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国家审计局原局长李金华曾指出“中国经济存在马太效应,地区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来越严重,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因此如何调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Abstract: Jinhua Li, the former director general of The National Audit Office, has pointed out "the Matthew Effect exists in China Economy and the economy is developing unevenly between reg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roblem of the imbalance in regional economic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it is more disequilibrium that the rural surplus labors transfer to developed regions to some extent. So it is significant how to adjus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s and promote the 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区域经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rural surplus labors;transfer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115-02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我国区域按功能分为四大经济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可用基尼系数和GDP指标来衡量。

1.1.1 基尼系数衡量下的贫富差距作为反映收入差距状况的基尼系数,表1列出了我国1997年到2008年的基尼系数,从1997年0.3706到2008年0.5左右,连续7年超出国际警戒线(国际通常以0.4作为“警戒线”),我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1.1.2 GDP指标衡量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表2为我国2000年到2007年三大地区人均GDP。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东西部地区(此处,东部和东北地区统称为东部地区)人均GDP差距逐渐扩大,尤其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差异显著,这说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2008年,广东人均37588元,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3861元,收入比为2.71:1;美国人均GDP最高的州与最低的州为2:1;英国1.68:1。

1.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普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土地的禁锢。据学术界测算,农村大约存在1.6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从城市化进程来看,2008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5.68%。城市化改造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美国2008年城市化水平达到97%,英国1998年城市化水平就已达到89%,因此,我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缺陷,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促进经济发展。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分布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由西向东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说明了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呈反相关。经济越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少,经济越落后,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多。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来看,据统计,2006年有49.3%的农村劳动力到省外务工,且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表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分布不均衡,与经济的发达程度呈反向关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分布不均衡,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的失衡,又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2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落后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这种转移又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具体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从大力发展东部地区到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再到“十一五规划”,根据政策导向,我国经济区域分为四大板块:东部率先发展、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经济不平衡。贫困地区因经济落后,在吸引劳动资源方面没有优势,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结果是两级分化更加严重,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贫困地区缺乏人力资源越来越落后。

从劳动力构成来看,表3、表4说明,外出转移人员主以青壮年为主,而留守在农村的大部分是儿童和老年人,且文化程度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当地经济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耕地荒废,老人和孩子无人照顾,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制约地方经济,危害国家粮食安全,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外出人员管理、孩子教育、老人赡养等问题。

从劳动力流向来看,表5揭示,到省外就业的人员几乎占了一半,尤其是中西部到外省就业的人员更多,而且人员流向集中于经济发达的东部,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这种劳动力导向对流入地而言,满足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劳动力资本,增加流入地人力资本存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2005年,河南省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当地GDP的贡献达到为20.4%。而对转出地,虽然农村居民储蓄有所增加,但是经济实质并未增长,区域间经济更加不平衡。

3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平衡发展

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不平衡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又刺激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国家和区域间应积极寻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办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度转移。办法大致分为两种:就地吸收和外地转移。

3.1 就地吸收就地吸收是指经济落后地区大力发展经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具体策略有:

3.1.1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一方面可以吸收多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农业规模效益。如整合农业优势产业和资源、延伸农业加工链,利用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经济资本等。

3.1.2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经营机制灵活,是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载体。如关岭自治县的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不足千人增加到2007年30067人,增长30余倍,就业人数占全县农村劳动力15.6%;2007年总产值119738万元,是1978年的37倍,上交的税金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39.5%。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3.1.3 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性条件。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趋于内部转移的实践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实现城市化,也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内部转移的途径主要是农村非农化和农村城市化。农村非农化的道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外部转移和内部吸收;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走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

3.1.4 激励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具有资本需求弹性小、劳动力需求旺盛、进入门槛较低、就业稳定性强、创造消费需求等特点,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经济发展中前期,发达国家依靠工业高速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发展后期,主要依赖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功能。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中多数就业人口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都在50%以上。表6反映我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主要面向第二、三产业,所以,第三产业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3.1.5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自主创业金融危机让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遭到严重“创伤”,企业倒闭、裁员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已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自主创业,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自主创业可以使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

3.1.6 建立共建村东部地区农村拥有先进的发展经验,而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如果东、中、西部地区能够积极的沟通,建设产业链或者互助村,那么将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整合,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3.2 外出转移外出转移流程图如图1所示。外出转移能为当地经济带回丰富的实践经验、管理经验、创业经验,适度的劳动力外出转移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但是合理导向的劳动力外出转移需要教育和政策的保障。

3.2.1 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计划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不只是农民进城打工,当他们掌握相应技术、技能,脱离对土地的依赖,就能参与到城市建设,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3.2.2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首先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日本从明治时代开始,就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良好的教育使日本农村劳动力对于非农就业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所以日本战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迅速转移的内在条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教育程度较低,东部每100人中拥有科技人员l8名,西部2名;乡镇领导学历大专以上东部地区64%,而西部只有2%;人均受教育时间东部10年零8个月,西部才3年零6个月。所以,区域间的人力资源素质差距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在因素,应大力发展不发达地区的教育。

3.2.3 改革户籍制度 实行人口登记管理户籍制度,对我国二元经济改造、现代农业建设,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战略作用。它能打破城乡分割壁垒,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消除劳动力流动的行政,实现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平等竞争就业,使城乡劳动力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同时,逐步健全覆盖全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支持系统,包括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体系、劳动力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体系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好的宏观环境和条件。此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和外出转移人员回到本地区,为本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刁学锋.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解决对策选择[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芮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思路[J].科技信息,2009,(18).

[3]于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路径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彭荣胜.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J].商业研究,2009,(7).

[5]陈俊.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析[J].经济与管理,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