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农村孩子爱上课外阅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农村孩子爱上课外阅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大家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 ,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会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可见,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然而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远远落后于这一要求。

调查显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创设开展课外阅读适宜的环境,可供阅读的课外书籍过少。

针对农村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这些情况,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营造阅读氛围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他们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

首先,要让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外阅读好书是有益无害的,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家长要给孩子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尽量少看电视多读书;教师要鼓励家长与孩子多进行“亲子共读”活动;班级要定期开展“优秀亲子共读家庭”的评选活动,并颁发证书。这些形式不同的活动,促进了亲子共读计划,也进一步推动了课外阅读的展开。

其次,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学校的阅览室尽可能地多征订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报纸杂志;班级可设立图书角,尽量使学生手边拥有他们感兴趣的、适合他们各自发展水平的阅读资料;教师可指导学生交换阅读各自的课外书,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最后,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低年级小学生既爱听也爱讲故事。教师可根据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活动课时间,让一些会讲故事的学生把自己读到的有意义的、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样,既能让讲故事的学生与别人分享读故事的快乐,又能促进听故事的同学萌发读故事的愿望。中高年级学生可将所读的名篇佳作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课本剧汇报演出。通过活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就能被激发出来。

二、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且鉴别能力低,而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指导学生读积极健康的书。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指导学生选择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学完《三顾茅庐》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完《狼和小羊》后,可以让学生阅读《伊索寓言》。

小学阶段有六年,时间跨度较大。我们指导学生选择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学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注意力不持久,所以让他们读注音读物、读有趣的小故事;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作铺垫。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读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如学完《新的跨越》后,学生明确了消息的写法,教师可动员学生阅读报刊上的新闻作品,进一步明确新闻作品的写法,为习作《写板报稿》打下基础。

三、积极评价,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言行的“指南针”和“引路牌”,也是学生心情的“晴雨表”和“催化剂”。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要包容学生,放大其爱阅读的优点,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教师在关注自己的阅读,进而产生继续阅读的心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所以,在阅读评价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人员参与评价,全方位巩固阅读成果,调动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的步步深入。为了保证学生的读书热情,教师应重视学生读完书后的成果与收获。可经常举办读书笔记展览与评比;可通过家长会让家长反馈孩子在家里的阅读情况,并在班中推荐“读书小标兵”;班主任与学校可进行考核评比,利用“手抄报”“读书演讲”等比赛活动,介绍名作家、名作品,以及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心得等。这样通过定期反馈,巩固了阅读的效果,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应做好农村孩子课外阅读的引路人;应积极拓展渠道,为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真正做到“把书读旧,把人读新;把书读薄,把人读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