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森林建设方兴未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希望城市森林建设能够使得城市林荫气爽,鸟语花香,清水长流,鱼跃草茂。这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这是一个聚宝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中国城市森林论坛首席科学顾问彭镇华教授在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由衷地说道。
作为我国著名的森林生态学、植物育种学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彭镇华教授近年来倡导的“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和“林网化与水网化”等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在我国城市森林建设理论和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森林要发挥其最大生态功能
在国际上曾经有一种说法,一个国家森林覆盖率达到30%,且均匀分布,才可确保生态的安全;一个城市的人均绿地必须在10平方米以上,才算是生态的保障意义,才算是勉强达标。目前,我国要做到这些还很难,甚至是做不到。
“这些指标只是数量,而没有质量,没有可比性,因此我们国家应该有新思路,要走自己的路,因此需要学习,其中包括学习9号文件以及《中国可持续林业发展战略》。并且如何科学地、合理地、充分地开发利用这块宝地潜在的、巨大的能量,这是关键。”彭教授强调。
“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专为‘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写了题词:‘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有人不理解,“让森林走进城市”不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一个“让城市拥抱森林”?这就有辩证法的含义。当森林引进城市,城市是个什么态度呢?是个拥抱的态度,是个爱护的态度,是一个重视的态度,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态度,这对于城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彭教授说。
城市森林建设核心目标是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服务,为城市发展服务,生态效益是摆在第一位的。因此,必须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到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来考虑。“城市里的树木植被等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的功能,它就应该组成城市森林,应该有新的含义。”他介绍说,“中国的文字很有意思,中国的‘森林’两个字就很有深意,‘森’字是三棵树,‘林’字是两棵树,也就是说,城市里很多树加在一起就是森林。我觉得城市森林就是要以高大的乔木为主体,而不单是花花草草,要发挥它最大的生态功能,这是城市最需要的。”
一个理念,三个转变
近十几年来,彭教授牵头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搞了一个“中国森林生态网络”,涉及16个城市。中国林科院先后与19个省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包括城市林业在内的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目前已经完成了四个省(江苏、安徽、浙江、湖南)、四个市(上海、北京、扬州、广州)的现代林业发展研究与规划。他们提出一个观点,概括为“一个理念,三个转变”。
“一个理念”就是城市要“林网化和水网化”,实际上这也是继承和发展我们国家过去的“山水园林”。“山水是不可分家的,因此,必须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有一个大的工程使得林网和水网结合成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态体系。”彭教授介绍说。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森林是“城市之肺”,而河流、湖泊等各种湿地则是“城市之肾”,城市因为有了森林和流动的水体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因此,林水结合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林网化与水网化是林水结合的一种城市森林环境建设理念,具有“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特点,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城市市情的,有利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较少的土地通过整体效益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个转变”,首先就是要把过去城市比较注重视觉效果、美学效果转变到注重人的身心健康这个轨道上来。第二个转变,从过去注重绿化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向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来转变。“现在我们城市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彭教授说,“城市本来就是土地很金贵的地方,本来应是很高很大的行道树,结果经过截干(修剪),都矮趴趴的,某个时段这样的绿化不如没有绿化。如汽车尾气产生的污染空气等,没有办法进行空间交流,不能很好流通,这样的地方远不适合人类居住和活动!可以说,一个大树的生态功能是小树、矮树的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所以我们如果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即使现在我们城市不增加绿化用地,它也可以成倍成倍地增加我们的生态功能,树冠增加,绿量增加,就可以增加巨大的生态功能。”第三个转变,要从集中在建成区的内部绿化美化向建立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因为现在城郊结合部的污染,已经不是简单的大气、地表水污染的问题,而是深入到土壤地下水的污染,而且污染也不是短期能够修复的。同时城乡接合部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二是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三是生态功能的高效性。因此,应该加强绿化建设,使之成为“林网化与水网化”的骨架。
“三个转变”的提出意义重大,它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如何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效率指明了新方向。
挖掘城市森林的经济效益
“我国城市里人口多,将来我们在城市森林研究上,不仅要有定性,而且要有定量,这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国家现在也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进行了森林资源纳入国家绿色GDP的研究,以及广州、天津、上海等城市对绿化效益的初步测算等等,这是一个新的方向,也是体现林业多功能、多效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彭教授对城市林业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美国曾经对森林城市里的10亿株成龄树木的能量和CO2储存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城市森林的储碳量达到80亿吨左右,占到美国全部森林储碳量的5%。这些树木至少可以减少3000亿千瓦的电能的使用量,产生2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这是美国计算的,这要拿到中国来计算,我们人口多,会是从负数变到正数,就不是什么几百亿元的价值了。”彭教授激动地说。
他继续介绍说,“树木吸收CO2,很重要的就是经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对二氧化碳释放量都争论不休,美国为什么不肯签《京都议定书》,就是二氧化碳在工业发展中的结果,现在碳汇变成了世界国家的一个贸易性数字,可以交易。中国人口多,在这里就变成巨大的财富。比如说灰尘,可呼吸的灰尘,有人在美国图森市研究表明,一棵大树每年可吸收226.8千克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全市50万棵树每年可以截获6500吨的可吸入的颗粒物质,如果按照每一棵树平均4.16美元计算,经济价值就达150万美元,那要是在中国人多的情况下,对健康影响就不止150万美元,可能要翻若干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