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莞茶山南社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莞茶山南社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社村位于广东省东莞茶山镇东部,距离东莞市区约15 km。原名“南畲村”,因为村名忌讳“畲”与“蛇”同音,而以“社”代替了“畲”。南社村始建于南宋末年,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初为戚、席、麦、陈、王诸姓聚居的小村。后因战乱,谢氏先人尚仁公徙居于此,经数代繁衍发展,至清末时,南社村除其他几户他姓外,全部是谢氏人口,建成以谢姓为主的村庄。

据谢氏大宗祠的《崇恩堂序》记载,南社村里大姓谢氏宗族源于南京乌衣巷的东晋名士谢安,为避战乱南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南宋末年再迁至东莞南社开村。崇恩堂两侧的对联描述了家族的历史:“随父宦以至南雄想当年冠服翩翩玉树家声崇追两晋,避宋难而迁东莞迨四传孙曾勃勃乌鸡神梦兆报五雏。”另《南社谢氏族谱》载有,南宋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谢希良在广东南雄州为官,其子谢尚仁因躲避元兵南侵,几经周折于宋恭帝德乙亥元年(1275年)定居南社。

谢尚仁出身官宦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继承了良好家风,以勤俭仁厚教育子孙后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使谢姓逐步兴旺,从明朝中期开始,谢氏先后出了11位进士、举人。现存的祠堂、家庙、府第、旗杆石、墓碑等文物就是古村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实证。

古村处于东江与寒溪河的冲积埔田地区,周围荔枝林茂盛,每到夏至时节,蝉鸣荔熟,鲜果诱人。全村以长条带形的水塘为中心,有16座祠堂分布于两岸,构成南社村公共空间中心,过去这里是村里的宗族核心、祭祀核心。水塘被三座横跨其上的石桥分成四部分,分别称为西门塘、百岁塘、祠堂塘和肚蔗塘。水塘两边的祠堂,占村落现在保留祠堂数的70%以上。

当年水塘为低洼地,两侧是樟岗岭和马头山。南社村古建筑群根据村落的地势条件和水塘分布,因地制宜,形成一种以水塘为中心的船形状的村落空间形态。村东北祖坟高地为船头,高高翘起,四座水塘的地势微微下沉为船身,水塘上三座桥――庆丰桥、四通桥和丰收桥犹如船的分隔仓,桥旁植有高大的榕树,其中以四通桥旁的古榕树为最,是船的风帆,取其“一帆风顺”之意。

沿水塘两岸主街巷布置的建筑是祠堂,与水塘相垂直的若干条巷道向村内辐射,这些巷道随水塘两边的地势逐渐升高,民居建筑沿地势逐级而上,错落有致,层次丰富,与环境相得益彰。这种以长形水塘为核心、沿两侧逐级而上的古村落布局模式,对村落的局部人居环境也起到调节的作用。水塘边古榕广场,成为村民活动的空间场所。民居布局既利于排水,也有“众水归塘”的风水含义,同时也寓意“百支同宗”的宗族意识。

南社村外河道纵横,交通便利,也是东莞的重要墟市,经济非常繁荣,加之返乡华侨带来很多财产,因此南社村对安全防御十分重视。为确保全村的安全,南社村修建了围墙,全长968 m,环古村落周边封闭一周,墙高约5 m,宽近0.5 m,用红砂岩或夯土做墙基,墙体为青砖或红砂岩砌筑。围墙有东、西、南、北城门4座,小门2座,谯楼17座,现仅存村东门的一段城墙。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明崇祯十七年正月至八月,山寇多次劫掠南社,杀人放火。在族人谢曜龄的倡议和族长的主持下,建造围墙,并制定相应的守卫和管理制度,其《谕乡人守围及巷战法》《守城歌》等规章,成为守村抗击者的行动指南,先后多次成功地抵御外敌围攻。

南社村古建筑群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原貌。有明清祠堂达30间,古民居250多间,庙宇旧址和遗址5座,古井40多口,古水塘7口,古墓葬30多座,还有古围墙及其遗址、门楼、谯楼多座。

祠堂主要分布在古村中心的长形水塘南北两岸,在西门塘北岸有任天公祠、百岁祠、简斋公祠。在百岁塘北岸有樵谷公祠、百岁坊祠、照南公祠,南岸有谢氏宗祠、孟俦公祠。在祠堂塘北岸有念庵公祠、谢氏大宗祠、云野公祠,南岸有社田公祠。在肚蔗塘北岸有东园公祠、应洛公祠、晚节公祠,南岸有少简公祠、晚翠公祠。构成了独特的宗法文化祠堂景观。

祠堂除宗祠以三进布局外,各家祠、家庙则是二进四合院落形式,民居布局以三间两廊为主。

百岁坊祠是一座坊与祠相连的建筑,前面是牌坊,后面连着祠堂。百岁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当时南社村的谢彦眷夫妻都同时超过一百岁,东莞县令李文奎上报朝廷,朝廷准予建祠,公祠命名为“百岁坊”。

百岁坊祠为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首进为三间三楼牌坊,即四柱三间,中间高两边低,三座屋顶中间为四面坡的庑殿顶,两侧为歇山式屋顶,檐下施如意斗拱,梁枋石、木各有雕花,枋子两端下面有雀替与柱子相联,影壁须弥座为红砂岩,二进梁架木雕工艺精巧。

旁边还有百岁翁祠,是一位百岁老人临终遗命用自己所居古屋改建的。百岁翁祠为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硬山屋顶,始建于明朝,现存有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百岁翁祠记》碑刻,记载为纪念百岁老人谢彦庆而将其居所改为祠,祠内现存神台基座及碑座红砂岩石雕具有明代风格。

南社村明清祠堂数量多且颇具特色,特别是单一姓氏祠堂的数量之多,在广东乃至全国均十分罕见,成为南社村的标志性建筑,是了解在宗法制度下农耕文化以及研究明清时期广府祠堂建筑的实例,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谢氏大祠堂位于村中心,坐北向南,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前有池塘,后靠马头山。背山面水的“前有照,后有靠”的风水格局,寓意着村民子孙后代能够“风生水起”。建筑是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从门厅、前厅、祀厅到两侧廊屋都采用抬梁式木构架,二进檩条之间用卷草花纹雕刻的叉手与托脚联结。宗祠装饰十分讲究,首进屋脊陶塑和二、三进屋脊灰塑及封檐板木板木雕工艺精美。建筑采用歇山屋顶,为广府地区祠堂少见。

民居沿巷道而建,朝向水塘。布局紧凑,砖木结构,户型多为三间两廊型,如清光绪六年(1880年)武进士谢汝的宅居。建筑依地形和巷道的相对关系而灵活多变。村落北部的民居建筑年代较早,土坯房较多;南部的民居建筑年代较晚,墙体为红砂岩条石与青砖砌筑,建筑用材讲究,木雕、石雕、灰塑、彩绘精美,施工工艺精湛,建筑质量较好。整个古村传统建筑的形制、结构、体量、用料、工艺、色调以及装饰等仍然保存着明清时期广府农耕聚落的建筑风貌。

资政第为清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会试中式第九十九名武进士、官礼部主事谢元俊宅。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凹斗式大门。前后两进之间有穹罩,二进近前檐有落地大花罩,由桃树、仙鹤、凤凰、雀鸟、花卉及枝叶等木雕组成,十分华丽。

谢遇奇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中武举人,同治四年(1865年)中武进士,因随军立下战功,被封为建威将军。其居是村中规模较大的民居,民居为两栋三间两廊合二为一并置布局,两个天井院落,厅堂各自居中,天井在厅前。天井院落两侧各有廊屋,厅堂檐廊两天井间隔墙开门将院落联通。正门是凹斗式的红砂岩大门,高达3.3 m,极其讲究。谢遇奇家庙紧挨着谢遇奇居,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所建,建筑为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硬山屋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其木雕、石雕及正脊的陶塑、灰塑工艺精美,形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