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TG3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2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开始实施。社区矫正,是指对不需要、不适宜监禁或继续监禁的罪犯放到社区内,由专门的政府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法定的期限内,矫正这些罪犯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为了更好了解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加强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检察监督职能,2012年上半年,新浦区检察院与当地司法局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对近三年来被判处非监禁刑的部分罪犯进行回访,同时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调研,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目前区矫正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经费严重缺乏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经费支撑,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社区矫正走访等都需要经费,经费问题限制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在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保障方面,以矫正对象基数测算的执行专项经费已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但社区矫正工作的其他经费尚未建立稳定的保障机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有些矫正对象是聋哑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跟他们进行交流非常困难,聘请手语翻译又缺少经费。

(二)专职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得不到保障

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需要有专业的矫正人员,如何增强和充实专业矫正人员,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社区矫正工作的情况来看,担任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是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根据规定,要求司法所应当由三名以上人员组成,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而在实践中司法人员编制短缺,个别基层司法所包括所长也仅有两名司法人员,并且这些人员还要承担街办(乡镇)安排的任务,人手少、任务重,使得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难以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不能保质、保量完成社区矫正工作。

(三)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支撑

社区矫正工作主要针对管制、缓刑、假释等罪犯。根据相关规定,这些罪犯的行刑机关都应是公安机关。但是《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而现行的法律又未赋予司法行政机关执法权和主体资格,这不仅与公安机关的执法权产生法律冲突,而且使司法行政机关在开展工作时责权不统一,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在实践中,由于缺少法律赋予的强制性手段,对那些拒不接受矫正的矫正对象或在矫正中表现不良的矫正对象,社区矫正组织因有责无权,不能及时予以惩戒,公安机关也往往不予配合;而对那些积极配合矫正、表现良好的矫正对象的,也因程序过于繁琐等因素,不能及时给予奖励,不能很好体现出奖惩结合的矫正方针。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矫正对象被释放后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也是造成矫正对象不好管理的重要原因。有些矫正对象被释放后,家人不接受他,有些矫正对象身体有残疾,甚至是聋哑人,他们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加之自身有"污点",找工作很困难。此时,再叫他们到社区矫正组织去报到、去接受管理,使得他们有抵触情绪。

二、在实践中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

(一)严格按照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特别是《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社区矫正本质上就是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公、检、法、司四单位应统一认识,密切配合,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保证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实施。

(二)政府应加大投入,保证经费来源

各级政府专门用于社区矫正的经费太少,要解决经费问题,首先政府要重视;其次要有统一的执法机构与管理机构;最后还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

(三)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培训

社区矫正工作的志愿者很多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目前要认真做好对社区矫正志愿者的选聘工作,广泛动员和吸收社区内热心矫正工作的社会团体人员、社区服务人员、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教师、社区干部等,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并鼓励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和培训。定期、不定期的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采取知识讲座、考察交流、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素质。

(四)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

要加大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宣传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报道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工作者以及通过社区矫正转变较为明显的典型人员,让社会和群众更加了解、支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五)完善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和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要求,认真落实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工作,对在位、法律文书齐全,具备矫正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要保证一个不漏的全部接收。矫正办公室、公安机关根据矫正对象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得分情况上报人民法院对其减刑,以提高矫正对象配合矫正工作的积极性。

(六)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

法院在判处前,应摸清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家庭、学校是否具备监管能力,是否愿意接受社区矫正,并写出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法院判处生效后,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制教育,让其自觉接受社区矫正,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早日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