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城山·海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城山·海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橘色的圆月镶嵌在藏青色的高空,轮渡口,反射着点点亮光的波涛哗哗地涌上斜坡。站在象山西部的蟹钳港,一股咸腥的海味扑面而来。再过几天就是每年一届的“中国开渔节”,上千艘渔船就要在石浦港燃炮起航了。

1998年,联合国以“海洋——人类共同的遗产”为主题命名了首个“国际海洋年”,同年,第一届“中国开渔节”诞生在象山。如今,规模宏大、壮观的开渔节仪式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谓“开渔”,是相对于“休渔”而言。每年6月1日12时,浙江会进入为期3个月的休渔期,全省约有1.29万艘渔船按时返港。开渔之后,出海捕鱼的船只会带来大量的鱼、虾、蟹等水产,市场上海鲜价格会明显回落,海鲜种类也会异常繁多。感恩海洋、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欲取之,先予之”,是象山渔业文化的根基。

奔向海洋

象山半岛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南,历史悠久,唐706年立县,因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象山是全国渔业大县,拥有800公里海岸线。

开渔节仪式一般在9月16日前后举行,也就是东海3个月季节性休渔结束的那一天,欢送渔民开船出海。此前,各类庆典活动要持续10天左右。除了开船仪式,最具观赏性的还有开船前一日上午的祭海仪式和晚上的海上妈祖巡安大会。

祭海仪式在石浦港东面的东门岛上举行,岛的最东端搭建了祭海台——有20多级台阶的长方形石台,四周是雕花狮子石板围栏,每个狮子颈部都披挂着用大红绸缎绑扎而成的花球,石台正中矗立着手持如意、脚踩祥云和莲花的白玉妈祖像,莲花基座上有鱼、蟹等浮雕,基座下部以金色绸缎围裹,富丽堂皇。

祭海仪式开始,硕大的威风锣鼓一字排开,咚咚地擂起了震天的声响,数十头扎黄巾、打着赤膊、身扎红色灯笼裤的汉子手举大碗面向大海。号角响起,高数米的祈福大旗缓缓上升,汉子们将碗中的美酒洒向大海,祈祷出海捕捞的兄弟平安、收获满舱。祭海仪式延续了传统渔民文化中对海洋的敬畏和祈福的色彩,也注入了感恩自然、与海洋和谐相处的现代人文观。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海湾边,一艘艘大小相仿的蓝色捕鱼船整整齐齐地排列出一个个矩形的船阵,船上一排排红黄相间的三角旗帜为整个港湾增添了许多节庆气氛。海湾中或大或小数百只渔船来往穿梭,优美地划出条条水痕。

东门渔村的各个码头边都停靠着打扮一新的渔船,摩肩接踵,经过几个月的休渔期,明天又要起锚出海,船上船下一片忙碌,有的往船上搬运啤酒、煤气罐,有的在补网、整理缆绳,还有的把一只只大红灯笼串起来,为自家的船只张灯结彩,以便参加晚上的妈祖彩船巡游。船上装的蔬菜主要是容易储存的白菜、土豆等,不容易储存的比如葱、蒜是种在泥盆里带上船的。挂着大粗金项链的船老板站在岸边,据他说,这种渔船的价格一般在300万元左右,航程近至台湾海峡,远到韩国。

晚上8点,一颗信号弹点亮夜空,绚丽的烟花在石浦港上空朵朵开放,彩船巡游盛典开始了。港湾中微风徐徐,波光潋滟,南部远远出现一个晶莹的亮点,随即越来越大,一艘流光溢彩的船在夜幕中清晰呈现出来,船舷被彩色灯泡包裹得满满当当,船身从头至尾垂满了大红灯笼,各色三角锦旗哗啦啦随风招展,船舱上巨大的鱼形霓虹灯分外醒目。甲板上整整齐齐坐着的表演者摇旗摆扇,热烈舞动着鱼、蟹的模型,好不热闹。紧随其后的是一艘又一艘盛装打扮的“浙象”字头渔船,这些都是第二天就要出海远航的捕鱼船。

第二天,“万舟竞发”的开渔节正式上演。一大早我就赶去东海渔村,机动小橡皮艇将一拨又一拨船员送到各自的船上,登上小艇的船员们应摄影师的要求齐齐摇手作告别状,长年被海风侵蚀的黑黝黝的脸上露出憨憨的笑容。

11点,在铜瓦门大桥上遥望,随着开船指令的下达,耳旁响起隆隆的鞭炮声,“船来了!”人群爆发出一阵骚动。只见为首的两艘豪华龙舟,威风八面地破浪而来,紧接着,港湾中像变魔法般突然出现了一艘又一艘连贯而出的蓝色渔船,呈扇形铺开,保持着整齐漂亮的队形。每艘船经过铜瓦门大桥时都会燃放高升和炮竹,站在桥面上只觉耳膜轰鸣,大桥似乎都被震得微微颤抖起来。从桥上向下看,浪花飞溅,水面沸腾,根本数不清数目的船只劈波斩浪,穿过大桥驶向茫茫的天际。

城在港上 山在城中

石浦是全国唯一的渔港与古城相结合的国际级历史文化名镇,古城就在石浦港边上,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城门按自然地形架构,素有“城在港上,山在城中”之称。

古城修缮得比较规整,二层建筑紧列在石板巷道两边,干净的白灰墙面,木质门窗斑斑驳驳,烟灰色瓦顶此起彼伏。城中上上下下的阶梯很多,据说落差有35米。拾阶而上,右手边有一个名叫“听涛楼”的小店,不大的屋子里摆着好些雕刻精美的木船模型,窗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聚精会神地摆弄着手中的木刻,太阳穿过木格花窗照亮了他的半边脸,这是一位专业制作木船模型的手艺人。两间不大的屋子里,陈列着大大小小十来只木船模型,每一只都是按比例缩小的“微雕”,船舷、甲板、船舱、门窗等都精妙细腻、活灵活现。这些船模的标价大多要上千、上万元,不算便宜,但在如今什么都讲究提速的大环境下,这种慢慢打磨、细细粘贴的纯手上功夫,让人觉得尤其难能可贵。制作这些模型不仅需要心灵手巧,更需要耐心、熬得住寂寞。老人说现在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学习并从事这门手艺了,但为了古镇的文化传播,他还是愿意在这里坚守着。

历史上,宁波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而石浦则是当时海商文化的桥头堡。“听涛楼”对面就是石浦的古城墙,城门内有一座门楼,上悬“威震浙洋”的牌匾。穿过门楼,就听到哐哐的鼓声,过去一看,一个戏台上正紧锣密鼓地演着《双玉蝉》,台下坐着一群神情专注的老人。开渔节期间,古镇特别邀请了甬剧团演出传统折子戏,招待镇里的戏迷。在城市的现代时髦建筑中看戏,和在古镇戏台前看戏,完全是两种感觉。我听不太懂台上的说词,便在敞开式的戏台前后转悠,在后台碰到一个正在描眉的姑娘,就是石浦当地人,今年刚19岁,这次随剧团来镇上演出,也算是回了次娘家,家里七大姑姨都来捧场,还有一个相亲的小伙子也在台下坐着。快轮到她上台时,她一边整妆,一边对我说,自打十多岁进剧团拜师学艺到现在,回家的机会少而又少,这次趁演出空闲的时候要好好看看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