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的着力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的着力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一段话,勾画了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段话首先描述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应有状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其次,强调了教师“应该做什么”与“不应该做什么”——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那么,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阅读教学不就是我们理想的境界嘛?

如何才能走向这样的境界呢?从教学预案的设计讲,非常关键的举措之一,就是能建构起针对这一课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并且沿着这一问题,开展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就拿《爱如茉莉》一课来说吧,如果通过师生对话能够形成、提出这样一个“主问题”:为什么说真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课文是怎样描述和表达这一思想认识的?这就为全篇课文的解读找到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导航仪”。

这个问题为什么能成为本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成为解读课文的“导航仪”呢?

首先是这一问题的设计,关注了课文的语文价值。所谓语文价值,就是指课文对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所能发挥的作用,所拥有的功能,这种功能和作用往往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不可替代的。我们说,构成一篇课文的意义要素通常有三:第一是课文的内容,即课文所描述的人、事、景、物等。比如《爱如茉莉》一课所描写的“我”的父母间发生的两件小事:一件是“吃饺子”,另一件是“执手而眠”。通过这两件小事,最终让“我”明白了“爱如茉莉”的真谛。第二是课文要表达的思想认识。如《爱如茉莉》所要表达的,真爱就如茉莉一般平淡无奇,却洁白纯净、散发着缕缕幽香。第三是课文是怎样通过课文内容及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显然,这里的第三条更具语文价值,它是阅读这一课需要重点理解与把握的地方。而将这一课的“主问题”设定为“课文是怎样描述表达这一思想认识的?”恰恰切中了这一问题的要害,直指课文最有语文价值的内容。

其次是这一问题设计,关注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该学段阅读教学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提有这样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从《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来看,它显然是一篇叙事性作品,而要想回答为什么说真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课文是怎样描述和表达这一思想认识的?那就必然要关注课文描述的事件梗概,因为它是运载思想认识的重要载体。那也必然会关注课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因为细节决定着精彩。正因为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这一要求,乃是解读这篇课文的“指路标”,而主问题的指向恰恰是这篇课文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最好的教学资源。

其三是这一问题的设计,关注了课文的教学价值。所谓教学价值,就是指课文中值得我们驻足盘桓,花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去研读、去思考而从中获得收益的地方。还是拿《爱如茉莉》来说吧。要回答“课文是怎样描述、表达这一思想认识的”,势必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文通过了怎样的情节来表现这一主题;二是课文通过了那些细节来表现主题的。应该说,这两个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问题的答案需要认真想一想才能获得。换句话说,这里是具有教学价值的,是值得一教的内容。

其四是这一问题设计,既关注了课文整体,又关注了课文细节。20世纪40年代末,在全世界科学技术和思维科学领域引起巨大反响的“三论”之一“系统论”,曾借用亚里斯多德的一句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来强调系统整体性的作用与价值。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语文教学却陷入了“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局面。也正是出于对现状的深刻反思,所以我们认为,《爱如茉莉》这一课主问题的设计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因为要回答这个问题,既要弄清楚课文的整体,即通常所谓的篇章结构,也要搞清楚课文的细节。这种站在全局的高度,兼及面与点的做法,很有点“鱼和熊掌”兼得的味道。从篇章结构看:这一课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是“我”向妈妈讨教“真爱像什么”?第二部分(第6~16自然段)是妈妈与爸爸之间发生的两件小事。一件是关于“吃饺子”的前后,一件是在病房里发生的一切。第三部分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我”明白了“爱如茉莉”。那么,这三个部分是如何相互联系,从不同层面去表现课文的主题思想的呢?比如课文的第一和第三部分的首尾呼应,就起到了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的作用。再比如课文的第二部分所描述的两件小事,表面上司空见惯,实质上以小见大,令人难以释怀。这样写,就给课文的主题——真爱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做了很好的注释。另外从课文的细节看,这里既有大量的正面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也有精心设计的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那一段插叙;“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等。可以说,这些描写围绕着主题,起到非常好的烘托、反衬的作用。

什么是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隅而三隅反,大概在我们的追求之列。另外,假如类似于《爱如茉莉》一课的主问题是由学生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提出来的;整个教学的进程又是沿着这一主问题而逐步展开的,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不是已经接近或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所描述的理想境界了呢?

如何才能引领学生发现、提出针对阅读课文的有价值的主问题呢?除了教师在解读课文时,要更加关注课文的语文价值,更加关注《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加关注课文的教学价值,更加关注课文的整体与细节之外,我们还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清代的学者陈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里所说的“疑”,其实就是通常所谓的疑问、问题。所谓的问题意识,就是通过我们的启发、示范、引领,让学生不但敢于提出问题,而且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与习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说,让学生产生疑问,乃至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需要知识、能力、方法做支撑的。这也就是说,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需要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做基础的,“心里无数胆子大”是不行的。另外,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反复的,企图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

二、关注产生问题的环境与条件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问题包括已知和未知两个部分。未知,就是问题所要求回答的疑问。而已知,就是问题中已知的概念和隐含在问题中的判断。这种隐含判断虽不是明言的,但却可以不借助任何其他东西从问题中分析出来。所以,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乃是充分利用已知(包括概念与隐含判断),去引领人们对需要回答的疑问进行探索。按照“相似论”的说法,就是在相似的前经验的基础上引导人们进行相似地变异。由此可见,已知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即产生问题的环境与基础),而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变异”则是成败的关键。还是用《爱如茉莉》为例来说明吧。在准备提出问题阶段,必须对学生关于这一课相关的知识有个大体的了解。比如对这种以比喻方式出现课题的理解;再比如对课文如何描述茉莉的了解,特别是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形象地展开对茉莉内涵的描述的。我相信,当我们对学生的已知调查了解得较为清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会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师生对话中,学生也自然会对这一课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步入孔子所说的“愤”“悱”状态。

三、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

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当教师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的时候,往往会问题频出,但大多肤浅、无序。通俗的说法叫“说不到点子上”。怎么办呢?首先要坚持放手,其次要加强抓住主要矛盾能力的培养。科学其实就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现象到本质,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提出的问题从“浅”而“乱”到“深”而“准”的过程,正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正是教师的价值之所在。

下活了关键棋子,往往能盘活全局。具有战略眼光的举措常常能形成全面的突破。在关键处着力事半功倍!

(高林生,特级教师,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