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丹东地区玉米生产前景展望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丹东地区玉米生产前景展望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玉米生产发展前景广阔。玉米是丹东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位居各类农作物之首,种植面积10.1万hm2,年产量35.53万t,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51%和粮食总产量的5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重要地位。本文针对丹东地区玉米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丹东地区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包括品种筛选与布局、提高单产增加增产,高产栽培等。

[关键词] 丹东 玉米 生产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62-01

一、玉米种植现状

玉米是丹东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1万hm2,年产量35.53万t,分别占粮食总产量的5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重要地位[1]。目前,丹东地区生产上种植的品种仍然以稀植高杆大穗型品种为主,由于病害、抗倒性等气候因素以及农民种植习惯,密植型玉米品种在生产上表现并不理想,推广面积很小,特别是丹东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季风性气候明显,部分品种抗倒性差、抗病性弱导致生产上减产减收现象较重,丹东地区生产应用的主栽品种仍以丹玉系列玉米良种为主,如丹玉402、丹玉405、丹玉69、丹科2151、丹玉99等,其中丹玉405以其高产、抗病性强,在生产上抗粗缩病尤为出,已成为丹东地区第一大主栽品种。

二、目前玉米生产中存在问题

1.玉米品种多、乱、杂现象十分突出

一是主栽品种与搭配品种不明显。目前市场销售的品种高达100多种,多、乱、杂现象严重。主栽品种以丹玉系列玉米新品种为主,同时生产上存在着以次充好、以次充优的劣质品种,给农民选种购种带来了很大难度。

二是由于品种多、乱、杂和丹东地区的气候特殊条件,导致一些外引品种水平抗性较差和对温、光敏感品种,造成空杆率上升,如2010年的东单90、213等品种,空杆率高达40%,还有的品种易感大小斑病,青枯、纹枯病及粗缩病,造成早衰减产。

三是品种增产潜力有限,部分农民选择的高杆大穗型品种,由于受密度缩限,追肥及田间管理不到位,产量较低,一般亩产400~500斤,亩产超过750公斤的很少。

2.玉米种植密度偏低,是影响玉米产量主要原因

当前丹东市玉米生产商普遍利用清种垅作栽培形式,并选用高杆大穗型品种,据调查,凤城地区一般亩种植2400~2600株,凤中、凤南2200~2400株,还有地区亩保苗不足2000株,全市平均亩种植不足2300株。由此可见,种植密度偏低是影响玉米群体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3.玉米播种过晚,抗倒伏能力差

由于玉米播种出苗晚,虽然苗期温度较高,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加快,但植物物质积累不足,特别是茎秆的坚韧程度受到影响,加之田间保苗增加,很容易造成玉米中后期发生倒伏和病害的风险的提高。2010年由于受春涝的影响,玉米普遍在5月11~16日播种,比常年晚播种10天左右,所以造成后期倒伏和半截棒增加严重。导致玉米大幅度减产。

4.有机肥使用率逐年较少,配方化肥利用率不高

丹东市当前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有机肥施用量少,化肥施用方法不当,肥料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大部分依靠化肥等维持和提高产量。全市大约有三分之一玉米面积不施农肥(20万亩),有60%的农户存在施肥不合理。主要问题是,一是不重视N、P、K肥配合施用。二是氮肥用量偏大,一次性施肥造成后期细胞早衰。三是施肥时期与作物需求高峰期不吻合,肥料流失浪费严重,肥料利用率仅为50%~60%。

5.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

丹东市的玉米土壤耕层明显存在“浅、实、少”的问题。即土壤耕层明显变浅(不足15cm),土壤结构紧实,严重板结,有效耕层土壤量显著减少(正常壤量为2.72×106kg/ha,我国为2.34×106kg/ha,比正常较少14%。我地区降低达27%),已经严重阻碍了玉米产量潜力的正常发挥,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大型农机具的食用急剧较少,农村主要使用小型农机具进行田间作业,达不到耕层深度标准,大部分耕地20多年来进行过深松整地。由于小型农机具耕作深度浅,作业幅窄,拖拉机在田间反复碾压,导致土壤耕层逐年变浅,容量增加,犁底层逐年加厚,严重板结,耕层有效土壤量大幅降低,理化性状恶化,水、肥、气、热不协调,不通风,造成土壤纳雨保墒和保肥供肥能力弱,同时,作物根系难以穿透犁底层,根系分布浅,吸收营养范围减少,肥水利用率下降,还易引起倒伏早衰,降低了土壤的抗逆减灾能力和产出能力,这已成为稳定产量能力和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障碍因素。

6.玉米机械化发展缓慢,规模小、水平低

丹东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较缓慢仅占种植面积的6.5%,是玉米机械化发展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尽快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已成为优化丹东市农业机械化结构,提升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的客观要求[2]。玉米收获机数量严重不足,按“十二五”末期玉米机收水平达到50%以上,需新增1200台以上的玉米收获机才能满足要求;地块面积小,不利于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丹东地区玉米生产经营规模偏小,种植玉米散小乱杂,机械作业难度大、效率低;目前,技术性能完全过关,适应丹东市农田作业的玉米收获机产品很少,玉米收获机本身还存在不少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缺陷,由于玉米收获市场还处于推广起步阶段,一些企业重视生产数量,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跟不上,严重影响了收获效率和质量,影响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作业市场还未形成,机具投资回收期长。农户购买玉米收获机械一次性投资较大,跨区作业市场还不成熟,作业量难以保证,机手操作技术不熟练,影响作业质量。在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中,机手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作业质量和效益。

三、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对策

1.选用适宜品种,增加种植密度

根据土壤地力状况,选择适合本地种植品种,一般地力较好的地块,应选择丹玉402、丹玉405、丹玉88、新丹13喜肥品种,地力稍差的地块,应选择丹玉39、丹玉69、丹玉99、农大95、吉东21等耐瘠薄品种。种植密度应在原亩稀植2200-2400株的基础提高亩种植2600-2800株。丹东地区山坡地较多,山地宜选择耐瘠薄品种,不能购买超出本地无霜期的品种和越区种植的品种,通常种植户要选择两种以上的品种[3]。

2.根据土壤墒情和温度确定播期

各地应以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播期,当土壤5cm处地温稳定通过8-10℃,土壤耕层含水量在20%左右,为最佳播种时间。如果土壤墒情较差,需提前3-5天播种,土壤水分较高则需推迟5-7天播种。根据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间和5cm地温稳定通过10℃日期以及春节气温、地温回升慢,土壤墒情等气候特点。玉米播种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28日-5月5日。4月28日由北向南逐渐展开,5月5日播种结束。

3.细致整地,保证播种质量

根据土壤墒情,应及时进行春耕整地,使土壤耕层深度达到20cm以上,将土壤整平,整细,无坷垃。保证一次播种保全苗。

4.增施农肥,加大配方施肥推广力度

为避免玉米在生长期内受降水偏多,光照不足等气候条件影响造成玉米减产。建议在播种时施足农肥和口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据预测,今年夏季雨水集中偏多,易造成养分淋失,建议不应用一次性施肥方式,并在玉米拔节期进行追肥。

5.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丹东地区玉米病虫害较重,病害重点注意黑穗病、大小斑病、灰斑病,特别是玉米粗缩病防治,注意选好抗病品种。虫害防治重点防治好地老虎、粘虫、玉米螟等,地老虎可用50%巴丹可湿性粉剂拌炒香的米糠和麦麸(1:50)撒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玉米螟防治可用3%呋喃丹7.5-15.0kg/hm2,制成毒土,撒于心叶内,可有效防治。

6.改善基础设施,增强抗灾能力

大力推广土壤深松技术,增加土壤耕作层深度,争取在3年内达到25厘米耕作层。提高土壤透气透水等理化性质。土壤容重和耕作层土量。增强抗旱保水能力。建立旱能灌涝能排,稳定高产机制。实行重点扶持和保护政策。逐步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使玉米产量有一个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张淑华,李桂林.丹东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5.

[2]关于加快发展丹东市玉米收获机械化问题的思考,辽宁金农网.

[3] 丛丽红.丹东地区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2.4.

作者简介:宋青川(1985-)男,研实员,主要研究方向:种子繁制与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