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急性毒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急性毒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pH值为7.5~7.7,溶氧7 mg/L,盐度32,温度(24.3±2)℃条件下非离子对红东方鲀的急性毒性。试验鱼体质量为(8.5±0.5)g。急性试验设定氨氮浓度梯度为0、56.99、64.89、73.84、84.10、95.74、109.00 mg/L,对应的非离子氨浓度分别为0、0.95、1.08、1.23、1.40、1.59、1.81 mg/L。结果表明:在急性试验中,氨氮对红鳍东方鲀产生了毒性,暴露24、48、72、96 h LC50分别为97.61、87.22、78.62、72.38 mg/L,安全浓度为7.24 mg/L。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24、48、72、96 h LC50分别为1.62、1.45、1.31、1.20 mg/L,安全浓度为0.12 mg/L。

关键词 非离子氨;红鳍东方鲀;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安全浓度

中图分类号 S965.1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253-02

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由于排泄物、残饵的长期累积,导致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往往超过水生动物的耐受值,从而影响鱼类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氨氮在水中以离子氨(NH4+)和非离子氨(NH3)2种形态存在,而非离子氨(NH3)对鱼类有较强的毒性,是制约高密度养殖模式下鱼类正常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属硬骨鱼纲(Osterchthyes),鲀形目(Telraodontiformes)、鲀科(Tetrao-dontidae)、东方鲀属(Fugu)。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的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目前,我国沿海共发现17种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是个体最大、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之一。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高、营养丰富,素有“百鱼之王”的美称,深受喜爱,养殖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该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氨氮对红鳍东方鲀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旨在为养殖水体中合理调控氨氮浓度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鱼。试验用红鳍东方鲀购自大连天正集团大黑石养殖基地,运回实验室后放入水槽中暂养1周。暂养期间每天投喂2次,换水1次,并及时清除残饵及粪便。选取平均体重(8.5±0.5)g、身体健康、反应灵敏的鱼进行试验备用,试验开始前24 h及试验期间暂停投喂。

1.1.2 试验药物。试验用NH4Cl为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AR),将NH4Cl用烘箱烘致恒重后配制母液,根据需要稀释为不同浓度。

1.1.3 试验仪器。SX725型pH/mV/溶解氧测量仪,由上海三信仪表厂生产。

1.2 试验条件

试验采用40 L塑料水槽,每个水槽盛20 L试验液,空气压缩机24 h增氧,测量pH值及溶氧,pH值为7.5~7.7,溶氧7 mg/L,盐度32,温度(24.3±2)℃。

1.3 试验方法

1.3.1 预备试验。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法[1]。为使试验顺利进行,首先根据氨氮对其他鱼种毒性试验的相关研究设置药物浓度范围,进行预备试验。估计5个浓度值,每个浓度5尾鱼,药物处理24 h,以24 h未见死亡组和全部死亡组的浓度为最小浓度和最大浓度。为消除饵料影响,试验期间不投饵。

1.3.2 正式试验。根据预备试验结果确定试验浓度范围,按照等对数间距设6个浓度梯度组和1个对照组,每个浓度设置3个平行组,每个水槽放10尾鱼,每24 h更换1次试验溶液,换液量100%。试验开始后连续8 h观察中毒症状,此后不定时观察,随时捞出死亡个体,并于24、48、72、96 h分别记录各组鱼死亡数量,死亡的判断标标准为鳃盖停止运动,且用小镊子或玻璃棒夹碰鱼的尾柄部,5 s内无任何反应即视为死亡。试验分组及浓度设置见表1。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用概率单位回归法求出24、48、72、96 h试验鱼的半致死浓度(LC50),并给出LC50的95%可信区间,其中,非离子氨计算公式为:

[NH3]=[NH4++NH3]/[10(pKa-pH)+1][2]

其中,pKa=0.090 18+2 729.921/T(T为开氏温度)。

安全浓度采用下列公式计算:SC=96 LC50×0.1[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毒症状

试验刚开始时,各浓度组试验鱼表现兴奋,在水槽中迅速游动。随时间推移,低浓度组的红鳍东方鲀活动趋于正常,与对照组活动情况基本相同,试验鱼在水中上层静伏或缓慢游动,而高浓度组试验鱼仍然在水槽中迅速游动。约2 h后,高浓度组试验鱼出现不良反应,大多靠近槽壁,个别卧于槽底,呼吸频率加快,身体约2 s颤抖1次。约4 h后出现死亡个体,试验鱼平衡能力明显受到影响,歪向一侧,碰撞壁边,口张开,呼吸微弱,用玻璃棒碰触,反应迟缓。约5 h后出现大量死亡,死鱼身体僵硬,沉入槽底,体色略发黑。中浓度组在随后的观察中,也陆续出现中毒症状,死亡数量上升。

2.2 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急性毒性作用

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毒性作用结果见表2,对照组和第1组在96 h内未出现死亡鱼,第2组在72 h内出现死亡鱼,第3组在48 h内出现死亡鱼,第4、5、6组均在24 h内出现死亡鱼,第6组在24 h内试验鱼全部死亡。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各组试验时间的增加,各组死亡率也增加。

试验表明,在pH值为7.5~7.7,盐度32,水温(24.3±2)℃条件下,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62、1.45、1.31、1.20 mg/L,安全浓度为0.12 mg/L。

3 结论与讨论

氨氮是水生动物排泄物、残饵以及动植物尸体等含氮有机物分解的终产物[4],且非离子氨是主要的致毒物质,其毒性是离子氨毒性的300倍,水环境中非离子氨增加会抑制鱼类氨的排泄量,使其血液和组织中氨的浓度升高,降低血液载氧能力,造成体内正常代谢降级或停滞,进而对机体产生一系列毒性[5]。此外,因非离子态氨不带电荷,具有较高脂溶性,容易透过细胞膜,使鱼类中毒,导致鱼鳃对氨气的通透性增加,刺激鱼体兴奋,使鱼发生痉挛,至衰竭而亡等一系列生理毒性反应[6]。该试验中随氨氮浓度增加,试验鱼死亡数量增加,随试验时间的延长,同一浓度试验鱼死亡数量增加。

有报道认为,鱼类对非离子氨(NH3)浓度的96 h敏感区间为0.4~3.1 mg/L[7]。USEPA通过对17种海水鱼类的非离子氨急性毒性试验,得出海水鱼类非离子氨的LC50是1.86 mg/L[8],该试验结果与之相符。其他研究表明,非离子氨对菊黄东方鲀的96 h LC50为2.824 mg/L[9],对斜带石斑鱼苗的96 h LC50为2.12 mg/L[10],对黑鲷幼鱼96 h LC50为1.99 mg/L[11],三者均比红鳍东方鲀的LC50值高,表明红鳍东方鲀对非离子氨的耐受力较低。对于淡水养殖鱼类,非离子氨对鲤幼鱼的96 h LC50为0.686 mg/L[12],对白斑狗鱼幼鱼的96 h LC50为0.801 mg/L[13],对泥鳅的96 h LC50为0.319 mg/L[14],表明红鳍东方鲀对非离子氨的敏感性高于这3种淡水养殖鱼类。

研究表明,水中的pH值、溶解氧、盐度、水温等可影响氨氮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在pH值为6.0、7.5和8.2时,氨氮对克林雷氏鲶(Rhamdia quelen)的96 h LC50分别为0.44、1.45、2.09 mg/L[15]。溶氧5.0 mg/L时,虹鳟对氨的耐受力比在8.5 mg/L时小30%[16]。一些对海水动物的研究表明,盐度越高,毒性越低[17]。该试验在pH值为7.5~7.7,溶氧7 mg/L,盐度32,温度(24.3±2)℃的理化条件下进行,得出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安全浓度为0.12 mg/L,建议在此条件下,加强水质监管,把工厂化养殖水环境中非离子氨浓度控制在0.12 mg/L以下,避免红鳍东方鲀受到养殖水环境中氨氮毒性胁迫。

4 参考文献

[1] 周永欣,章宗涉.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5-114.

[2] EMERSON K,RUSSO R C,LUND R E,et a1.Aqueous ammonia equilibrium calculations:effect of pH and temperature[J].Journal of the Fisheries Research Board of Canada,1975,32(12):2379-2383.

[3] ZANG WEI LING,XU XUAN CHENG,DAI XI LIN,et al.Toxic effects of Zn2+,Cu2+,Cd2+ and NH3 on Chinese parwn[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1993,11(3):254-259.

[4] 王甜,杜劲松,高攀,等.氨氮对白斑狗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J].水产学杂志,2010,23(3):37-39.

[5] 高银爱,夏小平.非离子态氨及酸碱度对鳜鱼种的毒性试验[J].内陆水产,1999,24(6):2-3.

[6] RANDALL D J,WRIGHT A.Ammonia distribution and excretion in fish[J].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1987(3):107-120.

[7] JOWN E.氮化物对鱼类的毒性.淡水渔业译丛[M].1983:58-62.

[8] USEPA(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Ambient water quality criteria for ammonia(saltwater)[M].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pringfield,VA.1989.

[9] 徐嘉波,张根玉,施永海,等.氨氮对菊黄东方鲀幼鱼的毒性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9):161-164.

[10] 郑乐云.氨氮和亚硝酸盐对斜带石斑鱼苗的急性毒性效应[J].海洋科学,2012,36(5):81-86.

[11] 龙章强.黑鲷幼鱼(Acanthopagrus schlegeli)对氨氮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维生素C的营养需求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2] 王琨.氨氮对鲤幼鱼部分组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7.

[13] 王甜,杜劲松,高攀,等.氨氮对白斑狗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J].水产学杂志,2010,23(3):37-39.

[14] 刘义,谢刚,焦万明.氨氮对泥鳅的急性毒性试验[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141-143.

[15] MEADE M E,WATTS S A.Toxicity of ammonia and nitrite to juvenile Anstralian crayfish,Cherax quadricarinatus[J].Shellfish Reseach,1995(14):341-346.

[16] THURSTON R,RUSSO R C,VINOGRADOV G A.Ammonia toxicity to fishes effect of pH on the toxicity of the toxicity of the un-ionized ammonia species[J].Environment Science Technology,1981(15):837-840.

[17] 陈金凤.氨氮对文蛤能量收支的影响及其毒理效应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