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认为,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形式,是衡量创造力的指标。课堂上,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回答过早地做出评价,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使学生的思维不能向深度扩展,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与感悟,给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时间和机会,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探索与尝试,以飨读者:

1.巧设情境,激起发散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巧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在语文课堂上,我有时用讲故事的形式,有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展示实物或图片,有时用鼓励的目光、赞许的语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例如我在教《院子里的悄悄话》一文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树冠与年轮具有指示方向的作用,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投影配上音乐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难题,在太阳的普照下,树在一天天地成长,树干也一天天地加粗,一年又一年,南面朝阳的树冠长得茂盛,树冠就大,所以树冠大的一面就是南面。打出的课件上看出横切面图,南面朝阳的年轮比北面的长得宽,这样一年又一年,南面的年轮间距显得稀疏,而北面的年轮就显得稠密,这样,学生很清楚地明白了年轮指示方向的道理。直观地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巧妙设疑,开放学生大脑,激活发散思维。有人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发散思维要从问题入手。我在教学中,针对教材,适时提出一些有争议、答案多元化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去寻找多种答案,大胆实践,不拘一格,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然后,我再启发学生分析比较,从众多答案中筛选出最佳的方法。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后想一想,你想对文中的父亲说些什么?教学《母亲的账单》时,我先不让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而是让学生思考最后的结局会怎样?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让他们的思绪自由飞翔,这样,使学生大脑变得开阔,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拓展想象空间,激励发散思维。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丰富的想象能诱发创新意向,激励发散思维,驱动思绪的自由驰骋。同时,小学生正处于幻想的年龄,因此,我根据语文特点设计想象的方式、拓展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实践,但又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而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独立思考,大胆猜想,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

⑴指导看图,发挥想象。在教《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想象,描绘意境,有的说桂林的山像一匹奔驰的骏马,有的说桂林的山像一只爬行的海龟……他们把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其中的含义,发展想象力。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朗读、体会送别时的感人场面,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从而对其进行人文教育。

⑶根据故事情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激励发散思维。如: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清明节到了,面对母亲的遗像,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们结合课文,放飞想象,畅所欲言,同时我适时点拨,使学生懂得母爱的伟大,接着,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假如文中的母亲没有病逝,文中的"我"应该怎样做?学生们大胆想象,各抒己见,从而使学生懂得如何回报母爱。这样,学生不仅受到德育教育,而且在想象中激励了发散思维。

(4)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在教《游子吟》古诗词时让学生读诗句,想画面。再出示画面,让学生复述诗句。配上乐曲,给学生营造一种以读代讲,文不离情,情文并茂,自读自悟的语文意境。

在三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大胆尝试,开放语文课堂,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由放飞思维的平台,使每个学生乘着思维的翅膀纷纷飞翔在各自的天空中,尽管每个孩子起飞的地点、角度,飞行的高度、广度,看到的风景可能很不相同,但是他们真正感受到了自由的快乐,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