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实现创造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实现创造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两年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创设氛围、激发兴趣肯定自我、发展个性充分想象、勇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因课制宜,创设适当的氛围,引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直观展示教具。利用各式各样新鲜奇特的教具来教学,能很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获得身临其境的体会,把学生带进一个神奇的童话般世界。在教学《淅沥的小雨》这课时,我利用情境效果的教具雨娃娃(卡纸和丝线制作),向同学直观地展示了小雨、大雨的表现特点,用喷壶喷水来模拟下雨时的场景,创设情境,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气氛。这样让学生不仅有视觉上的冲击,还有感官上的体验以及思维上的开发与拓展,使他们能够对雨有较深刻的了解,以便绘画和创作。通过我的直接示范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益。所以,教师示范仍然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教学创设。如《美丽的花纹》一课中,通过我的示范教学,孩子们掌握了绘画技巧、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际绘画水平,并直接地掌握了美术创作中的技巧。

2.让童话故事走进学生心灵。好的美术作品固然令人欣赏,但教学创作过程中的许多技法和知识却非常单调,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特意把枯燥的技法知识融入趣味故事或游戏之中。如《香甜的水果》一课,运用搓、揉、捏、团、刻等方法,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再组合拼贴成各种水果的形象。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许多水果,同学们想吃吗?”同学们一听,齐声高呼:“想吃!”在同学的欢呼声中,我依次出示用橡皮泥做好的范作:苹果、香蕉、梨、草莓、菠萝等。然后我说:“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把橡皮泥做成这些水果呢?”同学们思考片刻,纷纷找出“捏成点”“揉成团”“搓成条”“双色排”“多色纹”等方法。此时,教师再适当演示,掌握枯燥技法知识的问题在趣味故事中就被轻松地解决了。实践证明,只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创新火花就会迸发。

二、肯定自我,发展个性

绘画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最能表现出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特征,特别是观察思考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充足的自信心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保护创造的萌芽。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在创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当学生的作品表现出任何方面的进步时,我常常公开赞赏和奖励他们,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美术教学中,也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部分学生爱欣赏别人的作品,自己却不画。调查发现,不是他们不愿画,是怕自己画得不如别人,怕老师和同学笑话。在他们心中,对美的向往没有泯灭,但在某种程度上对美的创造却受到了扼制。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鼓励学生,每个人都是未来的小画家――只要你肯努力!我在评析作业时不仅表扬优秀作品,也从其他作品中找出成功之处,加以表扬,从闪光点入手,因人而异地为学生提供得到认可的机会,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2.培养儿童的个性。传统美术的教学中,突出师道尊严,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评价学生也以“学得像、画得真”为准则,不允许有任何新颖作品出现,大大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今天,当学生将独特的见解、独特的感受表现在画面上时,教师要给予赞赏和肯定,因为创造性的本质就是不同寻常。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敢于表达自己,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三、充分想象,勇于创作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善于想象的天性会像展翅高飞的小鸟,展现其智慧的无限潜能。当学生饶有兴趣地想象时,其结果超出成人的意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

1.适物想象。适物想象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具有创造性。我国不少风景名胜,如云南的阿诗玛、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等,人们借助其地形地貌的联想,为它们取了诗一般的名称,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祝愿。这种想象方法也适合美术教学。如教学《会游的玩具》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根据矿泉水瓶、易拉罐、药盒、泡沫塑料等废旧物品的外貌特征加以想象,做成小船、鱼、鸭子、乌龟等精巧的工艺品。

2.再造想象。小学生的求知欲相对旺盛,想象丰富,观点天真单纯,常超乎逻辑。这些可笑的想象和不同寻常的思维,常常能创造出成人无法创造的奇迹。正是小瓦特有了“为什么开水能把壶盖顶起来”的简单思考,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正是莱特兄弟有了“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才有了人类遨游天空梦想的现实。因此,教师要发展、保护引导学生一些异想天开的想象。

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激发兴趣、主动探究、肯定个性、丰富想象是一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可行之路。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