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乐课堂中审美教育浅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乐课堂中审美教育浅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美育是以特殊方式完成对人的塑造,它需要人们像春风化雨般地让人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领悟,让受教育者置身于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审美教学 感受 鉴赏

德国诗人、音乐理论家舒伯特在《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东西。”对人类心灵情感美的表现,是音乐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音乐美成为最内在、最纯净,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美。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与展示,以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否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失之于肤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教学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天真、单纯的心灵能够进入音乐的殿堂,也让美的音乐更好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而情感则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现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努力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音乐鉴赏只有在师生对音乐作品从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其美的内涵。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营造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 关于情境教学,我认为不应拘泥于生硬地再现音乐的情境。而可以结合学生的经验来进行合理设计情境。因为人的审美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有关。同样的自然景物,由于以上的差异,产生的美感也不同。青年人与老年人同在湖边欣赏山水的美,产生的美感是不相同的。人的心情舒畅和沉郁痛苦,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出迥然有异。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大可不必越祖代庖。要相信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从而得到审美体验,使得作品的意蕴融于胸中。而不要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忽视学生是审美主体的地位。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重视情感的诱导,善于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识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从而过渡到对认知对象的审美体验上。

二、在聆听和演唱中感受音乐的美

我认为:要体味音乐作品的美,应从聆听和演唱开始,因为聆听和演唱是感知音乐的重要方式,是获取音乐美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聆听和演唱,入于耳、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如民族器乐曲《百鸟朝凤》中描绘了演奏者运用复杂高难度的技巧模拟了喧闹的百鸟争鸣之声,表现了百鸟争鸣的情景,非常有情趣。而这些都 需要靠、听觉来 实现,老师只要稍加引导,就会让学生感到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三、在分析中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音乐作品是通过音乐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影响听者的整个精神世界。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对审美客体逐渐加深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 作为一名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的意蕴美,达到意美以动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悦目,那么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也就逐渐地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在整体感悟中体味作品的思想美

音乐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我们学习音乐时就应该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对作品中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对作品产生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借助音乐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熏陶。通过对作品思想美的体味,获得人生的启迪和顿悟,学生会自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五、在鉴赏中领略作品的艺术美

音乐作品的审美范畴包括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美感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欣赏活动有表层的心理特征和深层的心理特征,而艺术本身也有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向世界层和意境超验层等不同的层次。审美是艺术的核心功能,艺术的鉴赏过程是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观、品、悟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对作品的把握。音乐作品的艺术美不是显现在表层的,这就要有一番鉴赏的功夫才能领略到它的实质,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才能领略到艺术的美。 音乐的美包含在音乐作品中,教师若能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调动各种因素,让学生在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乐或哀的审美体验中感知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思想美、艺术美,就会使学生进入审美意境,陶冶情操。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充分吸取营养,才能不断丰富美育内容,扩大知识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高尚的情操。

总之,随着又一轮音乐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始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应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使自己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这样将能造就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主编.义务教育音乐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

[2]宋瑾编.音乐美学基础[M].上海音乐出版社.

[3]段文辉著.审美――音乐教育的核心[J].中国音乐教育 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