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利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利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史是以生物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轮廓,以科学发展历程中带有重大转折作用的课题及事件为主线,生动地描述科学家们进行科学探索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同时也对生物学发展的逻辑和社会历史背景等重大问题作出评论。生物科学史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生动教材。充分、合理地利用生物学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追踪生物科学的历史轨迹

生物学史教育可展示生物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但如果引入不恰当,会影响其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引入生物学史时要适时穿插,充分发挥生物学史的教学功能。

1.作为课前导入的背景材料。例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可以先介绍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这样就为新知识的引入作了背景材料的铺垫。

2.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资料。例如,在讲完细胞膜的结构后,补充介绍由尼科尔森和辛格于1972年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并对模型的优缺点进行简单的分析评价,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3.作为扩展性的阅读资料。生物教材中很多生物学史的内容均属扩展性的阅读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它们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分别介绍了五位科学家所做的工作。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在1771年发现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更新空气;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在1864年通过实验证明绿叶在光合作用中有淀粉的合成;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在1880年用实验证明氧是叶绿体释放的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这一介绍至少带给学生这样的信息:我们今天对光合作用的认识是经过几代科学家、历经300余年的艰苦探索才逐步建立的。在教材中写进科学家的姓名和事迹,是对科学家的一种尊重和褒扬,我们应珍惜前人科学研究的成果。

4.作为章末总结的系统资料。教师在某章小结的时候花上几分钟给学生介绍该章的学科简史,既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也对完善学生的生物知识结构十分有益。

二、模拟生物学家的探究情境

在利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了解生物学家科学研究的大致过程,学生难以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模拟生物学家的探究情境,再现生物学家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中学生的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抑制过程弱,他们富有热情,情感体验易受外因影响,尤其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情绪易受感染。教师若将生物学史内容中蕴含的积极情感通过声情并茂的讲授,又将音乐图画的情感渲染纳入创设的情境之中,更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

生物科学发展史本身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教师应注意,课堂教学时不能将过多的时间花在讲述科学家的故事上,沉浸于故事情境中,以免影响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总之,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了解生物科学发展史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科学家、科学史组织探究教学,还科学以本来面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华容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