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20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20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70-01

【摘要】目的:比较甲氨蝶呤单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与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成功率。方法: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甲氨蝶呤组(对照组)60例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组(治疗组)60例,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β-HCG下降情况,定期复查B超监测异位妊娠包块及盆腔积液变化情况,同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监测药物副作用情况。比较两组方法治疗的成功率。结果:治疗组治愈57例,治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40例,治愈率为66.7%。治疗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β-HCG转为正常所需时间多在(18+-10天),对照组多在(28+-10天),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出现肝肾功能或血常规异常有4例,对照组出现为3例,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血β-HCG;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发病率高,并有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危险,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的妊娠早期并发症。异位妊娠90%-95%为输卵管妊娠,治疗方法一直以手术切除妊娠输卵管为主。随着放射免疫法快速、敏感的测定血β-HCG及高分辨的彩色超声多普勒的应用,使得大部分的异位妊娠患者在早期即妊娠包块未破裂造成大量内出血前得以诊断,从而为药物保守治疗提供的可行性。其不但能保留妇女生育功能,而且可以避免手术创伤。目前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以甲氨蝶呤为首选。随着米非司酮的问世,其用于早孕药物流产的疗效已经被肯定,对于治疗异位妊娠国内已有许多成功的报道。我院近年来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良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1至2012.7在我院诊断为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实施药物保守治疗者120例。均有停经史,停经天数35-55天,年龄18-4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的停经天数,年龄,孕次,治疗前B超提示包块直径及血β-HCG水平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条件:① 一般情况良好,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②盆腔妊娠包块最大直径﹤3cm;③血β-HCG﹤2000U/L;④超声未见胚胎原始心管搏动;⑤肝肾功能及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⑥无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使用禁忌症。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治疗组:米非司酮片50mg口服 每日三次,连服3天及甲氨蝶呤50mg/m2,肌内注射一次。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50mg/m2,肌内注射一次。重复用药指征:在治疗一周测血β-HCG,如果下降幅度﹤15%同时仍具有保守治疗条件者,再以相同剂量和方法给药。

2.2 观察指标:用药后一周内,每隔3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β-HCG下降情况及复查B超监测异位妊娠包块及盆腔积液变化情况,同时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监测药物副作用情况。以后每周一次复查血β-HCG及B超及肝肾功能、血常规。

2.3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3.1 疗效标准:有效:血β-HCG降至100 U/L以下或连续3次呈进行性下降 ,症状缓解或消失,B超提示包块缩小或无明显增大,盆腔积液减少或无明显增多,同时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正常。符合上述指标为成功,准予出院,门诊随访。无效:血β-HCG连续2次不下降或上升;症状加剧,出现急腹症或内出血征象;包块明显增大或盆腔积液明显增多;肝肾功能或血常规异常,影响重复用药。符合上述之一者为失败,建议手术。

3.2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57例,治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40例,治愈率为66.7%。治疗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β-HCG转为正常所需时间多在(18+-10天),对照组多在(28+-10天),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出现肝肾功能或血常规异常有4例,对照组出现为3例,无明显差异(p﹥0.01)。

4 讨论

治疗异位妊娠最常用的药物是甲氨蝶呤。其属于抗代谢类药物,是一种叶酸拮抗剂,能抑制四氢叶酸生成而干扰DNA的合成,使滋养细胞分裂受阻,胚胎发育停止而死亡1。甲氨蝶呤杀胚迅速,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也不增加以后妊娠的流产率和畸胎率,是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安全可靠的方法。而米非司酮为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类药物2,其靶器官是蜕膜,能取代孕酮与孕酮受体结合3,从而抑制孕酮的活性,引起蜕膜和绒毛组织的变性,使蜕膜组织细胞变性,坏死,核分裂减少,导致绒毛失去血液供应而变性坏死。最近,米非司酮对绒毛组织的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对绒毛的影响,除继发于蜕膜损伤外,也可能直接作用于滋养细胞,可抑制滋养细胞增殖和促进滋养细胞凋亡4,以阻止胚胎发育。米非司酮作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新药物,为口服用药,安全简便,无明显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临床效果较满意。本资料显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在成功率,其中缩短血β-HCG转阴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同时其在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方面与单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无明显差异。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提高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而副作用无明显增加,使用方便安全,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妇产科学/丰有吉等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 中华妇产科杂志.米非司酮的研究进展/翁梨驹 1995;30(9);565

[3] 实用妇产科杂志.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应用/郁晓慧 1994;11(3):267

[4] 中华妇产科杂志.米非司酮对人早孕绒毛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扬业洲,曹泽毅,韩字研 1998;3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