想。

1.传承校园文化精神

建筑小品的设计不是孤立的,它的功能作用虽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心理影响,仅仅满足功能需求的建筑小品是没有灵魂的,成功的校园建筑小品设计都能和校园文化紧密结合,体现它所处的时间、空间的特色。它所营造的环境不仅能作为师生休憩的场所,更能在不经意间,潜移默化中将校园文化精神传输给学生,进而促进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

因此建筑小品在设计时,需要遵从所在院校的校园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是独属于特定的院校,跟院校的历史传承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在设计过程中,牢记这一点,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个性、不可复制的建筑小品。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鲁班精神”作为学院的校园文化精神,因此在建筑小品和雕塑的设计上都凸显了这一主题(图1、图2、图3)。

图1 鲁班雕像 图2 墨斗雕塑图3 木刨雕塑

2.凸显专业性和实践性

建设类院校的专业重点无疑在“建设”二字上,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均与建设行业有关,但是专业性又如何体现呢?清华大学的建筑系馆、天津大学的建筑系馆、同济大学的建筑系馆均由本校著名的建筑学教授设计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建设类院校都要自己本校来完成设计、施工,而是在校园建筑、校园环境、建筑小品设计上体现专业特色。就好比建筑设计企业的办公楼造型极富设计感,室内设计企业的室内装饰品味不俗,园林景观设计公司的室内外景观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体现于此的专业性往往比言语更具说服力。例如校园中设计一些半完工的小品或建筑局部,既可作为校园景观也可作为学生实训的场所,专业特色和实践作用二者兼顾。

3.注重实用性和可参与性

一般的建筑小品都具有一定是实用性,无论是花架、亭廊、传达室还是宣传栏都具有其固有的实用性,具有实用性的建筑小品才能吸引人的参与。但同时也有很多建筑小品,忽视本身的实用性,仅仅依靠新奇的形式和出跳的色彩取胜,缺乏设计寓意,无任何实用性,这样的建筑小品立于校园中将会一直作为败笔存在。

4.与学校建筑及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建筑小品在取材及设计风格上应与校园建筑及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尤其是位于建筑附近,跟建筑关系密切的建筑小品,更应该注意与建筑的关系。而位于绿化中的建筑小品则应注意取材自然,尺度宜人,具有亲切感。

三、校园改造具体实践

适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环境整治,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参与了部分建筑小品的改造设计的研究过程,最终虽然没有实现,不过却也为学院的人文环境的营造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素材,也可为学院后续的景观环境整治以及景观小品的增设提供较为详实的前期调研及参考资料。

1.三问亭改造设计

三问亭(图4)位于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西大门附近起伏草地的斜坡上,占据较高的位置。亭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子涂料喷涂,屋顶使用油毡瓦,地面及台阶石材铺砌。现在亭子屋顶瓦片有残缺,柱子及圈梁的涂料已显陈旧,地面石材铺砌也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如何能保留亭子又能让亭子展现新的风采?设计采用的手段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对亭子进行改造,改造的重点集中在屋面的处理上,采用既能继承传统又能体现时代感的建筑形式。改造方案做了两种,一种屋面采用具有现代感的蓝灰玻璃(图5),其下钢管支撑,类似传统建筑中的椽子;另一种方案是屋面采用太阳能电板(图6),可为亭子及周围的小品、设施提供照明,后一种方案更注重生态节能,符合当下倡导的绿色建筑的时代要求。

图4三问亭改造前 图5 三问亭蓝灰玻璃顶图6 三问亭太阳能电板屋顶

2.教学楼二楼平台景墙改造

教学楼是师生聚集最为密集的地方,也是校园中除图书馆以外学习氛围最为浓厚的地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分为A、B、C三个区,呈院落式布局,平均楼层三层,教学楼B区更设有面积宽阔的平台,上有8片伸出楼面的墙体(图7),其本应是为营造穿插效果的设计手法,经历十年雨水的冲刷,墙面已留下明显的时间痕迹,但是这块平台却少有人驻足。究其原因应该是平台上没有任何可供驻足的小品设施。我们的研究从8片墙体开始,将这8片墙体设计改造为浮雕墙面(图8),介绍古今中外著名建筑师的生平事迹,不仅能让学生在此汲取学习的动力,树立学习的榜样,还能为教学楼营造更浓厚的学习氛围。而更有意义的是,借此为始,笔者也希望学院能统筹协调,造景点睛,为师生营造更多更好的学习交流场所。

图7教学楼二楼平台景墙改造前 图8 墙面改浮雕效果图

以上校园建筑小品的设计改造始终秉承学院鲁班精神的传承。此外,纵览学院各个场所,长椅、坐凳的设置点寥寥可数。人是校园景观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的停留为营造富有生机、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人群密集及建筑小品附近设置座椅可提高人流停驻的时间。因此在建筑小品及雕塑附近可结合相关主题设计座椅、宣传栏等,例如三问亭和集思亭,均可以结合亭子命名的内涵,延伸设计座椅及其他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