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夏邑,循环农业之路越走越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夏邑,循环农业之路越走越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河南省夏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120万人口中,农民就占了90万。因此,该县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始终把三农放在重要位置,围绕三农做好一系列文章。

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优质名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夏邑县始终把实现粮食稳产高产、保证粮食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刻也没有放松。正因为如此,该县连续5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夏粮生产实现了“七连增”。

为了不折不扣地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把农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夏邑县委、县政府采取“两到村、四到户、五不准”举措,让种粮农民吃下了“定心丸”。在稳定粮食生产大局的基础上,夏邑县委、县政府狠抓特色农业,致力于打造优质品牌。

“孔祖宴”食用菌、“栗园”蔬菜、“鸿马”面粉……近年来,夏邑县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而出现的各种著名品牌产品,不仅在全国范围内走俏,有的还打入了亚洲及欧美市场。

现在,这些品牌农副产品的外包装上又凸显了“中国长寿之乡”标志,加上了“来自中国长寿之乡的真诚奉献”等字样,不少产品还同时印上了中国老年学会颁发给夏邑县的牌匾图片。

夏邑县是农业大县,如何破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题,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该县决策者的选择是发展特色农业,做强品牌农业。

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夏邑县注重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打造产业基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食用菌生产基地。目前,该县24个乡镇、200多个专业村、1.1万专业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建有标准化菇房1.3万余座,品种十余个,年产食用菌1.25亿公斤,拥有食用菌加工企业30余家。先后被(河南)省农业厅评为“河南省食用菌生产基地”、“河南省食用菌生产先进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和“中国食用菌之乡”。

――优质棉花产业基地。依托自然条件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棉花生产,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从优质棉花生产到棉纱、坯布、服装加工的一条龙生产。目前,该县年产棉花2000多万公斤,拥有较大规模的棉花加工企业30多家、服装加工企业40多家,年生产成衣50万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无公害蔬菜、果品生产基地。目前,该县有14个乡镇被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委员会认评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基地。30万亩果蔬每年产量达40亿公斤,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20个大中城市。

――畜牧产业生产基地。现有中型饲养场1000多个、饲养小区55个、饲养大户2万余户。该县畜禽存栏量达960余万头(只),总产值达20亿元。以栗城肉联、双碳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达23个,年可消化牲畜近百万头(只)、家禽3500万只。

――林木板材生产基地。夏邑县是河南省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5.7%,林木总株数达4000万株,其中速生杨500万株、活立木积蓄量达500万立方米,林业产值平均每年以18%以上的速度增长。该县板材加工企业260余家,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余人,年加工木材175万立方米,成为豫东最大的板材加工销售生产基地。

近年来,夏邑县充分利用基地优势,依托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优质苹果基地县、河南省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等平台,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绿色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加速推进品牌扩张。在培育主导产业方面,重点打造食用菌、蔬菜和面粉加工三张“名片”。食用菌依托中州食用菌开发公司注册“成洋”牌商标,开发12个系列22个品种,日加工鲜菇10万公斤,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比利时、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近亿元、创汇800多万美元,成为夏邑县农业的“金”字招牌。蔬菜注册了“栗园”牌商标,苹果注册了“古栗”牌商标,制定了省市地方标准规程21个,产品畅销国内各大市场。面粉加工依托雪枫粉业公司,创出了“鸿马”中国知名品牌、国家免检产品,生产规模居商丘市第一、河南省第三,日加工能力达到1300吨,带动发展小麦订单40万亩。

为确保品牌农业叫响国内外市场,夏邑县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实施绿色证书、阳光工程为重点,认真开展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累计培训专业农民6万余人,实用技术培训85万人次。夏邑县因此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教育先进单位,并被命名为全国实施绿色工程示范县。2008年11月,夏邑县被中国老年学会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获此殊荣后,夏邑县充分利用这张耀眼的“名片”,进一步擦亮品牌农业。“长寿”麦胚、“长寿”饺子粉等应运而生,原有的品牌也印上了“中国长寿之乡”这一响当当的品牌,使夏邑县的品牌农业更具知名度,更加受青睐。

循环农业之路越走越宽

近年来,夏邑县立足生态优势,摒弃高消耗、高投入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农村生态保护和农产品质量提高互相促进的路子,生态农业循环之路越走越宽。

――土地“减肥”提质。以前施肥凭经验和“多多益善”,施肥量一年比一年“多”,农田一年比一年“瘦”。为提升土壤和生态环境质量,该县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采样、测土、化验分析,建立土地功能档案,根据不同地块给农民量身订制“营养餐”,实现科学“进餐”,不再“暴饮滥食”,减少了化肥施用量。该县实施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00万亩,累计减少肥料投入5965吨,地力提高2%以上,作物产量提高5%~10%,年增收节支6080万元。

――秸秆“生气”节支。夏邑年产作物秸秆100万吨以上,往年或被烧火做饭,或就地直接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秸秆气化工程,秸秆等废弃物在农村成了“香饽饽”,成为沼气建设的优质原料,实现了“变废为气”,并且获得农业生产的绿色、高效有机肥料,形成“畜―沼―菜(果、菌、粮)”等生态循环链。如今,该县累计建沼气池5万余座,年转化作物秸秆30万吨,提供有机肥100万吨,产沼气2000万立方米,为农民节支3000余万元。

――蘑菇“废物”增效。夏邑是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现发展双孢菇棚1.5万座、750万平方米,年产蘑菇10万吨,随之带来大量的蘑菇废弃物,致使蘑菇生产场所周围环境恶化。夏邑县委、县政府按照“产业发展循环生态化、农业生产环境清洁化”原则,引导农民用蘑菇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堆制发酵作有机质肥料用来栽种瓜果、蔬菜,取得显著成效,该县发展用蘑菇废料作有机质肥料面积1800余亩,用畜禽粪便堆制发酵作有机肥料面积600余亩,平均每亩节本增效300余元。

如今,该县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的意识越来越强,开发推广循环农业的模式日益多样,形成产业循环互动、节支增效攀升、生态效益统一的良性循环格局。

规模养殖撑起农业半壁江山

牛文武是夏邑县的养殖大户。2009年,牛文武的养殖小区得到的政府养殖补贴就达30万元。正是因为发展养殖业回报丰厚,夏邑县一些有经济基础的各路能人看准了这一商机,纷纷兴办养殖场。

“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办养殖场,经销大户投资办养殖场,个体企业主投资办养殖场……夏邑县天蓬养殖有限公司、博瑞种猪养殖场、庆利养鸽场等一批大中型养殖场上马,全县畜禽养殖规模得以壮大。”谈起夏邑县快速膨胀的养殖业,夏邑县畜牧局局长孙良喜高兴有加。

夏邑县“头顶”全国山羊板皮出口基地、全国黄牛饲养基地、全国生猪饲养基地等桂冠,畜牧业收入一直是该县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夏邑县委、县政府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畜牧业,推进全县畜牧业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目的是依托养殖业,让更多农民获得就业机会和丰厚的利润。

养殖户筹建大中型养殖场需要用地,或置换或租赁,县、乡政府出面协调;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对待;各级财政每年拿出800多万元,作为养殖补贴发放给养殖户;以财政担保等形式,每年帮助养殖大户协调资金2000多万元;该县畜牧局抽出技术力量,组成服务队,深入到养殖企业,免费开展技术指导。一系列扶持措施,让夏邑县畜牧业蓬勃发展。资料显示,夏邑县已有中型养殖场1000多个、养殖小区55个,养殖大户达2.3万余户;全县牛、生猪、山羊、禽存栏量分别为12.3万头、64万头、78.1万只、796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2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40%以上。

夏邑县养殖规模得以壮大,养殖企业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这些龙头企业采取切实有效的带动模式,让一大批农户走上了致富道路。薪宝鹅业公司拥有1万只良种鹅和年供应30万只商品鹅的规模,是全国最大的良种鹅基地之一。薪宝鹅业公司成立了群兴鹅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良种鹅、商品鹅的饲养放在农户家中,为养殖户提供饲料、技术、信息、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让养殖户实现利益最大化。

群兴鹅业合作社社员多达500多户,其中300多个养殖户年收入2万元。双联公司拥有樱桃谷鸭繁育基地、肉食加工、饲料加工等8家分公司,年产值1亿多元。为给养殖户提供最大的方便,双联公司投资480万元建成拥有鸭棚20个的养殖示范园,年出栏樱桃谷鸭100万只。双联公司对每个养殖户都给予资金扶植,提供优质鸭苗、全价饲料和跟踪技术服务,确保每个养殖户每年利润都在5万元以上。

发展养殖业,有效地促进了夏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全县畜牧养殖与加工等相关产业吸纳7万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每年增加不同规模的养殖户100余户。规模养殖催生一批农字号肉食加工企业,产业链条不断拉长,效益大增。夏邑栗城肉联厂、薪宝鹅业公司、双联集团、夏联集团等企业,年加工鸡、鸭、鹅3500多万只,猪、牛、羊200多万头,产品远销广东、浙江、江苏、江西、上海等省、市。

产业集聚区聚出一片新天地

2010年年初,夏邑县集中力量开展“产业集聚区建设加速年”、“形象提升年”活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集聚区的集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突出产业集聚,走特色发展之路。该县规划设计了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精深加工3个发展小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吸引相关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规模。装备制造业已拥有淮海铸造、圣源电缆、鑫源铸造、德信兆友等10余家企业,形成了以铸铁件、电线电缆、汽车配件为主打产品的产业链条。纺织服装加工业以华鹏棉业、中峰纺织、华夏纺织、京清蓉服饰、麦德拉服饰为主,年纺纱规模25万锭,年加工服装500万件。农副产品加工业有雪枫粉业、凯利达粉业、雪玉粉业、瑞丰食品、金之荣食品等加工企业18家,面粉年总加工能力12亿斤。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夏邑县把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等支撑条件有机衔接,既遵循工业发展的规律,又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截至目前,夏邑县产业集聚区实际开发面积近3平方公里,形成三横六纵的路网格局,逐步形成了“带状”集聚的框架,基础设施累计投资5.8亿元。产业集聚区内现有11万千伏变电站1座、日处理150吨垃圾处理厂一座、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具有完备的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等设施。

管理规范,服务到位。夏邑县成立了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零距离”、“保姆式”的全程跟踪服务;对入驻企业建立了“一个项目、一个领导挂帅、一个部门主负责、一个工作班子”的“四个一”机制,为集聚区建设提供领导服务;落实“帮办证、帮招工、帮建厂房”的“三个帮”举措。2009年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1.04亿元,为产业集聚区企业融资4560万元。

截至目前,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65家,已投产企业5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累计投资38.9亿元。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1.9亿元,出口创汇2.8亿元,创利税2.3亿元,安排下岗工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近万人。如今的夏邑县产业集聚区,正成为推动夏邑跨越式发展最具活力的板块和核心增长极。

农业科技110,7年减灾增收6亿元

“农民的庄稼生病第一时间赶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直接到田指导,全县的乡村农户留下匆忙的身影,大田地块遍布服务的足迹……”这是夏邑县农业科技110的真实写照,也是其永恒不变的服务承诺。

为解决种粮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建立服务体系,夏邑县在河南省率先成立以农技推广中心为主体的农业科技110快速反应系统,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全方位、全天候为农民提供科技、政策、信息、营销等服务,随时解答和处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被农民亲切地称为“致富110”。

夏邑县农业科技110以电话咨询、专家坐诊、专车出诊为手段,以推广技术、宣传政策、传递信息、答疑解难为宗旨,实行专家轮流坐诊,做到“有访必接、有灾必救、有报必到、有求必应”。据统计,农业科技110开通7年来,先后接受群众咨询6万余人次,实地出诊、现场指导8000余次,解决农业疑难问题600余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00余项,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亿余元。如今,夏邑农业科技110走进千家万户,达到家喻户晓,成为农民的“贴心热线”、“致富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