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再思中学田径教学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田径是基础性的体育项目,但当今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究其根源,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己对田径教学不够重视。要想改革中学田径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中高考对田径教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同时还应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全面改革中学田径教学,以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未来国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田径;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2.06.015
田径是体育最基础的运动项目,起源于古代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主要由走、跑、跳、投等组成,简单实用易于推广,且对器械条件要求不高,具有基础性、全面有效的强身健体作用,不仅是体育的“主打”科目,更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必修课程。走、跑、跳、投等田径项目就是最简单、最自然的身体练习,是其他体育项目的基石。田径教学贯穿于学校体育的全过程,有着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田径教学的困境
与田径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令人十分担忧。首先由于田径教学本身相比球类教学而言的枯燥乏味、技术难度高,学生普遍感到又苦又累及安全性问题等,学生宁愿选修娱乐性较强的篮球、足球、网球等球类,而不愿上田径课。其次,当今中学生升学压力过大,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的现象比比皆是,体育被边缘化,变成了副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之他们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困难容易退缩;他们虽然喜欢上体育课,但只喜欢上兴趣高、不太累的球类课,而非又苦又累的田径课。再次,中学体育教师也不愿意上田径课,随着中高考田径测试项目的日益减少,中学体育教师也只对需要测试的田径项目作重点练习,而对枯燥、教学难度大的田径整体教学不予重视。这样一来,中学田径教学就成了体育教学中的“冷板凳”和“被遗忘的角落”。
二、问题的根源:对中学田径教学不够重视
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其实答案并不复杂,用现在的流行语回答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因为对中学田径教学的整体不重视,致使中学田径教学陷入了困境。其一是中高考评价体系不重视。各地中高考指挥棒近年来对田径测试项目逐年减少,而代之以游泳等项目,这是造成田径教学得不到重视的最根本原因,不考的不教,考什么教什么。其二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不重视。虽然素质教育呼声很高,但其实“素质教育是幌子,应试教育才重要”。体育在中高考中相对于主科本来就不重要,而测试项目日益减少的旨在发展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田径教学就显得更不重要了,这种应试教育的导向使学校领导、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对田径教学表现出无奈和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田径教学的发展。其三是学生和家长不重视。由上述分析可得,在日益严峻的中高考形势下,学生和家长自然也不会重视对田径的学习,哪科考学哪科,既然田径项目不太列入考试范围,自然也不会努力去学,因此田径教学日益被边缘化。
不难看出,对中学田径教学不重视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一方面,这会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导致体能素质的整体下降,最近几年中学生患肥胖症和近视眼的人数明显增多,而肺活量和基本身体素质有所下滑就是一个最明显的证据,未来国民的身体素质很不乐观;另一方面,作为奥运会最多项目的田径来说,中国田径的整体水平本来就不高,再加之国家田径后备人才匮乏,势必会影响中国体育的整体实力。因此改革中学田径教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改革中学田径教学的新思路
中学田径教学要想彻底改变现状和困境,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中高考对体育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教育政策制定者应该清醒意识到,田径是体育的基石,田径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中学体育教师也应加大对田径教学的改革和研究,拓宽思路,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想学田径,学会田径,强身健体,终身受益。
1、教学理念:技术性向终身健身性转变
以往的中学田径教学过多偏重运动技术规范性,偏重单一技术性的教学规范,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和严密性,易形成“技术论”、“体质论”的并非科学的田径教学理念。在这种传统的田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传授、示范,学生被动模仿,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特长,忽略了不同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心理需求、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教师一方一味追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达成,而学生一方则不问兴趣和志向、不管体能差异一律被动接受,这也是中学田径教学多年来存在的弊病之所在。在素质教育和新教改的背景下,现代田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从单纯的技术性指向转为关注学生个体的体能提升和培养终身田径习惯,并确立了“五领域”的新教学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田径教学的困境和弊端,使中学生“乐学”、“愿学”、“会学”,自主地发展自身的体育个性特长和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田径健身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2、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田径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以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为中心任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和课程评价观极大地压抑了学生上田径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身体素质和体能未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在设计田径课教学时,应树立科学、合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整合田径教学,注重增强学生体质,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田径教学的健身、娱乐、运动专业等多项功能于一身,让学生充分体验田径教学的兴趣和乐趣,并逐步形成学生终身参加田径实践的志向和兴趣,突破纯技术性的动作技能的局限,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终身体育健身等方面全面发展。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设计活泼生动、难易结合、师生互动、以生为本的田径教学。
3、教学内容:生活化、技术简捷化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田径教学生活化、技术简捷化是其改革教学内容的最有效途径。关于教学生活化这一课题,中美著名教育家杜威和陶行知这一对师徒先后发出了“教育是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感慨,田径教学也不例外。田径运动本身就起源于古人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有很强的社会实践针对性,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从学生的自身、家庭、学校、社区环境等取舍教材内容,尽量做到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和本土化,并结合每一位学生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备课做到首先备学生,从学生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寻找教学素材和设计思路,有的放矢地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进行大胆处理,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要,服务于学生将来的发展需要。应该看到,体育所给予人的健康的身心、高效率的学习和工作状态、顽强拼搏的意志力是任何其他学习都不能替代的。
4、教学方法:趣味性、快乐教学
要想改变原本枯燥乏味、难度过大的中学田径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创新是重要一环。如何使田径课变得为学生所喜爱,采用充满趣味性的快乐教学就是一个极好的思路。体育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大胆采用“游戏法”,寓教于乐,教师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游戏环节,使学生学得开心、用心。如在田径教学中加入学生普遍喜爱的球类训练方法,把球类和田径有机结合起来;再如换个思路来设计训练项目,练习短跑冠以“追赶豹子”,练习投掷冠以“看谁投得远”、练习跳高则用“牛顿摘苹果”、练习跳远可说“跨越黄河长江”的等诙谐生动的称谓,使学生觉得上田径课很好玩,很有趣。此外,还可运用“情景教学法”、“竞赛法”、“分层分组教学法”、多媒体理论课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上“活”田径课,把“快乐田径”和“成功田径”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共享,适当降低技术难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田径的学习达到强身健体、身心愉悦、终身锻炼、磨练意志、普及群众性的田径项目等短期和长期的教学目标。
毋庸置疑,田径作为健身的基础项目,具有极其重要和独特的科学功效。中学田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高屋建瓴,站在为学生健康成长和为祖国培养高素质国民的高度来思考当今中学田径教学的种种弊端和困境,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把握当下,积极探索改革中学田径教学的新思路,这不仅在理论上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在行动上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王晓冰.中学田径教学现状与教学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7).
[2]黄应章.浅谈新课标背景下中学田径教学的五个转变[J].成功(教育),2012(6).
[3]刘健.中学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2011(7).
[4]虞春山.中学田径的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8).
[5]冯思丞.中学田径教学有效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09(21).
(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广西桂林,541002)